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家將加快人工智慧研究生培養」?

時間 2021-05-06 13:18:02

1樓:極視角科技

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促成這項政策吧。

一方面,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趨勢,尤其是從它的落地應用來看,很有潛力。在這次疫情期間,不少AI技術的應用在防疫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口罩佩戴檢測、醫學影像智慧型診斷、機械人消毒、機械人配送等。這些高科技技術的運用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人工智慧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並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我們的國家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AI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人工智慧人才供不應求。據AI Lab報告資料指出:2023年中國AI技術人才缺口為110萬,預計到2023年將達594萬。

而在已有的AI人才中,懂得將技術成果進行商業化場景落地的複合型AI人才,更是少之又少,AI人才太稀缺了。

因此,當下國家要加快人工智慧研究所培養,就是在為國家儲備AI人才資源,這是件好事;而且人工智慧也成為各個國家在搶占的制高點,這波浪潮將是全球市場的重大機遇。

但是最後要說一句,加快培養是一件好事,就是不要混入過多泡沫和良莠不齊的教育。

2樓:老楊叔聊志願填報

例行公事般的高等教育大躍進,跟當年會計、法學、外語、金融、生物的大躍進沒有任何本質區別,還可能更可怕——具有更加有力的迷惑性。

3樓:濤哥

一方面可以看出,國家對人工智慧這個研究方向的重視以及這個方向人才的緊缺;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難度。

那怎麼去學習:

首先要了解人工智慧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只要選擇下列提及的任意乙個學科細分領域,都屬於人工智慧。任何乙個智慧型工程(天眼、天網什麼的) 都是成千上萬的不同崗位的人合作完成的,哪怕是其中乙個小零件小部分,都不太可能單一學科的人獨自完成。

其次人工智慧方向大致分為兩個方向:

演算法方向 —包括機器學習、人工神經網路、智慧型計算等,可以簡單理解為機械人的大腦,需要大量的運用到程式設計,演算法。

機械傳動方向 —自動化。本科可以選擇電子工程系、自動控制系。

最後最好弄清楚自己到底對哪個方向感興趣,為以後規劃提公升路徑。

4樓:Chillax

其實就是炒概念

生物現在培養超級多也是之前前沿學科麼

很多人說到人工智慧質量要提高了,不單單是數量本身。

首選我想潑冷水

學術不是蓋房子,一年擴招房子就起來了。

而是在於研發經費充足前提下,有人能有寧坐十年板凳冷的人。而不是同質類商品。所以你想要技術突破和教育快速變現本身就好不現實。

國家這麼做就是為了提高就業率,同時想了想可以提公升國民素質而已。以後當大牛研發出來新方向,很多碼農能夠,將其快速產業化而已了。

至於科研是要漫長時間,還要看運氣的。

所以那些什麼馬上如何如何的人還是歇歇吧

同時作為學生物和心理學本科的我,也和讀研的物聯網方向同學聯絡過這個問題。

首先你研究人工智慧吧!

但是你連生物學人智慧型和心理都沒有研究清楚,你如何建模呢?

所以我們這邊基礎學科沒有突破目前。人工智慧最多就是完善之前的那些東西。不斷地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換湯不換藥,核心不變了。

5樓:

從資本角度看,ai的一輪已經過去了。這次的AI浪潮證明了目前技術條件(包括ai、cs、機械等等相關技術綜合)並不足以引起顛覆性變革,性質上還是技術進步,資本不能達到短週期、高回報的目標,於是浪潮褪去。

從技術角度看,與交通、醫療、網際網路相比,ai不是乙個行業,只是個技術手段。不客氣的講,不少創業公司就拿著對其它行業的夢幻想象,對著飄在半空的所謂痛點一通ai化改造,覺得就可以顛覆行業、迎來人生巔峰了。團隊沒有紮實的行業背景,不了解產業運作的各種細節,產品選點都不可能準確,做出來的東西市場反應冷淡也很正常。

