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植被覆蓋率達到恐龍時代水平,地球上是否會出現超大型生物?

時間 2021-05-07 22:13:55

1樓:天意弄夫

不會。樓主的提問前提是,恐龍時代由於空氣的含氧量較高,使得即使新陳代謝速率較低的情況下,氧氣也可以抵達血管的末端。

但是,植被覆蓋率提高,也就意味著二氧化碳的水平也需要提高。如果沒有輔助地質構造活動,使得已經固化的碳酸鹽釋放二氧化碳,植被很快會進入「窒息」的狀態,轉而由高大的喬木變為低矮的草本。屆時,草原覆蓋地球。

這種建立於低效的能量效率——草本植被的生態系統,是不利於恐龍這種超大型生物的。

2樓:羅蘭

會如果地球上植被覆蓋率達到恐龍時代水平,意味著城市等人類文明的產物基本消失,埋藏於地下的化石能源中的碳重新回到生物圈中,成為動物或植物的一部分。

如此大量的植物相互競爭,生態位的分化將十分明顯,一部分植物會朝著更高更大的方向發展,以搶占更多的光照資源。而大量的植物也為動物的大量增長提供了前提。

大量的動物相互競爭也很促進動物的生態位分化,一部分動物朝著超大型方向發展是十分合理的結果。

當然如果考慮海洋,那不需要植被覆蓋率達到恐龍時代的水平,海洋中現在就有遠比恐龍更大的動物。

3樓:呼之

不會。現代實驗表明,含氧量只是生物體積的一部分影響因素,基因、環境、氣候、動物自身生長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同樣重要。

現代動物體型在進化過程中會受到明顯限制。

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因素是人類的參與。在人類活動幾乎無處不在的當代地球上,支撐陸地動物體型大幅增長的環境不存在,人類不會允許大量的超大型陸地生物出現擠壓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

海洋動物相對體積比較龐大,但是同樣也受到人類的威脅,如果海洋中出現大量巨型生物影響到人類的活動空間,人類照樣會對其下手。

現代人類雖然環保意識很強,但絕對不會任由某個動物物種巨幅生長大量繁殖。

物競天擇,動物間的進化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

現代人類對地球生物進化的影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決定了現代生物的進化必須適應人類主導下的地球環境,所以只要人類一直主導地球生態環境,超大型陸地動物就不會出現。這本身就符合進化的法則。

進化是個漫長的過程,只有此消彼長,人類的活動下降了,動物的生存空間才會逐漸增長,光靠乙個植被因素是無法讓動物們的體型快速增長的。

4樓:江左

生物演化分兩部分:隨機的基因突變,和隨機的環境變化。

選擇的核心,是能量綜合利用效率。恐龍時代的大型生物,是適應當時的大氣溫度,含氧量,食物鏈等等因素的結果。

如果地球上再次出現同樣的植被面積,但都是針葉林,溫度不夠高,氧氣製造能力弱,有機生物總重量小,則很大程度上不會出現恐龍級的生物。

如果地球沒有動物會怎樣?

不會怎樣,無非更無趣了。動物只佔生物圈總碳重的2 左右。植物是絕對的大頭,其次是細菌 真菌 古菌和原生動物,完全支撐得起生物圈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沒有動物,無非是真菌可以長得更大 以便形成更多孢子 水體裡原生動物繁殖得得更多而已。當然植物和光合菌的總佔比會下降,畢竟同樣的碳重,動物的代謝效率高得多...

《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撞上木星會發生什麼?

獨覺自樂 首先,木星雖然是一顆氣態行星,但它的引力是地球的2.5倍,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當木星和地球互相接近時,它們會受到彼此的重力吸引,兩顆天體較接近對方的一面會因為受到比背面更大的引力吸引,整顆星球會拉長變形,這稱為 潮汐作用 隨著兩顆天體越加接近,它們會越發受到對方重力的影晌。用通俗點的方...

如果地球是生物,人類是什麼?

呼呼嚕 地球本來就可以看作是零維生物。人類可以說是地球的一部分。植物可以看作一維生物,二維生物,唔,不知用什麼做栗子好,人類等動物就是三維生物了。 糊說九道 如果地球是生物,那麼人類就是細菌。如果宇宙是乙個生物,那麼星雲星系就是生物的組織,而地球是組織上的細胞,人類就是細胞上感染的細菌。接觸過定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