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缺糧草,士兵活不下去,有沒有吃敵軍的例子 食其肉,啖其血 ?

時間 2021-05-06 09:41:11

1樓:血鑑中華

那自然是有的…

崇禎十四年正月初八日,楊御蕃奉命征討焦丘一帶起義軍,明軍於十九日集結完畢,二十日抵達起義軍營寨,戰鬥持續至二十四日,將附近起義軍基本肅清。

但楊御蕃自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就已經缺領月糧了,所以崇禎十四年正月這二十多天包括受命、出發、作戰的時間裡,明軍都是在餓著肚子打仗露宿風雪,「二十晝夜粒公尺已無」。乃至於這次戰役行動明軍陣亡不過五人,卻餓死三十二人、病死二十五人,楊御蕃在奏報裡情急之下說出「若不星宿催餉接濟,則立見脫巾之虞」。意思就是,糧食再不到,他們就反啦!

你要問明軍是怎麼撐下來的,那很顯然,就是靠著吃敵軍屍體「日惟割賊肉充飢」…

事實上,明軍、農民軍、清軍、飢民都吃過人,士兵或吃敵軍屍體或吃本軍屍體,飢民或挖墳易子或戰場撿屍,比如文中的楊御蕃就在塘報裡匯報過山東飢民在明軍戰場上搶屍體吃的事情。

明末的殘酷,一般人無法想象。

2樓:古飛渡

太多了。不但吃敵軍,敵軍不夠吃也吃老百姓,甚至吃自己人也不是沒有。

部隊吃人比較有名的有苻登、朱璨、黃巢、秦宗權、孫儒。孫儒和秦宗權打仗甚至不帶糧秣,拉著鹽醃的屍體當糧食。

引用一段苻登的:登既代衛平,遂專統征伐。是時歲旱眾飢,道殣相望,登每戰殺賊,名為「熟食」,謂軍人曰:

「汝等朝戰,暮便飽肉,何憂於飢!」士眾從之,啖死人肉,輒飽健能鬥。姚萇聞之,急召碩德曰:

「汝不來,必為苻登所食盡。「

吃老百姓的也有,兩腳羊的詞就有來歷:

宋人莊綽在《雞肋編》裡寫道:「自靖康丙午歲(公元2023年),金狄亂華,六七年間,山東、京西、淮南等路,荊榛千里,斗公尺至數十千,且不可得……人肉之價,賤於犬豕,肥壯者一枚不過十五千,全軀暴以為臘。登州范溫率忠義之人,紹興癸丑歲泛海到錢塘,有持至行在猶食者。

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之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3樓:化作紅

嗬,不止活不下去才去吃敵軍,易牙滿足齊桓公嘗鮮的口味把自己的孩子殺了做菜。

戰爭打起來長時間沒有補給吃人肉的例子太多了,不光敵軍連無辜的老百姓都吃,美其名曰兩腳羊。

還總結出了口味,少女最好吃。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羯族軍隊南下中原,隨軍帶著一群擄來的少女,啪了殺,殺了燉,燉了吃。

唐朝的張巡,就草人借箭那位,被尹子奇和令狐潮長期的圍攻導致糧草不足,直接帶頭殺了自己最寵愛的小妾給手下吃。

五代十國的秦宗權,手下部隊是走一路吃一路,鬧的千里之地乙個人影都沒有,朱溫和他纏鬥許久才剿滅了他。

秦宗權的手下孫儒反叛,帶著部分獸兵禍害淮南去了,也是邊走邊吃,把淮南搞的貧瘠的連高季興都看不上,淮南軍閥楊行密也是苦戰幾次才攻殺了這個禍害。

宋蒙圍攻金軍最後的城市蔡州的時候,金軍就把老弱病殘殺了吃肉,脂肪煉成滾油燙攻城的宋蒙士兵。

4樓:明月有心

不要說古代了,二戰時日軍還吃了不少美軍,老布希都差點成為日軍盤中餐。

春秋時候,楚圍宋,守城一方沒得吃了,易子而食。

五胡亂華,晉人百姓被胡人稱為兩腳羊。

安史之亂,張巡守雎陽,到最後也吃人了。

元末大亂,「生不謝寶應楊」,寶應楊的軍隊以吃人聞名。

無辜百姓都能吃,敵軍俘虜可想而知。

有走投無路,活不下去的想法過嗎?

人到中年變大叔 會飛的象 告訴自己,我再忍著多堅持一分鐘,我看看這個坑到底要把我困多久?要睜在眼睛不後退不慫,我就看著生活在想怎樣虐我,結果是,凡事都一定有結果可以被解決,有時就是個時間問題,時候沒到就是過程中的糾結。該吃吃該睡睡,睡不著也不強迫自己,確何任何時候與自己站在一起,統一戰線,不能埋怨自...

你有活不下去的念頭嗎?如何走出?

微風之翼 被父母打擊,病痛交加,懷疑人生,信仰崩塌,基本上就有這個念頭了。走出啊,全靠不要抵抗,反正就是世界那麼大,老子想去浪浪,就好了 求知若渴 生活從不是跟著群體快樂而快樂的,說句現實的話,生活本就是苦,心不苦體苦,體不苦即心苦,但人類恰恰是在什麼樣環境下都是可以適應的,苦盡甘來也就是由此而來吧...

活不下去了,沒工作能力什麼都沒有,沒朋友,只能去死了嗎?

甜甜圈 什麼都沒有,至少你還有個健康的身體呀,大腦是有磁場的,每天鼓勵自己正能量的話,積極樂觀的生活,每天都跟自己說我很棒我很好我很努力我會有美好的生活 紫水晶 沒有工作能力,只要有勞動能力就行,現在社會缺的是勞動力,用自己的雙手照樣可以創造財富。照樣能把自己過的很好,日子過好啦,你生活的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