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表面鋪100公尺的葡萄糖漿,再放乙個細菌。多久能吃完糖漿?

時間 2021-06-01 10:40:39

1樓:執萍翼

考據強迫症發作!

也就是說葡萄糖漿是單醣、二糖、多醣的混合物!在培養細菌中叫「碳源」。

細菌培養僅僅提供碳源細菌根本活不下去,人僅僅吃糖也是活不下去的,即使氧氣充足,同樣的道理!所以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遙遙無期

好,就此結題有點耍流氓。

由於題主是想知道乙個大腸桿菌單位時間消耗多少葡萄糖,我可以提供實驗思路:運用類似於血球計數法的原理。

1.先用液態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用瓊脂做碳源,記住下的瓊脂量哦。

2.培養期間間隔適當時間取出等量少量菌液用分光光度計測濃度,因為大腸桿菌在培養期間會增殖,培養基會越來越渾濁,分光光度計測出的值能反映大腸桿菌的量。

3.當測到某個時間點,發現從這個時間點開始之後的一段時間,分光光度計的值不變啦,這就意味著細菌停止增殖,因為沒營養啦(或者粗暴地認為沒糖啦)。

4.取出適量菌液,用血球計數板計數,計算完一格的細菌數就可以推出取出的菌液量的總細菌數,再推出培養液的總細菌數,然後再根據加入瓊脂量的多少,用瓊脂量除以細菌數,結果就出來了。

該實驗必須重複多次,調整引數,動作迅速,才能取得較理想效果,這裡就不一一累述了。

以上。上面的實驗是錯誤的分割線

好吧,犯了個常識性錯誤,大腸桿菌LB液態培養基是不用加瓊脂的~

透露一下之前做實驗的大腸桿菌配方:胰蛋白腖、酵母提取物、氯化鈉、瓊脂(液態不加)、水。

液態培養基不加瓊脂,大腸桿菌也能活得很好,說明應該存在物質轉換,這就有點麻煩了,因為單純測某類物質的消耗量是行不通的。

於是高中的測葡萄糖消耗的實驗裝置出場!

植物直接替換成新增了大腸桿菌的液態培養基,清水換成吸收CO2的溶液,再放入一杯適量的H2O2溶液作為供氧源(有氧實驗才需要),防止大腸桿菌在缺氧的情況下進行無氧呼吸,再設定乙個空白對照。

因為大腸桿菌是兼性厭氧菌,有氧情況下的消耗葡萄糖量和無氧情況下的極有可能不同,所以實驗應該分兩種情況進行。

思路:測CO2消耗量,推出葡萄糖消耗量,用血球計數板計數,用葡萄糖消耗量除以細菌數,over!

有氧實驗的關鍵在於保證大腸桿菌能充分接觸氧氣,設法讓其浮在近培養基液面最佳。

無氧實驗就容易了,直接把缸內氧氣用吸收劑吸收,就可以做了。

至於王小帥的答案也是有道理的,但細菌也沒那麼脆弱,因為它有細胞壁,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會形成芽孢休眠,因此比真核細胞堅挺很多。搞不好,葡萄糖漿裡將發現史上最長壽的大腸桿菌呢!

地球上有多少水在地球表面以下?

幼稚 這是個好問題,上網搜肯定找不到答案。不僅地下空洞裡有水,廣義的講,更大的水量在岩石和岩漿裡,甚至地核裡也同樣有水,它們以化合態結合水存在。火山噴發的氣體大部分是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就連現在海洋裡所有海水14億立方千公尺都是火山噴出來的。所以只要有岩石和岩漿含水量的資料,就可以計算出整個地球的含水...

地球內部是熾熱的岩漿,那為什麼地球表面仍然堅固沒有融化掉?

林斯 專業化工,用化工原理的知識答一下。原則是 傳熱的根本原因是溫度差。首先地球大氣層外面 太空 溫度很低,而地球內部溫度高 岩漿 形成了溫度差,所以地球內部的熱量不斷導向太空。而形成這種導熱趨勢的原因必須要有溫度差,因此從地心到地表,溫度不斷降低,也許地心溫度很高,但到了地表,溫度減低到不能熔化岩...

怎樣證明地球表面是近似非常好的慣性系

初振 牛頓自己認為 乙個絕對的空間和時間 用暗藏的測量桿構成的隱喻的網格來定義上下 左右 前後 空間的三個基本維度。靜止或 勻速運動就在這網格裡構成了 慣性系 思想的基本骨架。請注意,前提是絕對時空概念。如果s為一慣性參照系,則任何對於s作等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都是慣性參照系 而對於s作加速運動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