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可以算大明的寫照嗎?

時間 2021-05-05 20:33:48

1樓:

這明明是遺民的反思……反思啊!!!!

是自我反省,反省為什麼成祖的大寧衛後撤,直到等於沒有,而北京城變成了國門。

這很不正常好伐!!

不是啥好話。

2樓:斷續寒砧斷續風

李賊佔了西邊疆土,折磨大明二十年,殺死孫傳庭,逼反吳三桂,耗盡大明主力,摧毀大明根基,最後殺進北京,崇禎帝上吊,明朝滅亡。這些不僅在明史上寫的清清楚楚,更是成為所有史學家的共識!然而到了李賊四十八代灰孫【李天鷹】的嘴裡,鍵盤輕鬆幾個字,就變成了【李自成沒有滅亡明朝這一基本事實】,基本?

基本你大爺!我只想說一句,若沒有滿清,你盧象公升盧姥爺能吊打得你老祖李土匪骨灰渣都不剩。

3樓:rizhuhou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其實是對明朝軍事、民生的嘲諷,卻被明粉拿來吹捧明朝,簡直荒唐之極。

(1)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進取心的家天下之一,不僅自己沒有開疆拓土,連前朝的疆域也不守。主動放棄了三分之二的領土,對國家民族極不負責。

原本在元朝是腹心的京師,到了明朝成了國門。這又是啥光彩事蹟了?這是明朝軍事無能的表現。

(2)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乙個被勞苦大眾推翻的家天下。永昌元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直撲京師,一路上明朝軍隊紛紛開門迎闖王,李自成兵不血刃包圍了朱由檢。

朱由檢在明朝農民軍、京營御林軍、文武百官的圍觀下,吊死煤山。這又是啥光彩事蹟了?這是明朝軍心民心盡失的證據。

4樓:

天子守國門是朱棣的寫照,君王死社稷是朱由榔的寫照。

把自己的百姓逼反,然後對百姓說:「勿傷我百姓一人!」最後上吊自殺。才是朱由檢的寫照。

5樓:飛天行雲

看了很多回答,滿紙不屑和鄙視。

我們可以貶低歷史上某個人甚至某個集團,但不太適合貶低歷史朝代。須知整個中國歷史程序所有的朝代,都屬於吾輩的歷史,我們的祖先都曾生活在每個時代,或多或少都參與甚至主事一些程序,詆毀貶低歷史的意義何在?

怒其不爭的話,可以一起分析、一起回顧,用以教訓,借用未來。我們不能一邊繼承祖先的光榮,一邊指責祖先的不是,這難道不是另一種雙標?

中國歷史程序中所有的朝代和發生的事件都屬於我們的歷史,任何貶低和揚棄只是證明我們內心世界的虛弱。

哪些質疑漢唐強盛、元清蠻夷、宋朝孱弱、明朝黑暗的人想做些什麼呢?

如果是歷史情感使然,那麼務必知道,能夠影響這個世界上千年的除了古羅馬只有中國,而古羅馬早就分崩離析,而中國依然存在,無論曾經的輝煌和屈辱都不要刻意忘記甚至割裂。

如果是有目的有企圖的,那麼務必知道,2023年以來中國曾經被軍事殖民、文化殖民、經濟殖民,難道現在的中國還想要被文化殖民?

祖先的榮光屬於我們,祖先的也屈辱屬於我們,榮光讓我們驕傲自信,屈辱讓我們奮發前進,正是有了這二點,中國才能堅持到現在,才能牢記屈辱再攀高峰。

6樓:塗糜之末

只要看過明史的都會知道,明朝就是乙個奇葩的朝代,乙個沒有任何野心的草根被逼造反當了皇帝。傳位不傳兒子傳孫子,弄的是叔侄二人你死我活。

7樓:偷得浮生半日閒

自土木之後,大明就是不是守門了,準確來說應該守得是鞋櫃、玄關,後來就是客廳、沙發、臥室、陽台,最後皇帝被人溺死在馬桶裡(吳三桂有話說)

8樓:管括微密

明朝太祖朱元章定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當時,蒙元朝皇帝元順帝逃回漠北,實際上,元朝皇帝只是被趕走了,並沒有被消滅。所以,朱棣奪的帝位之後,不斷的討伐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最後死在征戰途中。

