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西漢人與遼東漢人逃往關內的有多少?

時間 2021-05-09 17:38:40

1樓:懶癌萌新

看衛所有多少就知道,前面崩了只能入遷或者活著的人繼續給衛所老爺當農奴戰時工具人,明末不是遼東軍戶不能打,而是軍隊中上層組織結構不知道長那去了,還有就是關內對遼東遺民那也是意見很大……

2樓:ironmonkey

東江鎮的遼民部分轉移到旅順,大部分乘船到山東登萊等地去了。廣寧崩潰,跟隨熊廷弼等人進入山海關的原遼東軍民,據王在晉所說,數目達二百八十餘萬

3樓:

清末東北漢人人口有超過1000萬,明末就算有300萬又有什麼好得意的,東北漢人人口機械增長率甚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所以到底哪個是漢人政權?

4樓:nightlordscruze

這個麼首先 280萬的出處是王在晉的《三朝遼事實錄》,關於要不要救十三山的遼民時候,說「不以義收之,而以忍棄之,恐從此益失遼人之心,而益堅其從賊之願;然其收之也,可復令其入關乎?二百八十萬人且無容身之地,而又安所置數萬人於衽席也。」

但問題是,遼東一線的都不是這麼認為

首先遼東監軍御史方振孺上奏2023年1月22日兵敗和第二天王化貞棄廣寧而跑的事的時候,是說 「軍民十餘萬盡擁關門,當急議安插招撫。」,10來萬的數字

然後2月遼東經略熊廷弼的說法是 「臣回關之日,擬即檻車赴闕,以候誅戮。但六七萬亂軍,數十萬避亂之民未易處置。」然後薊遼總督王象幹也是類似上奏「日來援遼潰兵數萬填委關外,遍山彌谷,西望號呼者竟日達夕,逃難遼民數十萬隔於潰軍之後,攜妻抱子,露宿霜眠,朝乏炊煙,暮無野火,前虞潰兵之劫掠,後憂塞虜之搶奪,啼哭之聲震動天地。

」然後御史張捷上奏「廣寧寧前逃難十數萬生靈扣關而入者,安插賑濟萬不可緩。」他們三個十來萬到數十萬的數字

然後3月大學士葉向高的上奏是「難民入關之百餘萬,餬口之計既窮,走險之謀必起,自天津至山海曠地可耕,分布遼民於此,量給資本,使之力耕,既可變荒蕪為成熟,亦可聯保甲為戎行。」百萬多的數字

王在晉是說過280萬的數字,但人家之後可沒再提過這數字

同年2月,他又有說法,「今日潰兵數萬,流民數萬,因經臣入關,蜂擁並進....嚴守關門為第一著,安撫流民為第二著。」「山海一城座落於角山歡喜嶺下山之窪處,水之聚所,山水一發,沖壞水門,建瓴之下,數萬軍兵,一二十萬遼民席舍,蓬廬隨風逐雨,防兵無一笠之遮身,流民無寸瓦之壁壘。

」你看,越往上,數字越玄乎,一線說是十數萬,總督經略方面大員們說是數十萬,朝廷之上的說是百萬甚至280萬

王在晉的那本《三朝遼事實錄》,可是一直在給自己託詞解釋,功是我的錯是別人的,他的話要是能信才有鬼。

至於遼東50餘萬的,一開始在遼東設定所的時候,每所1120軍士,他們的舍人軍餘25萬多,這樣40餘萬人。但之後逃亡日漸增多。弘治元年兵部尚書餘子俊上書表示,「遼東各衛軍冊無存,以致逃亡日多,奸弊百出,請於南京後湖稽考洪武永樂原冊,依式各謄一本,發各衛收儲執掌,照冊查理,如原籍戶絕,奏以開除,其招募軍士,務充原額,不得虛以故事。

」弘治十六年,吏科給事中鄒文盛上奏表示,「遼東東聯海,西北接三衛,國初設二十五衛,垛充官軍,填實行伍,因軍屯種,積聚倉糧,先年官軍十有九萬,近或逃回原籍,或潛匿東山,或為勢豪隱佔,見在只七萬之數。」,人口反而減少。要麼被隱佔,要麼跑路。

