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誰最有遠見?為何?

時間 2021-05-11 11:19:40

1樓:wei

感覺魯肅算乙個,從《演義》看他有異於張昭等的眼光,明白聯劉抵曹的重要性,多次促成孫劉的聯合,在赤壁之戰以前都已經看到了聯合抗曹勝利的希望了。魯肅好像還有乙個魯肅版的《隆中對》。

2樓:王大瓠

曹操心黑,劉備臉厚,孫權心黑不如操,臉厚不及備,但兼有兩者。三人各出所學,不相上下,故而能三分天下。三人死後,司馬父子崛起,心黑如煤炭,臉厚如城牆,最終三國天下盡歸於晉。

3樓:素塵

曹操。《三國志·於禁傳》: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再來看下面這段。

《報任安書》: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悽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

《三國志·於禁傳》:太祖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4樓:狗不理貓子

荀彧,自從舉家投靠曹操以來,荀門封侯不斷,家族名利雙收,即使曹魏倒閉了,在晉朝也混得風生水起。相比賈詡輾轉入曹,荀門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底氣,荀彧雖死於理想,但荀門依然興旺。

5樓:率性而為

無事翻書,看到這麼一段:

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 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拔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恨吾老矣,不見君富貴,當以子孫相累

摘自世說新語識鑑

所以,喬老給自己家後人早留好後路了。

6樓:

其實三國最有遠見的人是王老二。

什麼?你說你沒聽說過王老二?哎,那就對了!為什麼你沒聽說過?因為王老二隱藏的深,別看整本三國就沒提他乙個字,但他就是操縱著這個三國的幕後人物。

就好比王老二的「王」字,拆開來看就是三橫一豎。三橫很明顯,就是乙個「三」,值得是三國。那一豎指的是什麼?

豎,就是術,也就是三國之前稱帝的仲氏皇帝袁術。你看看,整個三國的幾位皇帝都在他乙個姓的預料之中,你說王老二有沒有遠見?

再說王老二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三國中最厲害的一群人物,都是排行老二的。比如三國的「三絕」裡面,「義絕」的關羽是老二,「智絕」的諸葛亮也是老二。什麼?

你說曹操不是老二?這不廢話嘛!既然是「老二」,不就在「三絕」裡面就只能佔二個嘛!

再說三國時第乙個建國的袁術,預言裡面明明寫的是「代漢者當塗高」。結果他國號不叫塗高,叫「仲氏」。仲氏是什麼?不就是老二嘛!

為什麼董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廢立?那還是和王老二有關。怎麼說?

你想啊,後來的漢獻帝劉協當時是什麼?陳留「王」啊。上面有乙個哥哥劉辯,排行是「老二」。

你看,「王」和「老二」都有了,董卓這才有底氣廢立。

再看三國鼎立時候的三位皇帝:曹丕——曹老二,劉禪——劉老二,孫權——孫老二。早知道古代的宗法規律是「嫡長子繼承制」,乙個時代三名君主都是老二,難道就僅僅是巧合麼?

不是,因為君主就是帝王,帝王由老二擔當,就是暗指王老二。

還有乙個就是現在網上特別流行的「粗鄙之語」王司徒。為什麼他能火?還是和王老二有關係。

第一,他姓王;第二,當時七十多歲了,很老;第三,東漢三國時期有兩個姓王的司徒廣為人知(司徒王允、司徒王朗),也就是二。合在一起還是王老二。那為什麼火的是司徒王朗而不是司徒王允呢?

因為按三國裡面記載,叫王朗的人有二個,所以王朗就是雙重王老二,所以他能火。

當然,你們如果非要不信王老二這麼有遠見,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既然三國裡面張飛是畫家、諸葛亮是武術大師、劉阿斗是聰明人,那為什麼王老二不能是最有遠見的人呢?

7樓:「已登出」

肯定是何曼啊,文能坐論天下,武能斬將奪旗,給張角出的取關中的主意多正,可惜張角膨脹了,不然哪有三國什麼事。

【三國遺傳】截天夜叉何曼傳

何曼者,穎陽人也,字伯雅,少有異名。

桓靈時,朝綱不振,奸佞於路。有大賢良師張角者,欲復行陳勝、吳廣之事 。張氏三人既有大志,欲求天下英豪。

陰募之,人曰:「穎汝之地有名何曼者,負勇力,通智謀,好俠義之事。」角然之。

甲子,角舉大事,自號曰天公將軍。天下英豪雲集響應,從者百萬。角置酒大會,遍觀諸將,退而太息。

程遠志問以故,角曰:"吾觀眾將皆豪傑也,但以無有天下之才,故而憂心。」遠志曰:

」吾與何曼有舊,素知其人。有大志,勇力過人,若得其助,可無憂矣。」角遂輕身往顧,至界首聞小兒歌曰:

「夜叉出兮九鼎傾,天時不利空有名。」角聞之心動,袖佔一課,未知主何吉凶。

至何曼莊上,賓主見,禮畢。角曰:「素聞先生大才,今角舉大事,天下英雄以性命相隨,先生有何教我?

