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雍正登基之後要對兄弟趕盡殺絕?

時間 2021-05-11 14:02:36

1樓:赫穎

雍正只是針對康熙年間參與了九龍奪嫡,並且和他有競爭關係、敵對關係的兄弟才趕盡殺絕,對其他的兄弟還算可以。

1.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在康熙年間就被圈禁起來了,雍正即位後,並沒有念及手足之情將他們放出來,表面上來看他是不想違揹他皇考的意思,實際上是這二人都參與了九龍奪嫡,大阿哥是個不安分的主,太子被廢心裡一直是不服氣的,再加上雍正的皇位在外人看來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即位之處,相當不穩定,要是這兩人放出來,他的皇位就存在覬覦的危險。

2.三阿哥也參與了九龍奪嫡,雖然太子被徹底廢除後,他見形式不妙,主動的遠離了這場爭儲大爭,但是他向來跟太子走得近,從未偏向過胤禛,胤禛對三阿哥的態度大概就是:「你又不是我的人,我憑什麼要對你好」,所以,雍正即位後,他立馬把三阿哥罰去給康熙守陵,後來十三阿哥去世,雍正給三阿哥安了個罪名,說他表現得不夠傷心,把他幽禁起來,其實,就是看他不順眼,一直等待機會找合適的理由,將他處理掉。

3.八阿哥的勢力最大,九子奪嫡期間,支援他的阿哥又最多,當時是胤禛最大的競爭對手,雍正即位後,不好直接處罰八阿哥,萬一惹急了八阿哥,他召集所有的黨羽造反,憑他雍正當時的處境是招架不住的,所以他先假裝重用八阿哥,然後把八阿哥的心腹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找理由送到了外地去,這就降低了他們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來造反的可能性,為了徹底消除隱患,雍正找了些理由把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圈禁了起來,最後就跟八阿哥明面上翻臉了,解決了八阿哥。

參與九子奪嫡的阿哥中,當時除了他自己和支援他的十三阿哥活得好好的,其他幾個阿哥都被他折磨得不好受。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活到成年的、沒有參加九子奪嫡的阿哥的結局:

1.五阿哥允祺:在他死後的第二年,雍正為他建碑賜字,給予他高度的評價,說他「秉性和平」。

2.七阿哥允佑:雍正即位後,立刻就給他加奉為親王。

3.十二阿哥允祹:起初是因為他自己任職期間做事不認真、不仔細,被雍正降過爵,沒幾年的功夫,又恢復到了原來的爵位,這就是他沒參加九子奪嫡的好處,否則的話就這些錯誤,足以讓雍正對他打擊報復了。

4.十五阿哥允禑:雍正年間,他先是被封為貝勒,後來晉封為郡王。

5.十六阿哥允祿:雍正年間,雍正讓他擔任了幾個旗的都統。

6.十七阿哥允禮:雍正先給他封郡王,沒過幾年又給他封為親王,又是讓他管工部,又是讓他管戶部,總之很看重他。

7.剩下的幾個阿哥允禕、允禧、允祜、允祁、允秘在雍正即位後,不是被封為鎮國王、貝勒、郡王、親王,就是擔任都統。

2樓:「已登出」

打小爸爸高大上,又親近不得只能崇拜

媽媽既沒有養他,又偏心眼嚴重,寵壞了十四,十四還不尊重當了皇帝的親哥哥

沒有父愛母愛親兄弟情

換作一般人,別說當皇帝了,估計活下去都是困難

3樓:赫爾楠哆哆

1.世界之爭~非名既利,古今中外歷代王朝,統治者萬事當前~江山社稷為重!所以最是無情帝王家!

2.新帝王登基,為了鞏固皇權,無不採用恩威並用、軟硬兼施的手段來掃清道路!

3.巨集皙作為康熙皇帝最看重的皇孫,他本該是名正言順的皇位正統繼承人,因為胤礽的不爭氣,導致他失去了皇位繼承權,此事在他心中還是念念不忘的!乾隆對巨集晳的這個想法也是心知肚明,一山不容二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一切敢於覬覦皇位者,一律殺無赦!

綜上所述,一切基層都是為上層建築服務的,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鬥爭無所不用其極!也更加激烈殘酷!

4樓:想飛的豬

我皇考聰明首出,文武聖神,臨御六十餘年,功德隆盛,如征三藩,平朔漠,皆不動聲色,而措置帖然。凡屬凶頑,無不革面洗心,望風響化。而獨是諸子中,有阿其那、塞思黑、允禵者,奸邪成性,包藏禍心,私結黨援,妄希大位,如鬼如蜮,變幻千端,皇考曲加矜全寬宥之恩,伊等並無感激悔過之意,以致皇考震怒,屢降嚴旨切責,忿激之語,凡為臣子者,不忍聽聞。

