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測定太陽系外恆星的質量?

時間 2021-05-13 03:06:03

1樓:滿目黑暗

比鄰星與地球的間隔是3.6×10^14千公尺,光一年可傳播3×10^5×3×10^7=9×10^12千公尺。

則從比鄰星宣布的光要抵達咱們地球,所需的時刻是3.6×10^14/(9×10^12)=40(年)

這個結果不對。比鄰星與地球的間隔是4.3光年,大概是4光年,就是說,比鄰星宣布的光要抵達咱們地球,需求4年時刻。不是40年。

核算程序就是這樣。你再檢查一下標題,看是不是哪個當地多寫或少寫了乙個零。行星繞恆星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供給向心力,設恆星質量為M,行星質量為m,軌道半徑為r,有 G Mm r 2 =m 4π 2 r T 2 ①得:

M4π 2 r 3 GT 2 ,同理,太陽質量為M4π 2 r′ 3 GT′ 2 因為地球的公轉週期為1年,故能夠求得恆星質量與太陽質量之比,故A正確;因為①式中,行星質量能夠約去,故無法求得行星質量,故C過錯;因為恆星與太陽的體積均不知,故無法求出它們的密度之比,故B過錯;依據 G Mm r 2 =ma 解得:a= G M r 2 ,其間r表明太陽或恆星的半徑,而太陽和恆星的半徑不知道,所以無法求出太陽與恆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故D過錯.故選A

2樓:爸爸的大肚皮

恆星質量的問題和恆星演化模型的建立是同步的。我認為也是天文學的迷人之處。

拋開雙星系統不談,已經有回答介紹過了,可以求出雙星總質量。

對單個恆星,天文學是在建立恆星演化模型之後才能估算恆星質量的。我們在地球上對恆星可測量的量是光譜和光度(面向地球的輻射總能量)。光譜可知元素組成,表面溫度。

表面溫度在顏色上呈現出來,表面溫度越低,越紅。由於表面溫度就是單位面積輻射出的能量,用光度一除就是表面積,表面積能幫助我們求出恆星的體積。但是總輻射能量和體積和質量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絡,除非我們能知道恆星的內部組成推算密度。

但恆星的體積有啟發,赫羅圖登場,雖然赫羅圖的座標軸就是光度和溫度,但不同星團的恆星在赫羅圖中的分布卻是不同的。如果某個星團的所有恆星幾乎是同時誕生,那麼經過相同的演化時間,為什麼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表面溫度和體積呢?我們猜想,正是恆星的質量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後就是恆星演化模型的建立,質量決定有多少氫,中心壓力產生核聚變,然後和氣壓平衡維持球狀外形,壓力越大消耗越多,燃料迅速消耗使得恆星變得不穩定,發生塌縮,中心壓力增加點燃氦,能量突然增加導致氣壓尋求新的平衡,結果是體積變大,表面溫度下降,變紅色。最後就是大塌縮,塌縮的結果是白矮星,脈衝星取決於原恆星的質量。

這個模型可以告訴我們不同質量的恆星演化路徑不同,壽命也不同,不過從恆星誕生之時,質量就決定了壽命。所以只要知道了恆星在赫羅圖上的位置,加上已經成熟的恆星演化模型,基本上就可以通過恆星演化模型估算其質量。

我們的確不能直接對恆星稱重,但是卻可以從可觀測量,通過猜想建立恆星演化模型,然後再通過觀測驗證並修正模型,最後由模型得出質量和光度,溫度的關係,這是天文學的基本方法。

3樓:

亮度公式結合H-R diagram

亮度公式: L=Constant*A*T^4

assumption:高中書上是把恆星都當作球體算的表面積,表面溫度取平均

4樓:

直接的質量測量只能在雙星系統(binary star system)中進行,利用的是克卜勒定律(同見 @馬駿)。 基本上只需要高中理科物理知識。 平均而言,宇宙中的恆星大約有50%處於雙星系統。

,分別為質量距離質量中心的距離 ,為雙星距離,為軌道週期;

, 為恆星軌道速度,;.。

可見知道中的兩個即可。 實際上,要想唯一確定恆星運動軌跡,還需要知道雙星系統相對地球的傾角。此外其他引數在某些情況下會更方便使用,所有這些引數都是與運動學直接相關的,叫做軌道引數或克卜勒引數。

有了這些運動學引數,就可以利用動力學定律反推恆星質量。一般都是使用克卜勒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加牛頓引力理論)。在少數情況下可能需要做相對論性修正,又叫做後牛頓理論,甚至需要做完整的相對論性引力理論的計算。

圖:天狼星雙星系統。

若雙星系統較近,可以通過直接觀測得到:, 其中為雙星視角差,為雙星系統到地球的距離,為軌道面傾角;(參看:天文學家如何測得其他恆星與太陽的距離?)。

可以通過雙星日食來測量。

圖:雙星日食原理,目測到的光度(即亮度)是雙星光度之和。

圖:雙星日食的實際資料,橫座標為時間以週期為單位, 縱座標為光度。

速度可以通過都卜勒紅移測到:, 為遠離地球的速度, 為的下限,。一般選用已知元素的譜線作為參考(如氫原子、氦原子等),比較吸收譜線。

圖:都卜勒效應。

都卜勒效應也可以用來測量週期。雙星會有兩套不同方向頻移的譜線,是兩個恆星反向運動的結果。這兩套譜線的頻移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

傾角可以通過都卜勒效應、雙星日食和直接觀測到的恆星位置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來推測得到。

脈衝性訊號週期也可以用來測量其軌道週期等克卜勒引數。

有時候,需要做相對論修正。這時候比較複雜,需要進一步測量橫向都卜勒紅移、引力紅移、軌道進動等後克卜勒引數。具體關係可以參看:

Taylor, J. H. 1992, Phil.

