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親自向世界頂尖科學家們提問,你最想問什麼?

時間 2021-05-10 04:57:15

1樓:凡人

科技發展太快了,人類的人體跟不上節奏了。稍不留意就著各種病!怎麼解決呀?

舉個栗子:網路的普及,使用眼的時間大大提高,近視就來了!人類的眼睛還沒進化到與之匹配的程度,這傷害的只是眼睛,且可見的,是否存在一些科技存在一些不可見傷害更深的沒被防範或優化那?

2樓:荷小墨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支出速度與時間是相對的,有沒有可能,你相對於另乙個靜止的時間,或者你相對於乙個比你快的時間,時間相對你而言是否變快或變慢呢?

3樓:譚家么妹

還是關乎個人的,有沒有平行宇宙,怎麼知道其他宇宙的自己過得怎樣,有沒有輪迴,未來能否實現永恆。世界宇宙到底是誰在制定規則。

4樓:陳征

2023年有機會問過楊先生兩個問題:

1. 江湖上說「數學不好的人最好遠離物理」,楊先生怎麼看?

楊先生委婉地表達了數學如果不好,物理的有些工作確實不好做以後,還是拿MRI為例子告訴我實驗物理也還是有很多任務作可以做的

2. 如果四大基本相互作用統一了,物理學是不是就又像十九世紀末那樣,看上去沒什麼可做的事,只剩下「裝修」?

楊先生說還有太多工作,比如生命的物理基礎之類的問題…https://www.

5樓:

人是由細胞組成的,而細胞本質上又是由物質組成,那人的情感和記憶是如何形成的?本質上區分乙個人是根據大腦來區分嗎,那如果複製乙個人的大腦,那是否就是成為了同乙個人?

6樓:koushuangjiu123

全球氣候變暖,面對各種極端性氣候災害頻繁發生,人類束手無策,世界學術權威做不到的事情,乙個最普通的農民,在人工改造氣候,人工控制氣候,人工設計氣候,人工規劃氣候,人工管理氣候,人工空中水網,人工空中水庫,人工智慧氣候上能不能有所突破?

7樓:dyz大洋洲

我想問,我對聖經的解讀是否正確,聖經是人體科學,也是共產主義,文章在我的專欄。

最後的結論是,我們現在的人類,不是首先產生的人類。現在的人類和地球上的人類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因為3千多年前,聖經就用DNA解釋講述了人體的生長和發育。

8樓:雨落江南

1 人工智慧方面:人工智慧會不會產生自主意識?會不會取代人類統治地球甚至走出地球在宇宙中開拓更大疆域?怎麼規避這個風險?

2 怎麼看待學術造假這個現象?怎樣從根本上降低這種現象?

9樓:易湖酒

如果我學習科學卻不能對未知的探索做出什麼新的成就,那我也能成為這項偉大事業階梯的一塊磚頭或者一粒石子嗎?

就像《進擊的巨人》裡那個老奶奶痛心疾首地問「我的兒子的犧牲有對調查有幫助嗎?」

我希望自己即使不能推波助瀾,也至少能貢獻乙份綿薄之力。

10樓:hhhhhhh

作為乙個文科生,對科學問題一直不太了解。如果有機會能夠問到頂級物理學家,我可能不會問出四維這樣的問題(畢竟也不懂),記得這星期剛上過的一節政治課我問人工智慧在未來哪些具體領域會有應用,所以我還是會問那個物理學家現在物理學主要研究在哪些方面,未來會朝向哪些方面,在具體領域有哪些應用,有沒有運用的必要。或者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堅持下來,這樣一類的問題(事實上好像不能問這麼多問題)。

11樓:境隨心轉

請問頂尖科學家先生:人類從未安分守己過,不斷發展壯大,改天換地,將當前空前繁榮建立在自我毀滅的基礎之上,人類到底要折騰到什麼程度才能醒悟呢?

12樓:左左

曾經有一次向華裔諾獎得主提問的機會,由於個人的知識有限,便沒打算在學術方面提問,而想問一問老先生「如何看待中國部分科研機構行政管科研,或者是科研好了去做行政的情況」,但是在我提問前老先生卻提到了這種中國政策方面的問題不想回答,我也就放棄了,想想還是有些遺憾的。

13樓:「已登出」

我只想問如果我們基礎物理學就此停滯不前,無法達成重大突破,那麼是否意味著我們將永遠受困於我們的星球?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目前現有的理論是否能支援星際航行常態化?