聖躬因此數人,每憂憤感傷,時為不豫,朕侍奉左右,安慰聖懷,十數年來,費盡苦心,委曲調劑,此諸兄弟內廷人等所共知者。

及朕即位,以阿其那實為匪黨倡首之人,伊若感恩,改過自新,則群邪無所比暱,黨與自然解散,是以格外優禮,晉封王爵,推心任用。且知其素務虛名,故特獎以誠孝二字,鼓舞勸勉之。蓋朕心實望其遷善改過也。

乃伊辦理事務,懷私挾詐,過犯甚多,朕俱一一寬免,未罰伊一人之俸,未治伊家下一人之罪,亦始終望其遷善改過耳。迄今三年有餘,而悖逆妄亂,日益加甚,時以盅惑人心,擾亂國政,煩朕心激朕怒為事。

而公廷之上,諸王大臣之前,竟至指誓天日,詛咒不道,不臣之罪,人人發指。朕思此等凶頑之人,不知德之可感,或知法之可畏,故將伊革去王爵,拘禁宗人府,而阿其那反向人雲:「拘禁之後,我每飯加餐,若全屍以歿,我心斷斷不肯。

」似此悖逆之言,實意想所不到,古今所罕有也。

總之伊自知從前所為之事,久為朕心洞悉,且為天地所必誅,捫心自問,殊無可赦之理,遂以伊毒忍之性度朕,故為種種桀驁狂肆之行,以激朕怒,但欲朕置伊于法,使天下不明大義之人,或生議論,致朕之聲名,有損萬一,以快其不臣之心,遂其怨望之意。

朕受皇考付託之重,統御寰區,一民一物,無不欲其得所,以共享皇考久道化成之福,豈於兄弟手足,而反忍有傷殘之念乎?且朕昔在藩邸時,光明正大,諸兄弟才識,實不及朕,待朕悉皆恭敬盡禮,不但不敢侮慢,並無一語爭競,亦無一事猜嫌,此歷來內外皆知者,不待朕今日粉飾過言也。今登大位,豈忽有藏怒匿怨之事,而欲修報復乎?

無奈朕昆弟中,有此等大奸大惡之徒,而朕於家庭之間,實有萬難萬苦之處,不可以德化,不可以威服,不可以誠感,不可以理喻,朕展轉反覆,無可如何,含淚呼天,我皇考及列祖在天之靈,定垂昭鑑。阿其那與塞思黑、允禵、允、允湉結為死黨,而阿其那陰險詭譎,實為罪魁;塞思黑之惡,亦與相等;允禵等狂悖糊塗,受其籠絡,聽其指揮,遂至膠固而不解。總之此數人者,希冀非分,密設邪謀,賄結內外朋黨,煽惑眾心,行險徼幸之輩,皆樂為之用,私相推戴,而忘君臣之大義。

此風漸積,已二十餘年,惟朕知之最詳最確。

若此時不將朕所深知灼見者,分晰宣諭,曉示天下,垂訓後人,將來朕之子孫,欲明晰此逆黨之事,恐年歲久遠,或有懷挾私心之輩,藉端牽引,反致無罪之人,枉被冤抑。況朕之所深知者,在廷諸臣,未必能盡知之,三年以來,朕遇便則備悉訓示,明指伊等居心行事之奸險;今在廷諸臣,雖知之矣,而天下之人,未必能知之。此是非邪正,所關甚大,朕所以不得不反覆周詳,剖悉曉諭也。

諸王大臣臚列阿其那、塞思黑、允禵各款,合詞糾參,請正典刑以彰國法,參劾之條,事事皆系實蹟,而奏章中所不能盡者,尚有多端,難以悉數。今諸王大臣以邪黨不翦,奸宄不除,恐為宗社之憂,數次力引大義滅親之請者,固為得理,但朕受皇考付託之重,而手足之內,遭遇此等逆亂頑邪,百計保全而不得,實痛於衷,不忍於情。然使姑息養奸,優柔貽患,存大不公之私心,懷小不忍之淺見,而不籌及國家宗社之長計,則朕又為列祖列宗之大罪人矣。

允禔、允礽、允禵,雖屬狂悖乖張,尚非首惡,已皆拘禁,冀伊等感髮天良,悔改過惡。至阿其那復塞思黑治罪之處,朕不能即斷,俟再加詳細熟思,頒發諭旨,可將諸王大臣等所奏,及朕此旨頒示中外,使咸知朕萬難之苦衷,天下臣工,自必諒朕為久安長治之計,實有不得已之處也。特諭。

雍正帝處置政敵經過

2023年即位後,雍正帝重用死黨胤祥,著手打擊政敵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敗,所以雙方的鬥爭在雍正帝繼位後延續下來,他在政治上採取多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首先命胤禩、胤祥、馬齊和隆科多等人總理事務。其次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

將胤禟發往青海。

雍正二年(2023年)三月,年羹堯於青海平叛羅卜藏丹津勝利,雍正皇帝隨即加緊懲治胤禩一夥。四月,對胤禩本人聲討,說他「肆行悖亂,干犯法紀,朕雖欲包容寬宥,而國憲具在,亦無可如何,當與諸大臣共正其罪」。 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阿其那」(意為待宰的魚),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

