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傳統文化熱已經漸漸冷卻了?

時間 2021-05-31 02:13:26

1樓:閒敲棋子落燈花

沒覺得,我只發現了路邊的宣傳牌宣傳畫都慢慢有了古風漢韻,宣傳的內容更多了些優秀傳統思想,湖南衛視也有講中華傳統之美的公益節目了。

2樓:方亭

不是冷卻了,是開始走向深入穩定的推廣普及,而不是如從前一般停留在喊口號一樣的熱潮中了。

你舉的兩個例子,漢服商家少了,古琴培訓少了,其實不是,就我看來,數量其實沒有大幅減少,而且優勝劣汰了,粗製濫造的漢服商家越來越少,大多開始重視用料配色和形制,甚至有些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而古琴,學的人絕對是越來越多的,沒有少,而且琴社也越來越專業。

以上兩點乃親身體會

對了,還有百家講壇,百家講壇本身就是乙個普及歷史的節目,乃激發興趣的入門級,喜歡的都自己去看專業書籍和史料了。

3樓:有泉

文化或者是新生的,或者是流傳下來的,都是當下的,注意是當下的,現在的。

就像我們讀李白的詩的感受肯定不同於唐朝人。而且你就算把古體詩寫得李白那麼好,那也不是唐詩。

任何用「傳統」「遺產」「國學」「保護」做定語的「文化」,本身就是底氣不足。他們的訴求點不在於審美本身,而在「一代不如一代」的群氓心理。

我是做瓷器的,許多朋友說我「做國學」「從事傳統文化」,我只能呵呵了。其實中國瓷器從宋朝開始就不單單是中國的事了,而是全球化的東西,而且一直再變,根本不傳統。

鑽木取火、結繩記事那樣的「傳統」,該死的就讓它死吧。

4樓:不離不歸

沒覺得。

其實我覺得某種程度上,傳統文化一直都在。

二胡古箏很好聽,現代歌曲裡的一兩句戲曲腔很驚豔。

但是要認清現實,我們能做的是不斷結合改進傳統,而不是完全保留傳統。傳統是屬於過去的,再留戀也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人在一代代的變化,文化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傳承不走樣。

說實在的,看著日本南韓不是不羨慕的,但是我有時候又覺得破釜沉舟如我們,一定會比他們好。

他們繼承傳統的方式就像從祖宗那裡傳承了一件寶物,然後戰戰兢兢供奉著。而我們雖然很不像樣地丟了一地板,但也正是因為丟了,我們才能學會去看更深層的傳承方式。

我覺得這樣未嘗不好。

我們還用著筷子,還練古箏,還說著中國話,還寫漢字,還有著特定的人情世故。

傳承傳承,輕裝上陣,把祖宗記在心裡骨子裡血脈裡,就是傳承。

我就想問大家有沒有感覺時間倒流的?

我是小白 真的!我剛剛經歷了我才來知乎上搜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我午讀從14點讀到14 10,當時時鐘已經走過了14 10,我就在想班主任為什麼還不讓我們坐下上午自習,然後我也沒多想,繼續讀了下去,後面感覺過了好長時間,我讀的有點不耐煩了,抬頭一看時鐘,竟然才14 05!後面就一直正常轉下去了。自習時我...

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己特別不合群的時候?

三觀不合,自己又向來有主見,不樂意的不想假裝,不喜歡的不想遷就。為什麼起床不能自己定鬧鐘非要別人喊?為什麼自己的功課不能花功夫非得偷雞摸狗?為什麼自己喜歡的明星一天能安利800遍?抬頭不見低頭見,大多時候遇到看不慣的卻又不能直說,不願意虛偽應和,就只能裝高冷眼不見心不煩!被說脾氣差也好,被罵神經病也...

大家有沒有感覺「朱」這個姓取名特別難

知一起名 朱槿繁 知一起名 出自詩句 紫薇朱槿繁開後,枕簟微涼生玉漏 槿 美玉 詩中意指朱槿花 繁 繁盛 用花取名 難免會有人覺得俗氣 但槿字就很好的平衡了這一點 用於名字秀雅且有美感 繁字也給名字帶來意境的動態之美 寓意前途美好繁花似錦 女生 朱聽夢 朱夢憐 朱夢然 朱夢清 朱夢懷 朱娉瑤 朱時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