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英特爾的CPU來做AI(人工智慧)?

時間 2021-09-18 23:22:16

1樓:rxcrd-cemm3

CPU中整合足夠的矩陣處理單元和推理單元,做cpu其實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的。

CPU相比GPU,乙個最重要的優點就是直接訪問記憶體,這使得記憶體延遲敏感的時候CPU的效果往往非常好。

2樓:青031

之前回答過乙個問題:為什麼AI企業(包括網際網路大廠)幾乎都在布局AI晶元?這個問題正好與之對應,為什麼可以用CPU來做AI?

實際上,Intel並不是唯一一家希望使用CPU來做AI的廠商,ARM也提出了SME拓展指令集(專門為AI設計)。兩者在計算矩陣乘法的硬體選擇上尚有差異(Intel的AMX採用了脈動陣列的方式,而ARM的SME採用了外積的方式),但是選擇在CPU中整合矩陣模組底層邏輯是相似的

在之前的回答裡,我提到了AI企業不得不布局AI晶元的兩個邏輯:

AI演算法很難有秘密,但AI晶元作為企業對自身AI業務理解的結晶,可以作為AI企業的護城河;AI晶元和AI演算法是相互影響的,AI晶元的特異性促進了AI演算法的差異化發展;

不談CPU廠商眼紅AI市場的因素,在CPU中整合矩陣模組本身也是可行的,並且和AI企業布局AI晶元並不衝突——乙個專注端側,乙個專注雲側。

知乎大佬 @夏晶晶 曾經畫過一張價值百萬的圖——如何設計乙個恰當的DSA?。這正是Intel能夠用CPU來做AI的內在原因,犧牲部分的PPA,換取與傳統CPU更緊密的耦合關係。這樣做的潛在的收益在於:

1.可程式設計性可能更好;2. AI任務的解除安裝粒度可以更小

這都有助於開啟端側市場。

總體來說,個人比較看好CPU+Vector&Matrix拓展來做AI,實際上我也一直在做類似的研究,希望Intel能率先開啟局面吧。

3樓:零零柒

AI有些很大的需求,實驗室研發也因此而來,然而實驗室只是資深人員使用,而非實際應用,如何讓AI技術從基礎設施的方向突進,比如讓演算法的門檻越來越低,推進在各行各業的落地,才是根本。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人機對弈,智慧型家居,同聲傳譯,人工智慧生活助手等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現在越來越對的企業有已經提出了AI+的概念,人工智慧(AI)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很多行業。

不解決使用者實際需求的新技術都是泡沫,早在62年AI就誕生了,在網際網路的整個大環境中誰滿足使用者需求,誰就能獲得市場。 目前影響AI大規模落地的主要原因,在於資料的質量和數量必須達到一定要求,而許多初創公司不具備這個條件針對各自的特色進一步分化AI應用布局才算重點。在提公升AI技術的提同時,融入細分領域的附加內容,是AI落地的必經之路。

中國對於ai的應用產業以及規模正在逐年上公升,相信以後ai技術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從而開啟乙個新的時代。

4樓:範沅

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吧。

還有就是現實的複雜性要超過能收集到的樣本,而實驗室一般是照著資料集去刷評價函式。

其實程式實用化之後一般不稱之為ai了。

我這做缺陷檢測,很大的難點就是缺陷樣本難以收集,產品和缺陷型別是無止境的,而且不同工廠的標準不一致,結果就是要求高的話,需要無止境的收集資料標註資料,但是說實話大家卷的都掙不到錢。

特斯拉和英偉達都搞了渲染生成樣本的工作,也就是寄希望於虛擬素材去訓練模型,但是我這實驗的人工生成的樣本訓練的模型,在高準確性要求的製造業上有侷限性。

基於現有正規化的煉丹,收集資料,訓練,推理,本身是有侷限性的,出現少量的錯誤就要重新訓練模型的代價有點大,貧窮的製造業肯定不希望這麼做,但是現實是需要高準確性。

國內的日常問題是,製造業都不想為軟體付費,之於工業視覺而言,ai或者說深度學習可能需要類似乙個MATLAB一樣的工具箱,用於解決各種問題,而不是隨便做做資料然後yolo,unet跑下就想解決問題。

5樓:詹鐘

乙個是科學問題,乙個是技術問題啊。Intel也提出這樣的問題,看來也是科研與開發脫節了。

科學僅僅是解決了為什麼的問題,如何做工業化實現那是另外一波人應該做好的事情。兩撥人不搭,你問得好。

要怎麼通過名稱來判斷英特爾平台CPU的效能呢?

ifyoucomeback 注意用詞.單一從綜合性能來看.英特爾這邊.酷睿系列 奔騰系列 賽揚系列 凌動系列 同型號桌面級 移動級 英特爾這邊的命名規則.酷睿i9 7 5 3第一位為更迭代數,後三或者四位是產品號 i3 3220 為i3 三代 220型號 i9 10980xe 為i9 十代980xe...

如何看待英特爾正式放緩 CPU 更新時程?

張益豪 PC轉向移動而已,intel沒跟上歷史步伐,被市場慢慢咔擦也很正常。大企業就是這樣,船大不好調頭,然後為了利潤放慢步伐,然後就逐漸被其他廠商給蠶食。和微軟挺像,不過微軟人家還是回過神來搞了一些大動作,intel有點懸 小麥1212 引力波這個一百年前提出的理論被驗證也值得大書特書,這些年IT...

如何評價英特爾宣布推出的 ComputeCard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x86平台的東西到底對如今的Android TV或者tv OS的支援到底有多好暫且不論 但說這個計算卡的介面就是個問題 硬體上的統一背後是多少個勢力的明暗相爭 這玩意又不是USB口,Intel會讓出介面專利?AMD怎麼想,家電廠商怎麼想,更進一步說,ARM又怎麼想 同樣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