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自帶的微服能承受多大的吞吐量呢?與外接的tomcat有多大區別?

時間 2021-06-05 19:59:47

1樓:萱哥

tomcat其實不存在內建外接的區別,跑起來都是一樣的,一定要說區別的話現在每個服務都要跑個tomcat,吃兩三百兆記憶體,業務量少服務數多的話會比較浪費。

springboot這套東西本身的瓶頸不用太緊張,我在4核32G的開發機上跑乙個基本沒邏輯的業務,TPS達到一萬多。2核8g的虛擬機器也輕鬆達到一兩千。

所以要沒到高吞吐量場景,就發現效能不行,那多半是業務邏輯的問題,不是框架的問題。

2樓:小王

之前也使用spring boot起了乙個專案做日誌服務,所有系統將實時日誌推送到這個專案的乙個介面。介面收到請求後將日誌推至kafka。由於業務較簡單,單點壓力測試(測試伺服器,配置一般)可以到500qps

3樓:師太慢走老衲來了

spring底層servlet支援jetty tomcat undertow, restful層servlet支援springmvc和jersey,要說效率的話還的看底層servlet用的是啥。

俺們用的是jetty,預設引數就夠了,4個selector和200個worker,i++的併發qps幾萬的沒啥問題,要是select 1 from dual的也就是千八百吧,所以要看你controller裡寫的是啥。

springboot中 Bean產生的bean和 Compoent掃瞄產生的bean有什麼不同?

掃瞄過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最終都是轉化為beandefinition放在beanmap裡面。區別基本是在注入過程產生的。 山石 Compoent Service這一類註解需要依賴元件對包的掃瞄進行初始化,如果你想自己細粒度控制乙個Bean的生成,可以使用 Bean 程式猿DD 包掃碼的方式比較粗糙,...

微服務的資料庫怎樣劃分?總不能很多微服務使用同乙個資料庫吧,那不是和單體服務一樣了?

liujunsong 這個問題的沒有標準答案,各家怎麼做的都有,都有道理,都對。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回答另乙個問題,就是,資料庫設計的原則是什麼?或者說資料儲存設計的原則是什麼?而不是把這個問題偷梁換柱成,微服務的資料庫如何劃分,微服務是對外的展現形式,而資料儲存是資料層的儲存設計。這是兩個完全層面...

學了2天springboot 才把簡單的hello world搭建好 還有必要學嗎

飛翔的雞翅膀 直接的學netcore,只需要三步,三大平台通吃,幾分鐘搞定1.安裝sdk 2.cmd命令 dotnet new console3.cmd 命令 dotnet run show出你的hello world IDE編譯器,要不選擇宇宙第一編譯器Visual Studio 嫌大還有幾十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