在古代歷史上,真的有那種無論生死無論興衰一生都保護主人的貼身護衛嗎?

時間 2021-05-11 22:50:07

1樓:

項羽不就是嗎?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

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

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

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

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

」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以上來自《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出逃的時候,身邊有八百多人。跑到 「東城」,身邊還有 28 人。即將過江時又打了一仗,混戰中項羽親自殺一漢將,一都尉。

到最後一點人數,又犧牲了兩人。到這個時候項羽身邊還有 26 人。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乃自刎而死。

已經到渡船邊了,此時項羽身邊還有人(「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此時漢軍已經包圍項羽,雙方又打了一次。估計這次項羽身邊的親兵都戰死了,項羽不願過江,終於自刎。

所以說有沒有題主說的那種貼身護衛?答案就是,有!

2樓:陳老師的忠實粉絲

後歲餘,漢滅項籍,漢王立為皇帝,以彭越為梁王。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餘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後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

田橫因謝曰:臣亨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使還報,高皇帝乃詔衛尉酈商曰:

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使使持節具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

田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

未至三十里,至屍鄉廄置,橫謝使者曰:人臣見天子當洗沐。止留。

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而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與其弟並肩而事其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不愧於心乎?

且陛下所以欲見我者,不過欲一見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陽,今斬吾頭,馳三十里間,形容尚未能敗,猶可觀也。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

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哉!

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為都尉,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田橫。

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剄,下從之。高帝聞之,乃大驚,大田橫之客皆賢。吾聞其餘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

至則聞田橫死,亦皆自殺。於是乃知田橫兄弟能得士也。史記.

田儋列傳

3樓:沈嗟默

沒人寫趙雲實在不科學。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雲別傳曰:初,先主之敗,有人言雲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

「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

長阪坡七進七出是有歷史原型的,不是純粹出於腦洞。

4樓:一聲河滿子

一王承恩,太監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

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

福王時,諡忠愍。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

摘錄:《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

崇禎十七年(2023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由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王承恩也吊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中午,李自成進入皇宮,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

匿者滅族」。崇禎屍體在樹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發現,被停放在東華門外,裝入柳木棺內。李自成命令於四月四日埋葬崇禎。

福王時,諡忠愍。承恩後為清朝康熙皇帝所稱頌,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二祥興二年(2023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戰結束,大宋王朝宣告滅亡。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

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楊淑妃)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不幸溺卒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5樓:竊國大盜

豫讓。太史公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范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

趙襄子最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

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刀兵,曰:

「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誅之。襄子曰:

「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後,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去之。

居頃之,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

「汝非豫讓邪?」曰:「我是也。

」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

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於所當過之橋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

」使人問之,果豫讓也,於是襄子乃數豫上曰:「子不嚐事範、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臣於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豫讓曰:「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

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襄子喟然嘆息而泣曰:「嗟乎豫子!

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為計,寡人不復釋子!」使兵圍之。

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

今曰之事,臣固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仇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

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死之曰.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

此人之行,不可不謂忠,故主敗亡,不改效忠之志,只因: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 呂氏春秋 -不侵 》

豫讓之友謂豫讓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嚐事范氏、中行氏,諸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至於智氏,而子必為之報,何故?

」豫讓曰:「我將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飢而不我食,而時使我與千人共其養,是眾人畜我也。

夫眾人畜我者,我亦眾人事之。至於智氏則不然,出則乘我以車,入則足我以養,眾人廣朝,而必加禮於吾所,是國士畜我也。夫國士畜我者,我亦國士事之。

」豫讓,國士也,而猶以人之於己也為念,又況於中人乎?

《資治通鑑第一卷》

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塗廁。

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後,而此人欲為報仇,真義士也!

吾謹避之耳。」乃舍之。豫讓又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

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

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

「不可!既已委質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

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中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事之以忠,效命於信,在於視臣如手足,是以豫讓之報於智伯,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於市,其妻不識,如此之為,無負於智伯!

生命可貴,如其友人而言: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然,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

6樓:

人身依附關係的一種體現。

當大哥的保鏢,幫大哥擋刀,死了大哥也會給政策給榮耀照顧家人。

即使大哥一時走背字,但是保鏢已經和大哥人身繫結了,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可以賭大哥翻身再起。

但是如果大哥已經死了,讓保鏢拼命去報仇,這種就不多了。

大哥的勢力已經煙消雲散,你去報仇圖個啥?

所以這種忠臣義士聽起來很感人,本質上和明末劉澤清啊左良玉啊這種屑人的家丁性質差不多的。

7樓:南風

許褚,許仲康

虎痴,萬歲亭侯

《三國志》:褚性謹慎奉法,質重少言。曹仁自荊州來朝謁,太祖未出,入與褚相見於殿外。

仁呼褚入便坐語,褚曰:「王將出。」便還入殿,仁意恨之。

或以責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辭?」褚曰:

「彼雖親重,外籓也。褚備內臣,眾談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聞,愈愛待之,遷中堅將軍。

太祖崩,褚號泣嘔血。

馬超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嗔目盼之。自此始也。軍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號曰虎痴;是以超問虎侯,至今天下稱焉,皆謂其姓名也

《三國志》:文帝踐阼,進封萬歲亭侯,遷武衛將軍,都督中軍宿衛禁兵,甚親近焉。初,褚所將為虎士者從征伐,太祖以為皆壯士也,同日拜為將,其後以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劍客也。

明帝即位,進牟鄉侯,邑七百戶,賜子爵一人關內侯。褚薨,諡曰壯侯。子儀嗣。

褚兄定,亦以軍功為振威將軍,都督徼道虎賁。太和中,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復賜褚子孫二人爵關內侯。儀為鍾會所殺。

泰始初,子綜嗣。

歷史上真的有丐幫嗎?

怕精神 理論上應該是有的。我要說的另乙個幫派,90年代末在西南某省會城市,殘疾人相互扶持照應,漸成幫派已成勢力,由於殘疾人專用車無需辦理任何手續於是他們就用於營運,欺行霸市統治了整個交通運營市場。後來和官府進行了一場戰役結果被洗白。前些年又新興乙個幫派 血染風采 幫,跑黑的,都說自己是共和國最可愛的...

歷史上真的有貂蟬嗎?

Emma Leung 貂蟬。貂,一種動物,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用來比喻美女的動物。嬋,美好的東西 千里共嬋娟 其實,貂蟬是乙個官職,位列侍中。她的作用,是皇室專用,確切的說,是皇室死去的男人專用。emm.那些有特殊貢獻的王公大臣有時也會破例使用。晉書 山濤傳 中記載 山濤 以太康四年薨,時年七十九,詔賜...

在歐洲歷史上真的有像哈姆雷特(Hamlet)那樣新國王娶舊國王皇后作為妻子那樣的真實案例嗎?

毛家玉樹倚蒹葭 1016年英國丹麥王朝的克努特大帝休掉原配迎娶威塞克斯王朝國王埃塞克斯的遺孀愛瑪,後來克努特與愛瑪的兩個兒子繼任國王後相繼早逝,愛瑪與埃塞克斯的兒子懺悔者愛德華繼承了王位,英國又回到了威塞克斯世系手中 已登出 這種事拜占庭那很多啊。前面有人說了。中國也有,不過只算皇后的話只有乙個。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