胤被圈禁,胤禎(胤禵)先是派去守康熙帝景陵,後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裪被降爵,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同年五月,革去蘇努貝勒,七月作《朋黨論》,進一步聲討胤禩黨人,不久年羹堯、隆科多問題的出現,遂放鬆了對胤禩的攻勢,迨至雍正三年(2023年)十二月,年羹堯賜死,便加速懲處胤禩等人。至雍正四年(2023年),胤禟、胤禩先後囚禁致死,胤禵遷於景山。

5樓:宣城郡公

我們看看,參與了康熙朝時期可能涉及參與皇位爭奪的諸位皇子下場

1.大阿哥,圈禁,並在其後生了一堆孩子,死後貝子禮儀下葬,後代本來以貝子爵降襲,後又因為犯罪,後代以奉恩將軍世襲罔替

2,二阿哥,圈禁,追封理親王,雍正年間一門同時六個入八分爵,一王五公,後來乾隆朝弘皙逆案受到打擊,但是改其他子繼續襲爵,後世以入八分公世襲

3,三阿哥,圈禁,以郡王禮安葬。後世以貝子爵降襲,以至不入八分公世襲

4,五阿哥,親王爵降襲,至入八分公世襲,好像是鎮國公,該王善於理財,有很多當鋪商行,家裡一直很寬裕

6,八阿哥,革去爵位,逐出宗室,乾隆年間恢復宗室身份,後世有至一品大員者(尚書,都御使,八旗都統)

7,九阿哥,革去爵位,逐出宗室,乾隆年間恢復宗室身份,後世功名不顯赫(曾有一子乾隆四十八年封輔國公,但因擅收官地被革爵),該皇子亦善於理財(結合他的五哥,宜妃兒子都很擅商賈啊)

8,十三阿哥,世襲罔替怡親王和降襲寧郡王,還有貝勒貝子若干

9,十阿哥,革爵,乾隆年間封輔國公,不世襲,但是可能母系高貴(清代第一世家鈕巨集毅公府)加上財力雄厚,至清亡都沒有收回郡王府邸(清代王府屬於皇室財產,諸王降襲到一定爵位要遷出到其他低等級府邸)

10,十四阿哥,乾隆年間郡王,後世以不入八分公世襲

其後的皇子都比較年幼,比如十五阿哥(愉郡王,輔國公世襲),十六阿哥(莊親王鐵帽子),十七阿哥(果親王,輔國公世襲),二十一阿哥(慎郡王,輔國公世襲),二十二阿哥(恭勤貝勒,乾隆時期因事後代被革爵),二十三阿哥(誠貝勒,不入八分公世襲),二十四阿哥(諴親王,鎮國公世襲)。

以清末《宗室覺羅親王郡王貝勒公爵銜名冊》為例,至宣統年間,當時宗室男性一共有14000人左右,其中親王9人,郡王2人,貝勒5人,貝子3人,奉恩鎮國公11人,奉恩輔國公10人,不入八分鎮國公4人,不入八分輔國公8人,鎮國將軍18人,輔國將軍15人,奉國將軍25人,奉恩將軍56人,一共有爵166人,佔男性總人口1%,其中高爵只有52人,佔男性總人口0.37%。

當然這個裡面王爵人數偏低,是因為清末自咸豐開始,皇子太少乃至於沒有,所以到了清末除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十一王,沒有恩封王爵(已有恩封王爵皆降襲到王以下)

雍正登基後為何翻臉誅殺功臣年羹堯?

劉愛鋒 我覺得有句話說的很對,就是老年已經觸及到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的核心權力問題。在雍正登基後是特別的重用你,給予你極大榮耀。但是給予你的是讓你更好的為皇帝賣命幹活。但是老年不是,是積極擴大自己影響,擴充自己勢力。如果任其發展早晚都有取而代之的那一天,所雍正不遺餘力的打壓,最後把他殺掉。 haha ...

為什麼《雍正王朝》裡雍正未登基前身強力壯的,登基之後身體老生病咳嗽呢?

謝瑤。個人總結如下 第一,因為當皇帝實在是太累了,清代的前幾任皇帝在勞累方面,是和集權程度成正相關的。當了皇帝,就要比之前當王爺累得多。第二,和兄弟爭權奪利生死相拼,心累,這是不次於身體上的累的一種壓力。 耐溫爾因克 卸腰。雍正登基45歲,暴斃58歲。既然是暴斃,就是說身體未必一直有什麼頑疾。然而雍...

步步驚心中,女主如果不知道雍正登基,還會抗指抗婚吃那麼多苦還去浣衣局苦等嗎?

我認為會。其實這個鍋要電視劇集背.因為吳奇隆演的四爺其實有一點過分溫情了,導致觀眾似乎覺得老四對若曦情深似海,兩人緣分天定,略偶像劇化了。然而原著中,事實是當時老四根本無法給若曦任何承諾,他們在十三被囚禁之後就已經被迫分手了。因此,若曦在抗旨拒婚的時候根本沒有把握老四登基後一定會護她周全,畢竟她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