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建文帝會輸給朱棣?

時間 2021-05-07 06:12:37

1樓:

除了能力對比以外,燕王的威望和在軍隊的勢力人望也不能忽視吧。朱允炆乙個小年輕上位,沒有樹立任何威望就開始削藩。太祖在民間的威望很高,他兒子燕王多次出塞立功素有賢名,已經在民間留下好印象了。

燕王又和朝中權貴以及軍隊的關係好,對南軍諸將的心理性格瞭如指掌,朱允炆在軍隊沒有任何根基。燕王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善待降將,不許殺俘,不許掠城擾民。所以北軍攻城遇到的投降的將領特別多。

除非朱標在世,換了建文的其他兄弟當皇帝,情況也好不了太多。

2樓:肥貓

你覺得正常情況下,是職場上的老油條主管能乾掉菜鳥新人的可能性大還是職場新人菜鳥乾掉老油條的可能性大?

而且還有乙個關鍵問題:

那就是---

要是朱棣不姓朱,不是朱元璋的兒子,你看他還能蹦躂多長時間,早就被人拉出去剁了,把人頭給送到南京了。

世人的觀點:

我們都是吃瓜群眾,這打來打去這天下不還是你老朱家的,關我啥事?

3樓:霍恩海木

建文帝本就從小到大飽讀經書在宮中長大,實戰和用人自然遠不如出生在沙場早就經過無數實戰的朱棣。先是朱元璋把開國老將們都殺絕留了個善守的耿炳文,結果被建文帝拿出去進攻就算了,危機時刻建文帝想的竟是不要讓自己背上個殺叔的名號,純粹把別人當傻子。

還有就是不尊組訓,削藩。好端端的你上位乙個月不到把周王貶為庶人就算了,開始大殺四方的叔叔們。你削完了邊疆誰來守?且削的時期又太長,中途優柔寡斷放走燕王數次,給了朱棣蓄力的時間。

4樓:上船吧非浪

其一,從年號的角度來說,「建文」暗含「文治」的理念。

從更改官制可見一斑,比如將按察司的官名由「提刑」改為「肅政」。同時,與洪武時期的武官位尊,事務官次之,文官再次之不同,建文帝明顯提高了文官的地位。此一舉確定了朱允炆的「文人」班底——方孝孺、齊泰、黃子澄。

此舉弊端有二,一為武臣受到冷落,存在無法充分獲得武力支援的風險;二為核心班子為文人,缺乏戰爭經驗。

老將耿炳文真定潰敗,黃子澄誤判局勢,隨後推李景隆為主帥。朱棣方以朱高熾守北平,朱棣挾寧王朱權靖難,兩軍夾擊之下李景隆敗走南逃至德州。這一戰,朱高熾帶兵守城積累了政治資本,朱棣北軍士氣大振,而李景隆南軍軍心受損。

其二,削藩策略不當。

朱元璋認為藩王敬守祖法,其封藩的初衷為「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同時為防群臣亂政賦予藩王奉密詔清君側的權力,此後來為道衍所用,使朱棣的反擊師出有名。

由此,建文帝不僅失去了宗藩的支援,也失去了可以牽制朱棣的工具。

5樓:

建文沒有下過「不殺叔父」的命令。

關於這個事的記載,主要出現在《遜國之際月表》《建文書法擬》《建文帝後紀》《致身錄》《從亡錄》等書。

《致身錄》《從亡錄》是明末偽書,學界早就有考證了

《遜國之際月表》《建文書法擬》《建文帝後紀》都是萬曆以後編寫的民間史書。《遜國之際月表》很多內容更是直接引用的《從亡錄》。

這些書裡提到建文下令「不殺叔父」的時間,大部分是說建文元年七月耿炳文剛出征的時候,也有的說是建文二年十月。

但是,明前期的史料都沒提到這件事。

相反,在《靖難記》《太宗實錄》裡,朱棣屢次提到自己死裡逃生。

《靖難記》裡提到建文三年的威縣之戰時,還提到朝廷軍罵他:放了你就是放了毒蠍。(放爾即是縱蠍)

如果建文元年、二年已經下令「不殺叔父」,怎麼會在建文三年,還有這樣的事兒。

同年的滹沱河之戰,也提到當時箭如雨下,扎滿了朱棣的王旗。都督顧成還跟朱高熾說:我打了這麼多年仗,沒見過這麼慘烈的戰役。

即便到永樂七年,朱棣給李慶的諭旨中,回憶起當時「矢石交下」的險境,依然心有餘悸。(《明太宗實錄》)

所以,根據明前期的史料,當時朝廷軍打朱棣的時候,就是往死裡打的。

《雙槐歲鈔》、張居正文集、《明神宗實錄》等後期史料,屢次提到朱棣的愛馬「長陵八駿」,每匹馬都曾在靖難之役,受過箭傷。這也側面證實了,《靖難記》《明實錄》中提到的「箭如雨下」的戰況。