還有一些2B行業非從業者不易想到、卻又不可規避的事,就不多扯了。

以上,說到這,還要頭鐵衝進去搞ai的,只能送一句:面對疾風吧。

對於國家推進ai研究,個人感覺既然戰略重視,那就更應該重視數學基礎理論對其的支援作用。一天到晚和工程結合,糊弄幾個專案有何意義呢。

6樓:支芳妮meiya

AI這個詞太廣泛太高大,我只從應用角度去落地一下,不要一上來就研究高階前沿的未知領域,那是少數人做的事情,但是現有技術的應用,確實應該早點開始做鋪墊。

在跨界法律網際網路和大資料行業工作不到十年吧,的確很多專案因為現有技術的不完善、人才的稀缺、成本投入大、實現周期長,缺乏落地應用場景和需求,即便是有很好的想法和行業知識模型,也不見得能夠活下來並做出好產品。所以,人工智慧基礎土壤和環境的搭建(包括技術、人資、資料等),對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就拿」法律知識工程師「這個職業來說,在乙個專案中要做的事情非常瑣碎,包括但不限於:參與市場調研,分析客戶痛點和習慣,找準客戶群體,設計知識邏輯圖譜,研發知識內容,參與知識系統化,進行資料驗證,結合資料反饋進行優化、清洗資料,標記資料,校驗資料....

現在出現很多專門從事資料標記的公司,真的就是網際網路的搬磚工,這些事情完全可以放在學校裡進行,或者在基礎研究中,尋找可以被替代的方法,這些事情完全可以在人工智慧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進行學習。

7樓:

先好好培養人才吧

1 數學人才,把數學系人才往菲爾茲,沃爾夫,阿貝爾方向培養。

2 計算機人才,把計算機系人才往圖靈獎方向培養。

不然都是搭積木,改損失,簡直就是辣眼睛。

8樓:runningX

應對未來幾年的就業市場,感覺人工智慧專業目前最缺的應該是大專生,然後是中專生。

現在相關的研究生博士已經挺多了,再做大的創新沒這麼容易了。而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應該還是有挺多空間,需要大量體力勞動者。

9樓:mycxl

認為國家的政策沒什麼錯,只是我們都比較懶,不愛程式設計,不愛創造,github一下然後調調引數,美汁兒汁兒,如果都能腳踏實地學基礎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還挺好

10樓:

現在社會,對人工智慧的關注有點過了,搞得相關專業的學生飄飄然,一心演算法,以為import tensorflow 就能占領全宇宙,沒法踏心學習,三年只能做個簡單的調參,或者調包。但是,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沒有培養出來,工作一年比一年難找。

11樓:朱螺劑

我能想象題目底下潑涼水的聲音。

然而怎麼說呢,至少……比加快機械土木化工培養要好吧。

誠然,人工智慧一詞在高校裡過熱是一種事實。新專業新學院也在朝這上面靠,新開的學院,多數是人工智慧學院、智慧型製造學院、大資料學院之類的。而這些學院大多脫胎於來自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機械學院等。

結果就是,作為學院改革,吐槽各個專業各種改頭換面和人工智慧攀上關係,相關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匹配,乃至畢業以後演算法崗內卷的聲音,不絕於耳。以致現在談到人工智慧話題也充斥著不少負能量。

可是從另乙個角度講,至少給了乙個跟計算機沾邊的學習機會吧,給廣大非計算機科班乙個改行的視窗,不然,還讓人按老本行接著畫圖嗎。

高校新的培養不是空談,相關行業更健康,這才是共同的希望。

如何看待華為將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規劃到南沙?

在此次合作中,華為雲將充分釋放科技 生態及創新資源優勢,加快南沙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推動人工智慧 大資料 雲計算 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及傳統製造業的資訊化 數位化 智慧型化轉型。 賣房子的小男孩 此次合作雙方圍繞標桿創新 融合應用 生態體系 人才培養 品牌建設等方面具體展開。一...

如何將人工智慧與哲學相結合?

冰笛 弱人工智慧就別想了,頂多是能結合個算命軟體出來。強人工智慧不存在結合問題,或者說強智慧型本身就是哲學的一種應用。不過,考慮到當前哲學的完備性以及個學派之間的認知矛盾等問題,這些都會在應用的過程中凸顯出來,從而能促使哲學體系向更加完備,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 趙者也 哲學研究不是科學研究。哲學是高...

你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專業?

YuKim 不希望有人工智慧出現。現在的人工智慧根本不是人工智慧,現在提人工智慧已經是第三四次提出來了吧,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沒用。想現階段攻克人工智慧簡直痴人說夢。將來有一天可能有某位科學家或團隊攻克了人工智慧,後人一定不會有好評價或者不會有後人。 木兮 未來三十年是利大於弊,能緩解勞動力缺失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