」曼曰:「吾觀經史,天行有常,民心思定。為人君者,敬天順民則社稷安泰;暴斂無度則九鼎傾覆。

當日高祖起於草芥,亡秦滅楚,定國四百載至今。桓靈無道,萬民苦甚,將軍方舉大義。當此之時,民心可用,有野火燎原之勢。

此天授將軍成大事也,將軍不若聯兵千里,直取關中。若將軍取長安以為根基,外結英豪,內安百姓,高祖之業成矣。『』角肅然再拜曰:

「角以鄙賤卒舉大義,雖從者百萬,未有遠謀。今天以先生授我,願師事之。」曼曰:

「區區山野鄙人,不敢當將軍之禮,但保宗族於亂世耳。」角曰:」若先生助我,天下唾手可得,君亦不失王侯之位。

「曼皺眉曰:『』天時不在,如之奈何。『』角泣曰:

「今朝廷勢大,先生棄角,角麾下生靈百萬皆無葬身之地也,願先生救我。」曼乃長嘆曰:「某當與將軍共進退,雖天命不在我,亦當一搏,為百萬眾求生路。

」遂從張角。

角欲授何曼人公將軍之位。曼固辭曰:「今將軍舉大義,從者雖眾,皆自草莽,令出難行。

不若分封二弟,以為臂助。」角從之,封二弟:地公將軍、人公將軍。

有從角舉事者,怨望之。口稱:「若將軍能勝我,乃服;若不能勝, 則讓將軍之位。

"視之,此人名喚周倉,臂有千斤之力,虯髯如鐵,極其雄壯。曼怒曰:"爾何等人,敢圖將軍之位!

"乃自縛雙手與周倉鬥,大敗之。倉既敗,骨碎如糜,幸得華佗以豬骨續之,傷癒,其肋如板。

角嘗與人曰:」天幸我得何曼,其智可截天機,其勇可比夜叉。有何曼相助,何懼天下諸侯!「遂號何曼曰:截天夜叉。

黃巾既成,與朝廷戰,數捷。曼諫曰:"是時,我軍勢大,不若就勢取長安為基。「角漸自矜,曰:」今擁兵百萬,何人可當?必欲取洛陽,登大寶。「曼長嘆而出。

後敗,張氏兄弟盡歿於軍中。曼引何儀、黃邵等遠遁穎汝之地,以觀天下之勢。

一日,曹操引兵來攻。何儀黃邵皆請出戰,何曼曰:」不可,前者管亥不從吾命,強自出戰,死於北海城下,汝等知否?「遂不予戰。

然曹軍攻之急,何曼遂怒曰:」待我斬來將,以阻曹軍。「遂步行而出,與曹洪戰。

五十合,洪不敵,拖刀而走。何曼本為戲耍之意,料其知難而退,遂轉身回營。不料洪轉身一踅,砍中何曼;再一刀中腿,遂死沙場。

何曼既死,黃巾遂滅。

異史氏曰:吾觀張角得何曼,猶項籍得范增也。從之則勝,舍之則敗。

若果從其言,以百萬眾據關中。天下諸侯誰可當之?張角,粗鄙人也,卒然而興,得意忘形自取其滅也。

惜哉,何曼!痛哉,何曼!」夜叉出兮九鼎傾,天時不利空有名「讖言果不謬矣。

8樓:吃肉小和尚

徐庶歸鄉侍母田耕休息

徐元直走馬薦諸葛方有之後三家天下

反觀較為熟知諸葛司馬,一為嗜權如己命,六出岐山功散末;二為後世謀蔭涼,三馬同食累如傷。

有時,選擇在自己手中,人活一世,為功為名,為家為你。

9樓:Florence

諸葛亮可以說是封建社會裡邊的乙個完人。從當時一直到後來,從來沒有人對諸葛亮有貶辭的。從陳壽寫的《三國志·諸葛亮傳》後的《評》以及他《進〈諸葛亮集〉》的表,都對諸葛亮非常的推崇。

在《評》上說諸葛亮的治蜀是「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他「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總之,說他「誠信公道,賞罰嚴明」。

正是這樣,首先他得到人民的愛戴。《評》上邊說他「用法嚴峻」,但是人民是畏而愛之。他如此的權重,但是後主對他不疑。

他的地位相當於漢獻帝時的曹操跟曹魏中後期的司馬懿,軍政大權都操在他手中,但是後主一直信任他,對他是不疑的。在政治上歷來對他非常推崇。陳壽《評》裡說他「管、蕭之亞匹矣」,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

