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節度使很容易形成割據勢力,那為什麼唐朝的時候要設節度使呢?

時間 2021-05-11 15:18:48

1樓:lqc

一般觀點都認為是府兵制的崩壞,募兵制開始實行所導致的節度使制度。但其實節度使的權力並不能形成割據。

節度使這一職務最初是出現於唐睿宗時期,當時的節度使只有統帥軍隊的權力。後來到了唐玄宗開元初期,即使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但節度使要想募兵也要先向朝廷請示,請示募兵數量和募兵時間。之後由於邊境戰爭的頻繁,最主要是唐玄宗在西北對吐蕃、大食採取積極攻勢的方略,迫使唐玄宗需要賦予節度使更多的權力,以便於他們開展軍事行動。

這時,唐玄宗開始讓節度使兼任營田使、所在州的刺史、所在道的採訪使等職務。此時的節度使才真正形成了軍、政、財一把抓的權勢,此時才真正擁有了可以割據的實力。

因此,不能說是節度使容易造成割據,而是大量權力集中在一人身上才容易造成割據。

2樓:宇宙邊緣的大土豆

題主似乎忘記了清朝也有伊犁將軍這種,上馬治軍,下馬管民的職務。

任何乙個封建王朝,礙於其科技水平的發展。其統治半徑都是極其短的。

王權不下鄉就是這種情況。

3樓:比爾海特十二世

節度使本來就不是分封啊。

一開始的時候,是給最高許可權去外邦殖民,人人都是鐵帽子。

後來天下共苦戰鬥不休,異姓王的許可權被收回。

七國之亂同姓也靠不住,然後推恩。

二元君主思潮也禁了,忠於一家一姓。

設都督、假節、節度使,就是因為千里之外手短夠不到,不給全權辦不了事情。

安祿山造反後當場就修正了,搞了觀軍容使,派太監掌總,當然猛吃敗仗。

你是要吃敗仗呢?還是要安全疆臣呢?

照錄本朝高皇聖訓一則:

一事權而免分歧。

經略使,節度使,防禦使,觀察使有何異同?

經略安撫使,又有經略使 安撫使 宣慰使 宣撫使等名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官名,為由朝廷派遣,以巡按地方事務的官員,後多為高階軍官 甚至是少數民族首領的加職。節度使,中國 越南 北韓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軍政長官,簡稱節度 節使 節帥。唐代駐守於各道的武將稱...

李世民唐初打算設定永久節度使嗎?

聽雪樓 1 節度使不是太宗李世民搞的,它首次出現在睿宗時期。玄宗時開始常態化,在邊境地區遍設,安史之亂後全國各地都設立節度使,劃分防區。2 李世民也曾試圖搞過分封的做法,也就是所謂的 世襲刺史 計畫。為此,他還幾次恢復蕭瑀的宰相職務。只不過,阻力太大,長孫無忌 房玄齡等等重臣反對,計畫被擱置。所謂的...

如果沒有安祿山的反叛,節度使這個制度可行嗎?

應該不可行 中國從地理條件文化傳統上 就有大一統的內在動力 節度使是事實上的戰國狀態 搞到做後 還是會有乙個強力者脫穎而出統一全國 河東太守杜畿 題主明顯犯了英雄史觀的錯誤。不是 沒有安祿山的反叛,節度使這個制度可行嗎 而是 因為節度使這個制度的不可行性,所以才有了安祿山的反叛。節度使制度下一方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