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作業系統如何應對全 nvram 體系?

時間 2021-05-12 00:02:35

1樓:北極

個人感覺nvRam的最大用途還是XIP(Execute in Place,晶元內執行)。NOR Flash下在嵌入式場景的意義還是很大的,小裝置直接記憶體+外存合併,在IoT場景下用途可能會很廣。

在PC作業系統裡我覺得nvRam的用途很尷尬,速度上比不過DRAM,容量上比不過NAND,甚至NOR Flash的速度也比NAND慢。如果直接DRAM+NAND,速度和容量都能達到乙個不錯的狀態,設計思路上跟過去的混合硬碟(NAND+機械硬碟)是類似的。

企業級的SSD大多都採用了類似的思路(DRAM+NAND),內部的DRAM可能容量極大(GB級),這類SSD在DRAM沒用完之前,效能是非常恐怖的,但是考慮到掉電安全的需求,這種硬體一般都非常貴。

我覺得軟體層面上需要做的東西並不多,這東西主要還是硬體的工作。

使用者對裝置速度的需求是沒有上限的,如今的高速SSD都比過去的記憶體還快了,但今天的記憶體還是遠遠比SSD要快,除非等到硬體發展遇到了瓶頸,記憶體和外存的速度相差不大,否則作業系統的設計思路可能不會有大的變化。

2樓:

將來的DB都要儲存在nvram裡面啊。select * from db爽的不要不要的。

void *malloc(size_t size, bool is_nvram);

3樓:小烏龜

看了題目才去了解了下nvram,不過感覺它實際上所加速SSD的場景是有限制的。

資料還在SSD沒到NV裡,這時NV只能從SSD載入,效能依賴於SSD

大批量寫入NV滿了後,必須等NV內容寫入部分到SSD後才能繼續寫入,其效能還是依賴SSD

所以我在功能上給它下的定義是:

帶斷電保護的PCI介面的磁碟硬體快取

適合磁碟資料具有冷熱分明的性質,對熱資料有極高的讀寫頻次要求的場景

只要在熱資料整體不超過NV記憶體大小的前提下,才能提供記憶體級的讀寫速度

超過NV記憶體大小越多,效能降低越大,直到和磁碟實際讀寫速度持平

那麼我作乙個猜想,PCI-E介面的SSD卡做大一點,把磁碟快取換成DDR記憶體,再加上電源模組,其實就是當前在快上能做到極致NVRAM+SSD。

那麼再作乙個猜想,一台帶UPS的伺服器,讓資料庫不必每次寫入都和磁碟同步,可能NVRAM提供的加速能力就不是很有必要了。

4樓:老狼

//6.12日修改。

相對DRAM,讀效能稍差,而寫效能差200倍。為了用好nvram的非易失和容量大、便宜的特點,又不對記憶體效能造成損失,應該採取DRAM和nvRAM混合的方式,即原先的cache->ram->ssd->disk的分級方式,中間加了一層:

cache->ram->nvram->ssd-disk

OS可以根據需要做排程,類似NUMA(NUMA與UEFI - 知乎專欄)。為了讓OS可以了解哪些記憶體是傳統ram,哪些是nvRAM,BIOS和OS必須做出相應改變。BIOS在記憶體檢測時發現並報告正確的memory type,OS根據報告,正確的使用memory type。

新的memory type, UEFI裡面已經加入支援。新的memory type也已經進入ACPI spec。OS包括微軟和linux社群已經在著手修改作業系統,相信過一陣就會看見:

1.秒開機,包括BIOS,bootloader和OS,希望整體在半秒到一秒內。

2.因為OS可以區分易失性RAM和非易失性RAM,OS可以極大優化效能。

3.超級大的RAM,很多東西可以想象。。

其他傲騰內容見:雜說快閃儲存器番外:傲騰Optane與NAND快閃儲存器 - 知乎專欄

如何評價「國產作業系統」?

jiangtao9999 又乙個被忽悠了 Linux 要用命令的人啊。現在 Windows 最大的問題是,系統出了故障一樣要找人維修啊。你是沒見過那些公司裡面每乙個會電腦的人,計算機出問題了都是怎麼辦的啊。出了嚴重問題的情況下,兩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現在 Linux 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會用的人少,出...

如何學好 Linux 作業系統的日常操作?

carlo 當然首先必須要經常使用 用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在linux下解決 日常操作也沒幾個,如果是桌面版會更方便。所以要想學會命令列需要強迫自己盡量使用命令完成,而不要用圖形化的工具。每天學習一到兩個新命令,一年能學好多 既然是想學 日常操作 就把它當用日常來用唄,經常用,自然就學...

如何快速了解鴻蒙作業系統?

首先需要了解作業系統,才能去了解鴻蒙作業系統。塔嫩鮑姆的經典著作,帶你巨集觀地了解作業系統的歷史,解讀了作業系統的要素,還附贈分析了Linux和塞班等系統的實現,是了解作業系統必備的入門書。現代作業系統 原書第4版 Andrew S.Tanenbaum,Herbert Bos 摘要書評試讀 京東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