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 Mac 轉向使用蘋果自研晶元最大的難點和挑戰是什麼?攻克後能實現怎樣的效果?

時間 2021-05-30 18:19:00

1樓:

說到挑戰,其實蘋果為了這乙個目標已經鋪了很久了。。。馬上就要開始實戰了。。。

實現的效果有四個:

1、更長的續航和不需要風冷散熱

2、MacBook系列也可以用FaceID3、iOS、iPad上的任何應用和遊戲可以在MacOS裡直接用和玩。

4、新產品,AirPad,蘋果遊戲手柄要準備上市了。

2樓:ssertp

最大的難點是效能。

蘋果A13處理器的大核心用的是台積電高效能製程,但它的能耗比說實話並不好看,單大核功耗已經達到了5W。手機的負載比較輕,所以這個核心除了跑分主頻基本不會穩在2.66GHz的水平,但mac這種產品不一樣,它在很多場景下都需要CPU滿負荷運轉,功耗不要太好看。

另一方面,現在的大核心依然無法滿足mac對效能的需求,不管是增加面積還是超頻都會讓功耗大幅增加,在製程和架構沒有變革的情況下,蘋果的這一舉動存在失敗的可能。

我甚至覺得蘋果可能會找英特爾代工,因為他們的製程可以提供最強的效能。

3樓:貓醬

事實上在桌面系統使用ARM處理器蘋果並不是第乙個這麼做的,早幾年高通和微軟就進行過這樣和合作,將驍龍的8系列晶元置於膝上型電腦當中,為了保證相容性Windows進行ARM轉X86的模擬,在模擬過程當中會損失50%的效能,並且系統只能是32位的。

高通微軟合作筆記本,續航時間大大增加

產品在推出之後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無法執行64位應用

由於模擬轉換的原因效能損失太大了,超過50%,實際執行有明顯的卡頓問題

續航時間的確還不錯,但是晶元效能表現差強人意,與同時代酷睿處理器相比體驗差距很大,不能起到顛覆性的作用

對於蘋果來說這樣的體驗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宣布Mac將在2年內逐漸遷移到ARM架構的時候,蘋果也會遭遇這樣的挑戰,不過現在看來,蘋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首先蘋果的目標是在所有的桌面級和消費級平台上都取代Intel晶元而不是並行,當然這會有乙個過程但是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上一次架構遷移蘋果花了接近6年的時間才完成宣布不再支援舊架構,這一次會更難當然持續的時間也會更久。

蘋果的優勢:

蘋果為開發者準備了充分的開發套件

如果僅僅是和Windows一樣通過模擬X86環境來執行軟體那樣毫無前途可言,這一次蘋果更新了Xcode,進一步強化通用軟體的理念,開發者只需要簡單適配就可以讓軟體可以在iPhone、iPad和Mac上完美運營,空間布局採用自適應的方式,這樣軟體都可以完美執行,並且經過這樣適配的軟體不僅可以在ARM和Intel處理器上執行保持相容性,效能也很強不會損失太多。

強勁的A系列晶元

在晶元上大家都有體會,蘋果晶元的效能極為強勁,iPad Pro內建的A12Z晶元可以說是冠絕群雄級別的效能表現,而且能耗比也控制得很好,所以我們也相信在未來5奈米製程工藝下的專門為ARM設計的晶元一定擁有極強的效能。

蘋果要面臨的挑戰:

X86架構積累下來了這麼多年已經非常複雜,想要放棄這樣乙個架構擁抱ARM挑戰極大尤其是相容性的問題,包括使用ARM架構後可以不可以進行虛擬機器和雙系統,這一點非常重要,遊戲的適配也是一大挑戰。

另外一點就是對於桌面級別的產品例如iMac、iMac Pro和Mac Pro來說短期內也找不到替代方案,獨顯的問題要如何解決也是乙個問題,這也只有未來我們才會知道了。

由Ubuntu使用者轉向Mac有哪些要踩的坑?

事不過刪 我來補充個坑 sshfs可以掛載遠端目錄,但在finder裡看不到。比如sshfs後vscode中找不到掛載下面的目錄。另外很多命令名字長得一樣,但其實引數不一樣,讓人很煩,甚至可能是兩回事比如gcc實質上是clang。 別的不說先把epoll整清楚吧。哦記得在Mac上寫你連semapho...

為什麼有人認為 工作的電腦一般不用 Mac ?

億拜老許 這要看具體是什麼型別的工作吧。對於我,剛好反過來。家裡已經沒有WIN系統的機器了。除非是想打遊戲,才切換到WIN。反而在MAC工作更專注,不會東點西點,就是愛刷知乎浪費時間。你看這會我又在刷知乎。 Jing Wei 大部分公司不用mac,首先是成本考慮,包括硬體成本和軟體成本。其次是有些辦...

如果CorelDRAW出了MAC版你會用嗎?

會的。原因很簡單,有的時候素材交流要用到它,但我絕對不會用正版的CDR 匿名身份理直氣壯 哦對了,21.0版本已經有mac版了,至於是否被破解了我也不知道,因為我還在用windows 瘋子 無所謂什麼版本,軟體好用或實用才是重點。現在設計行業普遍的認知是 CDR簡單易學 上手快,老設計師偏好,但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