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活塞式飛機分代,應該怎麼劃分

時間 2021-06-08 23:59:15

1樓:豆子了

以發動機分:

土地神為代表的早期轉缸機

和中期星型和直列活塞發動機

後期普遍安裝渦輪增壓

大致3代。

以機身材料分:

木材、布蒙皮

金屬機身,蒙布機翼。

到全金屬機身

大致3類

以坐艙分:開放式封閉式

以起落架分 :前三點後三點

不同時代的飛機特點明顯。

詳細可以買dk的書來看彩圖

2樓:窮人王咔咔

活塞機劃代沒必要從一戰開始,噴氣機劃代也沒說從262開始,噴氣的一代機都已經是50年代的事情,從佩刀和公尺格15算起的,活塞要划代最好是從30年代中期的戰鬥機開始算,一代機可以包括I15,95戰,F3F,CR32,42等末代雙翼機,如果劃代不想要雙翼機,可以從96艦戰,BF109A,I16早期這些已經提現單翼機速度優勢的飛機開始,可以視為能量戰的開端,但是因為戰術思想,技術問題,實際表現並不那麼革命。

二代則從BF109E,一式戰,零戰,F4F,P40開始算,這時期的飛機已經開始全面注重能量戰。爬公升,極速,平飛速度優勢開始明顯提現出來,但是仍有繞圈戰鬥的傾向。

三代就是BF109G到K型,FW190A系列,噴火更換格里芬引擎,P51C以後的型號,F4U系列,颱風以及暴風等,這些飛機已經開始擁有出色的不同空域速度優勢,在能量機動中對下具有碾壓效能,比如某位P51只用七成力剃了昭和光頭的故事。

四代就是末日螺旋槳,指噴氣時代來臨時誕生的高效能活塞戰鬥機,典型例子就有高空戰神TA152,Mustang之王P51H,磕藥奶瓶P47M,像熊一樣的大貓F8F,機體設計奇蹟拉9等,這些型號要麼能飛到萬公尺然後平飛600+,要麼海平面650比有些國家末日戰機最大速度還快,就算是現代科技設計活塞,其資料也只就會比他們好一些,真正的活塞天花板和落日餘暉。

事實上因為活塞機效能大爆發到末日螺旋槳誕生的時間相當短,給活塞機劃代也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往往乙個機型不同型號就是不同劃代,同放到噴氣機上就像殲7直接改成了尖頭加雙三角翼加DSI變成了三代機,又加了隱身設計,內彈艙,高效能雷達等變成了四代機,然而事實上殲7根本不可能這樣他能變成二代半就很不錯了。而螺旋槳不一樣,BF109A從乙個不比雙翼機強多少的單翼機,一直改進到BF109K,其最大平飛速度足足加強了一半,爬公升,火力,極速等效能更是翻倍增加。同樣的,殲5再怎麼魔改,加加力燃燒室,加空空飛彈,其仍然不是二代機的對手,二代機魔改到四代機都誕生了,才有和早期三代機一戰之力,三代半不論彷彿和四代機有多接近,對抗中還是兩位數的差距,早期型號和後期型號的機體效能差距基本不會增益10%以上,武備,勤務等方面才是最主要的變化。

所以其實也可以從設計和使用思維對其劃代,比如oldschool式狗鬥機一代代表:零戰。

能量戰時代二代代表:BF109EFG系列。

超級活塞三代:末日螺旋槳大哥們。

最後還有乙個最簡單最繁瑣的劃分法,每個活塞時代航空強國的機型單獨劃分。

例如美帝一代就是F2A。

二代是F4F,P40,P39。

三代是F6F,F4U1,早期未換發Mustang,P47。

四代是P51D,F4U4,P47N。

五代是P51H,F8F,發動機馬力更大的F4U4B。

蘇維埃則是一代:I16。

二代:公尺格3,正常生產狀況的拉格3,雅克1。

三代:拉5,拉7,雅克3,雅克9(U)。

四代:拉9。

3樓:未完成的音色

給老戰鬥機簡單劃分的話,那就是最初的雙(多)翼機開始一直到雙(多)翼機的頂峰之作九五式戰鬥機一型改乙為第一階段,即雙翼機占航空界主流,包括這一階段的單翼機在內,以減阻能力和垂直機動性為發展趨勢,可按最大時速1234百劃分為4代,也可以垂直機動性或平飛速度與垂直機動性綜合能力分代,到九五式一型改乙戰鬥機打住。

