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單點定位技術(PPP)和RTK技術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30 14:30:21

1樓:Nav新秀

都需進行模糊度固定,PPP技術無需基準站支援,單站作業成本更低,但需要了解到的專業知識更多,需要施加各種精密的誤差改正,定位結果為絕對座標;而RTK往往使用雙差觀測值,大大消除許多與衛星和接收機有關誤差,短基線可不考慮殘餘大氣誤差,定位結果為基線向量,必須有高精度基站座標支援才可得到高精度流動站座標。

2樓:月中桂子枕上潮頭

測量中有單點定位和差分定位之分。

單點定位一般來說就是單接收機,不連線基站(即:不接受差分訊號),只接受衛星訊號獲取定位資訊。傳統的定位精度一般都是公尺級,情況好的能到分公尺級。

精密單點定位利用IGS 提供的精密星曆和衛星鐘差,通過演算法在單機狀態下能夠達到厘公尺級精度,但衛星分布差、衛星數量少得情況下,精度會很差,這也意味著PPP的可靠性還有待提高。

RTK也就是常說的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其中差分就是就是指差分定位,差分定位需要兩台機子以上,也就是常說的架設基準站,連線CORS或星基也是連線基準站,都是需要差分資料的。RTK的精度一般都在厘公尺級,算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GNSS測量方法,精度、可靠性較高。

可以說,RTK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技術,PPP在未來有取代RTK的趨勢,但目前還處於科學研究,實用性有待提高!

3樓:The Wall

舉乙個形象但是不是完美恰當的例子。

a同學身上有很多缺點,身邊的很多人來指出他的缺點,a同學乙個乙個都改掉了,a同學變得越來越好,也就是從spp到了ppp。

b同學和c同學也有很多缺點,並且他們兩的缺點幾乎是一樣的,他們倆不和別人玩,彼此的世界裡只有彼此,儘管他們倆都沒去改正自己的缺點,但是由於彼此缺點一樣,也是相處的非常好,甚至日子過的比a這樣改掉了自己缺點的還好,b和c就是rtk。

4樓:終極幻想z

正好上了門導航研討課,最後的主題是INS輔助PPP周跳探測,可以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具體可以看各種文獻再深入了解。

首先用通俗的話來說,RTK是先架設乙個基站,基站把自己的誤差是多少告訴我,我再用這個誤差項去消除自己移動站的誤差。而PPP不用我們自己架設基站,已經有一些基礎的基站,通過衛星傳送的資料,把誤差分離處理後告知了衛星,衛星做了誤差的消除後再給我們定位資訊。

以下是一些學術的概念:

RTK技術(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基準站通過資料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座標資訊一起傳送給移動站。移動站不僅通過資料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資料,還要採集GPS觀測資料,並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厘公尺級定位結果。

對於單基準站動態定位,一般要求基準站和移動站之間的距離為10~15km,定位精度為厘公尺級。之後提出的多基準站RTK,如虛擬參考站VRS等技術在50~70公里內可實現厘公尺級實時動態定位。

RTK技術雖然可以達到很高的精度,但通常要受到測站間距離的限制。精密單點定位PPP應運而生,利用單台雙頻地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機,基於載波相位觀測值和國際GNSS服務組織IGS 提供的衛星軌道和鐘差產品進行單點定位的技術。

具體來說,就是利用IGS發布的衛星軌道和鐘差產品或用IGS跟蹤站資料解算得到衛星軌道和鐘差引數,採用無電離層偽距和相位觀測值消去相關性誤差的影響;而地球自轉、衛星和接收機相位中心偏差、海洋負荷等採用精確的模型改正,對天頂流層延遲誤差、多路徑效應等未模型化的誤差作為未知引數與測站座標引數一同解算,從而獲得ITRF框架(國際地球參考框架)下點位的高精度的三維座標。

5樓:種花家的種花兔

同問(T ^ T)

感謝 @胖阿愷 !

「精密單點定位技術(PPP),指的是通過衛星,直接向流動站播發改正資料。精密單點技術,一般由服務商提供,服務商在全球建有多個觀測站,通過觀測站,計算出衛星軌道和鐘差等資料,將資料播發給商用衛星,商用衛星再播發給流動站,流動站根據以上資料,結合自身演算法,實現厘公尺級定位。RTK指的是通過網路或者電台的資料鏈形式,將改正數傳送給流動站,從而實現厘公尺級定位。

兩者除了資料鏈的不同,在解算方式,定位時間,定位精度,參考框架等都是存在差異的,同時在播發的改正數上也是不同的。」

如何理解「六點定位原理」

龍的傳人 其實問題很簡單,首先必須知道的是 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與其大小,長度,數量及組合有關。然後看看下面兩張圖就能搞定你的疑問 七号 宋 關於以上問題,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幾 點 不能簡單理解為幾個接觸點 工件定位的實質是使工件在夾具中佔據某個確定 正確的位置,使得工件的六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