所以,建文「不殺叔父」一事,首先在史料上,就沒有靠譜的一手證據支援。只有晚明的史料中提到了,而且下令的時間,還各不相同。其次,明朝前期官方史料,以及後期的相關記載,反而從側面說明了,朝廷對朱棣並沒有手下留情。

這些台灣學者王崇武都有詳細考證,可自行查閱。

6樓:opeuranus

建文帝在朱棣起兵時的局面並不好,說不上是大優局。朱棣手下的三五萬幽燕之兵戰鬥力在全國數一數二,朝廷南方軍隊訓練素質堪優,又沒有可選的能征善戰之將,前2波攻勢失敗後已經很被動了。

7樓:歷史白痴

觸犯祖宗決策真不知道朱允炆是怎麼想的把所有的『藩』全部撤掉是個什麼概念?啊他想幹什麼? 其實簡單想就是非常簡單明瞭的道理 :

難道是不需要守大門了? 這可能嗎? 難道你自己親自去守?

你一人能幹八個人的事嗎 ?真是神了

8樓:鹿鳴之什

建文帝這個人吧,跟崇禎一樣,性格有問題,無大格局,大氣象,小人之心,懦弱迂腐卻心極狠辣。

舉兩個事例,李景隆第一波送經驗,就應該撤下,僅憑個人好噁,趕緊充值,還加權力,「賜便宜行事,黃鉞之弓」,好嘛,送了個更大的經驗包給朱棣送過去,本來碾壓,結果形勢逆轉,不能組織成規模的抗擊,按說應該梟首示眾,以順人心,他不,沒啥事,放到外地去募兵。所謂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徐祖輝,朱棣小舅子,這種人壓根就不能用,直接嚴密管控,他不,輸得不行了,拿人頂雷,打贏了馬上撤走,一次吧算你險中求勝,他還來第二次,頂雷,贏了,撤走。他徐祖輝要叛變,第一次就叛變了,就算不叛變,讓一手也行啊,並不是直接擊敗北軍,第二次也沒叛變,直接擊敗北軍。

為什麼李景隆和徐祖輝對待方式不一樣呢,僅僅是小皇帝憑個人喜惡,識人不清。

雖然不排除徐祖輝之後有叛變的可能,畢竟親密關係在這。但是對比李景隆不是親戚卻做出送經驗包的事,還大加信任,徐祖輝兩次擊敗北軍真的難能可貴。

身為皇帝,格局不大,慌亂不堪,病急亂投醫,僥倖之後又自作聰明,逼死人全家諡號乙個戾,只能說純文人真是百無一用,誤身誤國。

9樓:iKnowledge

歷史上明成祖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是乙個奇蹟,是大一統王朝中藩王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唯一一例。幾乎除他以外的藩王企圖用武力奪取天下的都失敗了,除了朱棣運氣好、朱允炆的昏招頻出以外,朱棣本身的個人素質還有班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靖難打了三年之後,看似紅紅火火,有勝有負,然而,朱棣實際占領的地方卻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當時的首都是南京,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本身就是朱棣作為王爺被分封到這裡的。

因此,其實朱棣打了三年仗,他的奪取天下的夢想依然非常遙遠。並且,在這三年裡,朱棣的好幾個大將依次陣亡。

在這三年裡,之所以朱棣被侷限於北平、保定、永平三府,主要是山東有盛庸平安等人鎮守,防守能力極強,也非常了解朱棣的作戰方法。山東成為朱棣無法逾越的障礙,這個時候,朱棣得到在南京宮中的太監間諜提供的可靠情報,南京內部很虛弱。

朱棣在得知這個情報後,依然很沮喪,因為山東濟南攻不下來,他沒有辦法攻到南京。儘管可以考慮不攻擊山東,繞道直接進攻南京,然而,這種做法很少人用,兵法上講的很清楚,這種做法將面臨糧草無法供給,腹背受敵,被夾擊包圍的危險,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上策。

如果朱棣按照這個思路,估計最終被拖死的就是他了。

這個時候,朱棣的第一謀士道衍指出,可以冒險繞道濟南,以進攻京城(南京)為目標,因為朱棣的騎兵機動性非常高,而盛庸、平安偏向於防守,既然最後被拖死,何不趁著京城非常空虛的時機,兵行險著直接攻擊南京。

既然確定了兵行險著,朱棣讓士兵偽裝成南軍(朱棣的軍隊歷史上成為北軍),成功繞過了濟南府。後來在宿州殲滅了南軍的主力軍。

下圖就是朱棣最後一次靖難的行軍路線,最終,朱棣的冒險為自己贏得了天下。攻下了揚州之後,京城唾手可得。

10樓:大夢奇

話說當年天下大勢,我方建文帝手下10個陳咬金,10個甄姬,10個李白,10個明世隱,10個后羿,兵分三路、野區推進,派頭浩浩蕩蕩。

敵方朱棣只有1個魯班,4個蔡文姬。

戰鬥一觸即發!