後來唐代杜甫的詩,說他「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10樓:zshkc olo

挾天子以令諸侯

(漢獻帝)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抵達洛陽。當時洛陽殘破不堪,百官自己採集野草籽果腹,甚至餓死於殘簷斷壁間。荀彧趁機向曹操建議:

「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

」曹操於是致信楊奉,表示自己糧食充足,可以接濟。八月,曹操率兵入洛陽,反對接納曹操的韓暹望風逃走,漢獻帝以曹操為錄尚書事、領司隸校尉,參預朝政。九月,曹操接受董昭的意見,以求糧為名,將漢獻帝及朝廷百官遷到自己的根據地許縣,改名許昌,以為都城,自任大將軍,從而擺脫楊奉等對漢朝廷的控制,將漢獻帝牢牢地置於自己掌握之中。

11樓:

諸葛一族,不是諸葛亮,是諸葛一族。諸葛亮在蜀國,諸葛瑾往吳國,諸葛誕去魏國,重點是諸葛誕的孫子投了晉朝!!!普遍撒網,重點撈魚,乙個沒落!諸葛一族的後代還跟司馬家結了親家!

12樓:知念

郭嘉,當時郭嘉投靠曹操放棄袁紹,他覺得袁紹這個人缺點太多了,於是就選擇曹操,最後一統北邊的果然是曹操。當曹操想東征又怕袁紹打來時, 郭嘉預見袁紹這個人遇事猶豫不決,不會乘機會出兵,於是發表十勝十敗,鼓勵曹操東征劉備,最後袁紹果然沒有出兵。當曹操想打遼東來抓住袁紹的兩個兒子時,郭嘉卻讓曹操退兵,最後遼東的公孫度送來了袁紹兒子的首級。

13樓:

《三國志》魏書后妃傳:

初,明帝為王,始納河內虞氏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為後,太皇后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義舉者也。

然後職內事,君聽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終者也。殆必由此亡國喪祀矣?」虞氏遂絀還鄴宮。

明帝曹睿即位後,虞氏沒能被立為皇后,就很傷心。太皇太后卞氏對就安慰她,結果虞氏衝著太皇太后吵鬧,還說:「曹氏從來好立賤人為後,沒有過以德取人的時候。

然而皇后管理六宮內事,皇帝執掌天下大政,兩人的職責本是相輔相承的。如今皇上沒有乙個好的開端,也很難說會有好的結果。也許在他們身上會發生亡國喪祀,斷送祖宗創立的江山社稷之災呢!

」明帝聞知此言大怒,遂將虞氏廢還鄴宮,永遠不再相見。

就是想吐槽一下這個虞氏太蠢了…

對著太皇太后說「曹氏自好立賤」,把她把文帝皇后郭女王一起給罵了,這種話怎麼能說出來呢

居然沒被處死…明帝太寬容了吧╮( ̄⊿ ̄)╭雖然說最後斷送祖宗江山社稷不是因為後宮的錯…

《三國》中誰最聰明?

童大娃 劉禪劉阿斗!這個是真聰明!樂不思蜀另有深意啊,聰明人才做糊塗事!活得比曹家那幾代的都好!司馬昭殺得曹家都快沒人了,唯獨這個靠一句樂不思蜀活下來了! 聰明,不一定要顯現出來。聰明,不意味著一生不犯錯誤,沒有汙點。聰明,不意味著要當全才。司馬懿,經濟政治軍事能手。一貫能藏,十年一劍,奪取了政權,...

三國中真正的小人是誰?

生為曹操長子,小時候奶媽是孫夫人,和孫十萬做朋友,找個叫馬謖的當下屬,先生活在董卓統治的領地,後來到孫策的領地當讀書人,娶孫魯班作妻子,和麋芳作親戚,生個孩子叫馬超,收呂布為義子,不小心的罪了曹丕,死後妻兒交給司馬懿,幾百年後讓羅貫中寫你的傳記。簡直爽到爆. 大多數英傑嚴格來說都算不上小人吧,只是各...

三國中,周瑜的死為何如此蹊蹺?

obacom 駁周瑜死於劍傷感染的一點論據 1.三國志裴注版沒有一句話提到周瑜之死與劍傷有關,持劍傷感染必死論和引用三國演義的朋友們請慎言 2.周瑜之死涉及敏感政治問題,單從醫學角度分析是片面的。提一下與周瑜之死的關鍵人物和事件 孫權,魯肅,劉備,甘寧,孫瑜,龐統 二分天下,越荊有蜀,借荊州 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