但問題是 ,第一的隱佔是慢慢侵蝕遼東人口,不會斷崖減少。島嶼隱潛的,萬曆二年八月也解決了,島民願意回來的,可以免差10年,免以往罪行。

5樓:佑陵

關於明末遼東人口的具體數目,雖然沒有準確數字,但從一些側面可以分析一二。廣寧陷落「軍民潰入者,且二百八十萬」《三朝遼事實錄·卷七》。這還不包括早先淪陷的遼瀋地區,入關的肯定不是全部,無論在明朝還是現代遼南地區都是遼東最發達的地區,這部分的人口也不會少。

遼東光駐軍都有十來萬,若是總人口只有四十萬,試問大明的生產力能達到四人養一兵嗎?在按照熊廷弼在薩爾滸之後在遼東集結的明軍援兵募兵十三萬《熊廷弼·奉旨交代疏》。這期間光本地的募兵就有三萬。

若按四十萬算那豈不是不到三個遼人就保障乙個士兵。這樣的局面還持續了一年,並且尚還沒出現什麼民變的情況?那試問遼東四十萬人的生產力能達到這個水平?

再說四十萬要減去原本的數萬遼兵新募的數萬遼兵。那麼遼東還有成年壯丁嗎?

按照正常邏輯,遼東也不會只有四十萬人口。王在晉說入關者超過二百八十萬,那遼東人口多於三百萬那是肯定的。

6樓:吃書的

按《明史》卷275《張慎言傳》,僅天啟二年廣寧失陷,「轉徙入關者不下百萬」。按《皇明經世文編》葉向高《條陳要務疏》:「臣觀邊臣奏報遼民避難入關者至二百餘萬」;注意,這僅止於廣寧失陷後入關遼民的統計,不包括從海上逃亡登萊,和逃亡北韓東江的。

比如在葉向高同一疏中就說:「至山東登萊一帶遼民亦有數萬」。按《兵部行「關於登萊二屬善後各款」殘稿》,至崇禎初年,僅在蓬萊縣、掖縣等六縣遼民就達十萬多。

至於島民,在遼瀋失陷的天啟元年,據《明熹宗實錄》,就「內稱南四衛逃命山東等島約數萬人」或「遼人蹈海者眾至數萬」。天啟六年姜曰廣、王夢尹便道閱視海外情形,歸奏:「廣鹿、鐵山、石城、鹿獐等島安插遼民不啻十餘萬」,注意,這裡的遼民指的應該是男丁,後面即奏「文龍冊報十五萬,大要遼兵即遼民」。

至於總數,按《天聰朝臣工奏議》裡尚可喜的說法:「自皮島開鎮以來,我國中所得遼人男婦奔逸各島者,不下百萬,皆緣有島在焉。」當然,這總數和登萊方面的統計有一定重合。

所以「共有接近三百萬」真不是張口就來。

看前面有答主拿嘉靖年間官方統計說事兒,說下他那個數字用到明末為啥荒謬。王世貞有言:「國家戶口登耗有絕不可信者」,為啥呢?

因為到明朝中期因為政治腐敗,人口統計不受重視,因此典冊的編制失實,人丁隱瞞成為普遍現象「然則有司之造冊與戶科、戶部之稽查,皆僅兒戲耳」,「總之冊籍雖具,漫難恣據……生齒漸繁,戶籍分合及流移附屬,並脫漏不報者多,其數乃減於舊。」茅元儀也說:「天下戶口不入版籍,未有今日之甚者」,「故(黃)冊不過紙上之霜,戶(丁)皆空之影」。

信官方統計的話,你會發現明代從洪武二十六年和萬曆六年相比,人口還是六千多萬,僅增長了八萬四千零四十四人。因此,依據官方統計的人口數量做出的研究結果就比較荒謬了。另外,萬曆年號才是明朝最長的年號,有48年,都快三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