所以,明朝有天子守國門之說。

9樓:落月搖情滿江樹

天子守國門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朱棣一手把明初朱元璋在北方的衛所布置給徹底摧毀,讓明朝的北方控制區域一直收縮到了長城一線,遷都後北京變成了邊界上的國都,叫「天子守國門」為了酬謝朵顏的一系列操作,讓河套成為了明朝防線上乙個巨大的缺口和隱患,山西百姓從此一直承擔著巨大的邊防壓力和賦稅壓力,北京本該發揮它的進攻作用但結果在朱棣死後徹徹底底變成了乙個邊防財務的無底黑洞,吞噬明朝本就畸形的國家經濟,到最後崇禎無路可逃了才上吊自殺,叫「君王死社稷」

10樓:

你這個話吹吹朱棣也就算了,某種意義上朱棣做到了。

朱由檢你也吹得出口?特娘的那叫天子守國門?那叫國門跑到天子臉上旋轉跳躍。

還有,什麼叫大明不亡清軍入不了關?就好像清軍不入關大明就不用亡了一樣,當年明月要是看見你這麼用明朝那些事兒,非得順著網線把你那明朝那些事兒給撕了不可。

11樓:刀劍勝於書

說實話,在古代光提領土面積沒啥意義。

滿洲模式雖然可以拓寬面積,但實際上漢人生存空間並未擴大,也未能獲取更多利益,反倒需要更多供血,其中也可知為什麼明選擇保守的對外策略。

當然,這在當代是大批特批的極端保守主義,是吃家鬼,守財奴。

但大清不也沒經略南洋嗎?

歸根到底,是因為有個滿洲本部要保,所以蒙古要保,蒙古要保,自然西域要保,這是有其邏輯的,沒人會幹賠本買賣。

若是入主中原的是安南,估計就會反過來,北方邊疆維持明季策略,定期進草原殺人燒地完事,南洋反而可能進一步經略,移民攘夷。

而南洋價值不是北疆可比的,北疆最有價值的是滿洲,價值十分之一點五個本土,其次是西域和蒙古,價值均在三十分之一個本土左右,最次是吐蕃,除了戰略價值,幾乎無價值。

而南洋,價值可以達到乙個本土,更何況還有南洋之南的澳洲,以及開海後的美麗新世界。

況且北疆人口稀少,征服難度也無法與南洋相比。

並不是單選題,而完全可以全都要。

從這角度來說,滿清入關實屬最次解,比蒙古入關還差。

最優解是安南入關,次優解是日本入關,再次是朝鮮入關。

而本土崛起不被入關,則是中規中矩,不好不壞,比蒙古入關可能稍好,不如朝鮮入關。

12樓:Volodya Zhao

的確很悲壯。但乙個國家到了需要最高領導人親自守國門抵禦外患,甚至要君王以身殉國,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君且如此,民將何安?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感覺就不止是悲壯了,而是悲哀。

真正的繁榮富強應該是: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公尺流脂粟公尺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

既不需要老百姓: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也不需要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社會乙個:潭里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

垂拱而治,與民同樂,富足安逸的社會,才是真正的強大。

13樓:奧特蘭託公爵

是大唐的寫照。

天子守國門:

昔日安西萬里疆,而今邊防在鳳翔。

君王死社稷:

史太持劍入椒殿,帝單衣旋柱而走,太追而弒之。帝殂,年三十八,群臣上諡曰聖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二年二月二十日, 葬於和陵。

14樓:紅茶魔術貓

海賊守國門,流寇死社稷。

文官頭皮癢,武將當藩王。

龍門濤湧,海賊守國門 。

茅麓山高,流寇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滿清過青徐,諸官免送。

君王死社稷,祁鎮回京師,于謙伏誅。

天子守國門,先守北京,而後南京、福州、肇慶、緬甸,不忘內訌。

君王死社稷,誅殺元素,罷黜建斗、伯雅、仲綸、良孺,唯余承恩。

15樓:人中呂布

講實話,其實我是明粉。我喜歡給別人講洪武大帝,永樂大帝。我喜歡說洪武大帝是白手起家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我甚至會說治隆唐宋,遠邁漢唐(雖然這句話我也知道過譽了)