Trans. Roy. Soc.

London A, 341, 117。

赫-羅圖與質量-光度曲線(質光關係)

恆星質量決定著恆星的大部分性質,將一顆恆星放在光度-溫度座標裡(赫羅圖),其質量可以大致確定下來。

事實上,主序星的光度與質量大致遵守冪律經驗關係 :

20M_).

\end\right." eeimg="1"/>

圖:質量-光度統計關係。

事實上,恆星質量與其半徑、恆星質量與其壽命也都大致遵循冪律。只不過恆星半徑更加難測 —— 只有對較近的恆星可以採用直接觀察或凌日的方法測量。

用質光關係確定恆星質量有乙個隱含的假設,即所謂的哥白尼原理:地球在宇宙中不是特殊的。這樣的話,質光關係的是利用地球周邊的恆星加以確定(當然樣本要足夠大),然後對於遠處無法直接測量質量的天體使用質光關係。

當然,也不總是這麼簡單... 而且質光關係也僅僅使用於主序星,主要原因在於主序星具有相似的燃燒機制,好在主序星佔到恆星演化的90%的時間。想推斷其他恆星(如白矮星、巨星)的質量則就是一門手藝活。

一般來說需要建模、統計等等,然後再根據觀測資料修正改進。有時候你把某一天區某一類恆星的幾個引數放在一起擬合一下,可能就會有個經驗公式,可以先用著,一大群理論家很快就能給個解釋。

微引力透鏡方法: 恆星、行星和其他質密天體會對遠處的光產生偏折。這種效應叫做引力透鏡。

引力透鏡效應會引起背景星系或恆星光度的變化,光度曲線。光度曲線的形狀取決與作為透鏡的天體的質量、半徑和距離。結合其他資訊(背景星系的形狀、光度分布、距離等)通過建模,可以推斷該透鏡天體的質量。

該方法不需要知道透鏡天體的輻射,因此特別適合用來觀測黑洞、中子星、黃、黑矮星、大行星(木星)等質密但較暗的天體。

微引力透鏡方法的主要問題是,難以知道透鏡天體的速度和距離。不過這個方法倒可以用來測量乙個區域內天體質量的分布。它曾經用來尋找質密暈天體(MACHOs),當時人們認為,這些天體可能是暗物質的主要組成,一共有三個專案分別是 MACHO、EROS 和 OGLE。

圖:微引力透鏡的一例。

其他方法

行星軌道週期和半徑, 類似測量太陽質量的方法.

引力紅移, 需要知道半徑, 並排除都卜勒紅移.

Virial theorem(位力定理):, 其中為總動能,為總引力勢能。總動能除了直接觀察速度外,若是應用到星塵上還可以通過溫度來推斷。

溫度則是通過觀測星塵的輻射波長來得到的。但這個關係一般用來估算星系和星系中暗暈的質量較多。

- -附註:克卜勒問題的一般解(假定即時天體處於近日點),

, , .

View image: kepler

View image:t(r)

View image: t(theta)

能夠證明在太陽系外的宇宙仍然遵循已有的物理規則嗎?

重銘 規則有兩種,假設規則就是公式吧。一種擬合或測量方法得到的,大體上會有很多沒來由的項,指數不是整數,較少出現 e等特殊數字,較少微積分,這種很好弄的,可以認為太陽系外與裡邊不同,因為環境不同,擬合結果不一樣。另一種由第一性原理得到,指數常見234,e頻出,經常需要一組微積分方程聯立使用的,式子非...

《流浪地球》中將地球推向太陽系外的設想是否能夠實現?為什麼?

李澄宇 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永遠無法實現!大躍進時代就提出,人有多大膽 地有多大產的畝產幾萬斤稻穀。人定勝天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是飢餓,是人口銳減!你們少不更事者,以為是憶苦思甜。而劫後餘生的我們,卻是歷歷在目。不考慮以科學逐步發展,所開發的有限度可利用能量,減去人類被激發的慾望,形成水漲船高的高消費能量...

直接用現有最先進的望遠鏡觀察太陽系外最近的一顆行星,能觀察到多細緻的程度?

地面望遠鏡是看不清楚。事實上用地面望遠鏡觀測系外行星是理論上可行的,但是地面上受到的天氣因素可能要比口徑大小影響更大。一般來說地面上的望遠鏡受到主要影響是視寧度 seeing 即受到空氣擾動導致星星在觀測的時候出現閃爍或者變得模糊。地面望遠鏡的變模糊的程度一般在1 角秒 arcsec 乙個arc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