第二階段是從伊16開始到九六艦戰,高速懸臂單翼機取代雙翼機成為戰場主流,。這一階段可單分為一代。

第三階段是九六艦戰開始到活塞機收官,標誌著艦載戰鬥機有能力打過陸基戰鬥機,格鬥能力與平飛速度的均衡成為發展的最高境界。在此階段具體分代還無法進行,因為效能標準與環境需求太複雜,目前還在激烈爭論,且各國並不都是逐漸公升級的。

4樓:柴健翌

活塞發動機效能的研究,自從渦槳和噴氣發動機實用化後,基本就停滯了。

戰鬥機的代數,是從噴氣時代開始算的,等於根本沒法給活塞發動機分代,全都算作史前蠻荒時期。

如果真要算的話,從飛機結構來看,木頭帆布多翼機算乙個時代,由於發動機效能提公升,單翼化,金屬化又算逐漸進步的時期,為了進一步提速,採用封閉駕駛艙和可收放起落架,是最終的質變型進化,之後就玩不出花樣,純粹是堆料了。

屌絲納上用的O-360發動機,是50年代定型的,乙個基礎設計用將近70年,還能怎麼分代?

當然近幾年還是出現了一些新趨勢的,比如除了化油器以外,其他控制方式也出現了。最近新出廠的飛機,用上了數字式發動機儀表。

甚至用上了FADEC,從節氣門、混合比、槳矩三個控制桿簡化為乙個油門杆控制發動機。

雖說是汽車上幾十年前就開始用的技術,但引入到活塞飛機上已經算是大躍進了

5樓:4nonymou5

答一波和別人不一樣的,給活塞飛機分代應該用發動機功率數進行區分

其他人提到的大多都是飛機結構/材料的時間點而且都被人說爛了

我認為左右活塞式飛機發展的最大因素還是發動機功率,每當有乙個更大更高功率的發動機被實裝(比如lagg3上的m105到la5上的m82)那麼這台飛機的效能就會有乙個質上的躍公升

6樓:十字軍元帥

這個相對模糊,沒有噴氣機那麼清晰,但硬要划的畫,大概就是駱駝,福克一類雙翼機或三翼機的第一代,然後伊16,霍克等早期單翼機第二代,再然後就是P40到Mustang,梅109到190等第三代。當然裡面具體還可以再分,尤其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戰鬥機進步飛快,劃代太困難。

7樓:

活塞戰鬥機似乎沒有很涇渭分明的劃代,但是以下幾個技術特徵,基本可以算是兩代戰機的分界線,就像今天的電傳和渦扇劃分了二代和三代,有源相控陣劃分了三代和三代半一樣。以下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序:1、機槍協調器(嚴格的說它不是飛機本身的特性,而是飛機上相對較小的乙個選裝配件,而且可以方便的加裝到老飛機上,就好比說用掛的飛彈來給戰鬥機劃代一樣,多少有點牽強);2、金屬材料機身;3、單翼機+可收放起落架,同時取消機翼根部的拉桿;4、發動機增壓(這個要看需求,如果設計目標就是中低空戰鬥,其實完全可以不裝)

如何區分活塞式引擎風冷和液冷?

雪橇貓 如果不看發動機,只看飛機外形,那麼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區分。1.頭尖的 大部分 是直列液冷發動機 BF 109 噴火2.頭扁的 大部分 是星型氣冷發動機 FW 190 P 47 Jin Dwight 風冷和液冷發動機外觀上的區別 風冷發動機氣缸呈星形排列,圍繞曲軸排成一圈。外觀上看是短而粗。航...

為什麼現在的鋼筆都設計成活塞式吸墨水,而不採用擠壓式負壓吸墨膠管了?

許令瑋 1.最容易想到的,是提前把墨水灌到筆桿裡,再改進一下毛細系統,讓它能夠均勻流下 於是我們擁有了一支直液式自來水筆。2.公升級一下,讓我們加入乙個可以重複上墨使用的結構,最簡單的實現方式大概是直接從筆尖那裡滴入 於是我們發明了滴入式上墨,現在你還可以在namiki這樣的不知名小牌子裡找到。3....

可以給考試加 2 分或者 6 分,但如果選 6 分的人大於 10 ,那麼大家都不能加分,如何分析?

凌海蛤蟆 這個問題有缺陷,缺陷在於選加6的人大於百分之十加2的人也得不到加分。這時就有四種情況。一。選擇加2,但人數沒超過百分之十 另一小部分人獲得了加分,還不如不加 二。選擇加2,人數超過百分之十 都不加分 三。選擇加6,但人數沒超過百分之十 獲得4分的優勢,最好的情況 四。選擇加6,人數超過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