但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確實是個笑話。明末崇禎皇帝和南明那幾個皇帝都是個傻子。這個時期的君臣乙個比乙個睿智。

崇禎皇帝殺陳新甲導致無人敢為皇帝出聲了,事實上他是沒有抓住跑路的機會,也沒有跑路的勇氣。即使不跑路讓太子守南京也算是不錯的選擇,結果瞻前顧後錯失良機導致後來南明的皇帝繼承的合法性都有問題。要說真正的君王死社稷應該是金哀宗金末帝這種巷戰至死。

不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比投降強一些。這大哥唯一的優點就是勤政,殊不知能力不行反而變成了亡國的催化劑。

弘光皇帝繼位後就會沉迷酒色,弘光一朝的決策是借虜平寇。他們甚至認為吳三桂借清兵擊敗了「闖賊」(PS明末那些大臣真是睿智,弘光皇帝雖然繼位後就是個昏君吧。但是弘光皇帝繼位合法性理應是最不會受爭議的。

結果那些東林黨還能搞出福潞之爭,還扯潞王賢明這種犢子。史可法甚至想擁立八百公里開外的桂王。國家都快沒了還搞這些)

潞王直接投降,賢明個屁。這些王爺可能覺得投降還有可能活吧

隆武帝和魯監國其實都還可以。不過都是遠藩,而且沒有大局觀念國家都快沒了還爭誰是這一畝三分地的皇帝。因為大臣要爭從龍之功皇帝也沒辦法。

不過隆武帝跑路不輕裝上陣拉了五大車書是我沒想到的。看來愛讀書也不全是好事啊。這方面還是永曆帝厲害啊,跑路太后都能不要了,能活就成。

紹武帝時間太短就不算了,不過擁立他的大學士蘇觀生我倒是印象深刻。這對君臣繼位龍袍官服都是借的戲子的衣服。一日就封了上千的官職。

有士兵匯報清兵打過來了,蘇觀生立刻採取行動殺了士兵說謠言惑眾。不過這對君臣死的倒是挺壯烈的。明末這些君臣都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不過我有點好奇這些人殉國都願意卻不願意放棄黨爭這些蠅頭小利。

永曆帝也是沒啥能力,不過這時候也就是被迫傀儡皇帝。指著他效仿西遼德宗故事也不可能。(PS都被打成那樣了,孫可望想要個秦王的封號,永曆君臣還在叨叨異姓不封王。

還糾結一字王還是二字王想想就很搞笑)

寧靖王死的到也算是壯烈。

隨筆寫的很亂

16樓:

我早就在別的回答裡面說過。

北京算個什麼的國門?誰需要你乙個君主去守什麼國門?

你乙個君主守國門是你的職責嗎?

自己本職幹好了嗎?

遷都去北京,完全就是朱棣為了避開南京的遺老遺少對朝堂的影響而已。

死社稷有意義嗎?有什麼價值?

能保住家族,還是能保住王國?

能帶來一粒公尺還是乙個兵?

崇禎最後還想著跑,只是沒跑出去而已,他為社稷而死?他的死和社稷的利益中的因果關係在哪?拉倒吧,他就是自己害怕被起義軍清算所以去死罷了。

君十一還敢衝出去堵門呢,就崇禎這FW,死得輕如鴻毛,毫無價值。

自己本身的職責完成不了,想著拿些份外的事來牽強附會的美化,騙取好感。這種明棍完全是鮮廉寡恥。

明成祖之後的明朝君臣對「天子守國門」這種態勢是怎麼看待的?

忠心耿耿梅思祖 遷都是不可能遷都的,這輩子不可能遷都的。御駕親征又不會做,就是修邊牆 調邊兵,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在北京感覺像回家一樣,在北京城的感覺比南京感覺好多了!塞外的蒙古老哥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裡的。如果從太宗駕崩 1424年 算起到毅宗登基 1628年 為止,總共204...

為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會覆亡?

瀟湘夢雨 在想乙個問題 如果永曆帝朱由榔能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不遁入緬甸,堅持跟李定國抗擊平西王。上策進入川西抄吳三桂後路,中策於滇流動作戰,下策死守昆明不退。你說至於搞出咒水之難這種奇恥大辱的事嗎?要真的一直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南明應該還能續。 藍皮不是真的皮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