只見10個程咬金、10個后羿分別衝鋒上、下兩路塔,啊!!太痛啦!紛紛葬送於火力加滿的敵方塔下,莞爾一笑,送了人頭。

戰鬥繼續

雖然送了20個人頭,我方形勢還是一片大好,我方建文帝憂心匆匆,下達重要指令:別以為我只會欺負小魯班。10個甄姬會心一笑,表示收到。

面對四個蔡文姬重重保護的小魯班,甄姬們很是苦惱,首先二技不能用,會傷到小魯班,大招也不能用,會傷到小魯班。於是她們天真的靠平A解決對面蔡文姬...

這時,小魯班火力全開,太痛啦!!10個甄姬陣亡

李白們終於反應過來,從野區衝到前線,又開始平A戰術,紛紛被小魯班斬落炮下

這時第乙個衝塔而死的后羿復活了,我方建文帝已無人可用,趕緊給這個后羿冠以大明威武無敵大將軍之名,並委以10個明世隱輔助,氣勢一時無兩

敵方朱棣也到了窮弩之末,三個小兵沒了兩個,藍也還剩一格

這是最後的決戰!!

只見后羿開了疾跑衝鋒陷陣,殺死兩個蔡文姬之後倒在小魯班炮下,後面趕來的明世隱瞬間奔潰,土崩瓦解

小魯班有驚無險的打掉了水晶

11樓:

爾朱榮怎麼5000破30w?

說到底,所有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但是如果政治都能解決的事,那以少勝多的戰爭就不足為奇了。

從權力的角度看,朱允文近乎沒有什麼人站在他左右。你真以為李景隆不懂軍事?要是居高臨下看歷史,你可以用太笨太蠢來看一切失敗。

但首先你要知道,所有歷史裡的人物都是專業的,至少比你我專業。李景隆不是打不贏,而是不能打贏。

有興趣可以立體的去研究下當時的各方利益,權力分配以及主要矛盾。這麼複雜的事情你來知乎提問也是找錯地方了,知乎鍵盤俠最愛幹的事就是居高臨下看歷史,以此來找到一些廉價優越感。

12樓:小野貓兒控

我一直覺得李景隆就是內奸,這貨跟朱棣是光屁股玩到大的發小。最後也是他開的門,後來他犯了別的事朱棣才處置的他,跟朱棣打仗的事一概沒追究。

13樓:哈哈

其實很正常。皇帝要手裡握有天下最強大的軍隊才是真皇帝。在元明清中國的第一軍事重鎮都是北京,所以北京是元明清的首都,只有朱元璋時期是南京。

14樓:布衣

朱允文這個一波一波送人頭,尤其李景隆這位送的還是一大波,誰也架不住啊!但凡是藍玉、徐達等等任何乙個人在,朱棣他那幾百號人還沒都走不出三環路就給滅了!可惜了,歷史沒有如果。

朱棣當了皇帝之後,為什麼一定要尋找建文帝?

這個問題是偽問題,朱棣從來就沒有尋找過建文帝。朱棣知道建文帝已經死了,也確信建文帝已經死了,都放心大膽的當上皇帝了。後來的全是謠傳,不過歷史上這類謠傳數不勝數,不足為怪。你說他尋找建文帝有什麼必要?毫無必要。建文帝這種頭腦發二的君主,一國對一城的時候尚且被朱棣逆轉奪國,現在形勢完全逆轉,朱棣成了號令...

建文帝朱允炆兵敗後如果在大殿上等朱棣會怎樣

何冰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朱允文如果活著是對朱棣最大的難題,因為朱允文身為正統皇帝,朱棣是不敢明不張膽篡位,更不敢殺他的 掛掉的朱允文才是對朱棣最有利的,所以朱允文究竟是怎麼沒的,還真不好說啊,有可能這個提問,就是真正的歷史呢。 LeeI 問題是,史書能記載多少真實啊?可能當時就是在殿上等他。朱老...

如果朱棣不篡,那建文帝會是乙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嗎

王大興 朱棣是北方新興地主集團的代言人,北方新興地主把他推上皇帝寶座。建文帝是江南地主集團的代言人。建文帝要減少江南賦稅,無形中增加北方地主的負擔。引起北方地主不滿。於是他們物色新的代言人。建文政權一反洪武時的江南 蘇松 重賦政策,於建文二年二月頒發 均江浙賦 的詔書。據 建文書法擬 記載,認為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