14樓:玲瓏

能分享乙個發生在您身上的因為科研工作而錯過的美好的事情麼。

比如因為科研而錯過了當初乙個值得保護的人,因為科研錯過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因為科研錯過了與子女深入交流的機會。

你有沒有考慮過你因為沉迷科研對身邊人的影響,你有沒有感到過一絲絲的後悔?

這個問題不是抬槓,這個問題很重要,重要到我恨不得把他們的腦子挖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15樓:華珍

我覺得我什麼都不會問。因為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的思想,眼界,格局都不在乙個水平上。我的問題問到了他的水平上,意味著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對於我的生活來說有意義的問題,我犯不著去問他。

16樓:

我最想問,【力及力的作用】會不會並非是【一維線性】幾何形態而是一種【三維立體】幾何形態?

施力物驅動受力物產生線性軌跡運動是宇宙之中絕無僅有的唯一一種技術方法嗎?

我們人類有沒有可能將來會發明創造出一種能夠產生【三維立體】動力裝置系統來?

17樓:土方子

請問結合自身及周圍人的經歷,談談你覺得什麼樣的人真正適合做科研,稍微具體實在點。

平心而論,你覺得做科研運氣佔成功多大比重?

你對「科學」怎麼看待?你覺得人類對於「科學」和世界認識有多少?你覺得「科學」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不僅僅是自己從事領域,具體描述一下)

你如何看待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

18樓:博麗靈夢

說起來,當時曾經有同學對來訪的2023年化學獎(QM/MM方法)得主Martin Karplus提出如下的問題(大意如此):對這些大分子動力學的研究有什麼實際應用?現實意義是什麼?

在一眾學術研討中蹦出來這樣的提問,當時只記得台下一片譁然,我也感到有點驚訝,因而記憶猶新。

Karplus的回答大概也是展望可能的實際應用,諸如生物膜等等體系,具體細節已經模糊。但現在,我終於覺得,至少對於公眾而言,這個問題也有其存在的意義。而且,某種程度上也應該時刻提醒自己。

如果有這樣一次機會,其實更想問一些看起來不太相關的問題,而且大概也不只是我乙個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與會的各位頂尖科學家顯然都已經功成名就,各種大獎拿到手軟了。但是顯然,科研並不總是一帆風順。

從本科到碩博,以及後續可能的博士後和tenure-track,其中的挑戰層出不窮,想必也有曾經一同奮鬥的隊友放棄了這一看起來沒有盡頭的競賽,但是也有些人走到了最後。

那麼,是什麼時候和情境下,最令人感覺到無能為力呢?

其次,為什麼又可以繼續下去?又是什麼驅動了你們呢?

以及,在研究歷程中的"eureka time"是什麼工作/進展?個人認為最喜歡的成果(而不僅僅是得到大獎之類)的又是什麼?

最後,假設如果沒有從事目前的研究/行業,自己最有可能會/最想去做什麼?是否還會成為乙個科學家呢?

PS: 如果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和自認為有前途的方向並不一致,應該選擇哪個,或者說會怎麼做?其原因是什麼?

更本質地,你們是如何對乙個領域和研究做出評價的?有什麼樣的維度(理論、應用、方法……),這些維度的權重,以及社會意義在其中的比例又有多少呢?

來自乙個仍然在思考要走什麼方向,怎麼走下去,以及要走多遠的不知名科學愛好者。

如果有機會,你想對科比說什麼?

我不想說什麼,不是我沒話說,是我覺得我不配,科比,等著吧,遲早有一天我會毫不心虛的說 科比,走好,曼巴精神不會消失,我會發揚光大! 扶譯之一下 嗨科比我的信仰。曾經你來到我的家鄉離我不到五公里而我卻沒能為見你努力,哈哈,那天哭的好慘。也許這輩子我都會因為它抱憾終身了。從前總覺得還有機會,我沒有見到你...

如果有機會的話 應該出國嗎?

海荔留學Lydia 如果有機會的話,並且家庭條件允許,我覺得是應該出國留學的。首先大多數人出國留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公升自己的能力,這樣的話可以在以後的工作生涯中為你未來的道路鋪好路。而且出國留學可以開拓自己身的眼界,對自己也是好的。 CA留學移民Julie 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出國出差還是出國...

如果有機會 你想對前任說些什麼?

美局 什麼都說不說 我當你是路人,我還跟你說什麼 你會跟乙個路人扯東扯西嗎?真正的放下,無所謂什麼的,沒有怨恨,沒有任何情緒。那些只是我們生命中的回憶而已 今天聽了AGA 的新歌。確實有點想說的。點講都好,忘記後來的不快,還是很想多謝你那三年幾的陪伴。和你夢想雖早,祝你做到。祝我也做到。 希望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