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的《七武士》在電影的結尾那句 是農民贏得了勝利 該怎樣理解?為什麼讓最後那三個人生存下來?

時間 2021-05-30 00:08:39

1樓:未已

流浪的武士們,一開始就是輸家。因為真正成功的武士早被大名供養,不至於像他們一樣為了幾頓飯替農民當打手。

這不是他們的村莊,農民也不會繼續供養他們。雖然他們剛打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戰鬥,但也不過是他們失敗人生中一抹耀眼弧光而已。山賊輸了,農民贏了,這就是故事的結局。

2樓:十四哥

黑澤明深受莎士比亞的影響,喜歡也擅長從巨集觀層面看問題、從歷史角度看問題。

全片最後一句話,其實是整個影片的點睛之筆,是對全片主旨思想的提煉和總結,它跟前面菊千代說的那段關於階級矛盾的話是相互照應的。

結合菊千代的那段話,再來看最後一句話,那就不難理解了。因為最後一句話展開來講其實是這樣的:

獲勝的不可能是山賊,因為山賊是舊時代的產物,時代一變,他們自然就會消亡;

獲勝的也不可能是武士,因為武士也是舊時代的產物,時代一變,他們也會消亡,只不過沒有山賊那麼難看,就是比較悲壯、悲涼。

最後獲勝的一定是底層大眾(農民),因為他們不是任何時代的產物,相反的,歷史是他們的產物,他們是歷史的主體!不管什麼樣的妖魔鬼怪消亡了,他們都會笑到最後。「鐵打的人民,流水的國王」是重要歷史規律,古今中外無不如此。

因著這個歷史規律,山賊必須死,武士必須死,只有農民可以笑到最後,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

也是因為這樣,《七武士》注定就是一部悲劇電影,因為武士必須死。而這種悲劇在很大層面上是由歷史因素、社會因素造成的,個人無能為力,只能被動應對,成為被歷史車輪碾過的犧牲品——我最喜歡的劍聖就是這樣沒掉的,一說到這裡老子就淚目了。劍聖武功再高,也怕火槍,最後被火槍打死了。

因為時代已經變了,歷史不需要武士了,劍聖的死亡暗示著武士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而最後還有三個武士倖存下來,一是出於導演的個人主觀情感以及照顧觀眾情緒的需要(全死光了我怕觀眾要罵翻天,當場將影院給砸了),二是暗示武士階層作為舊時代的產物也不會立即消亡,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慢慢解體,慢慢消亡。

黑澤明在前面通過菊千代的台詞揭示了階級矛盾的一些東西,後來又通過最後一句台詞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隨著歷史的進步,舊時代的一些階級會被歷史拋棄,會慢慢消亡。因此,舊有的階級矛盾也隨之消失,農民可以笑到最後,獲得最後的勝利。雖然這個回答比較含糊,但是十分溫暖。

實際上,農民的階級敵人也是會發生變化的,走了一波舊的,又來一波新的,於是又會出現新的壓迫和新的鬥爭。但這已經超出黑澤明在《七武士》中要表達的東西了,所以導演點到為止。

3樓:Qiu Qiu

電影一開場,從馬蹄奔騰聲中的盜匪們的視角,看向山下的村子,那些低矮的茅草房屋粗陋不堪,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彷彿那些房子和裡面的人是多麼渺小的事物,只能任強盜老爺們宰割。

事實也的確如此,強盜們有盔甲,刀槍,有馬匹,還拿得出手3杆火銃,可謂裝備精良,混身都是力氣。和強盜對抗的農民有什麼?他們什麼也沒有,沒有力量,沒有裝備,也沒有作戰的知識和經驗。

只有全村老少聚在一起絕望地痛哭,還有個別的主張給強盜送糧食,送女人,送到沒得送的時候自殺。彷彿自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任人碾死的螞蟻。

遍觀整部電影,在勘兵衛答應幫助村民們之前,農民一直都在絕望中掙扎、受辱。直到有乙個武士答應幫助他們開始,才看到了一點希望的微光。

誰能想得到,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螞蟻,依靠頑強的意志力,不怕屈辱的決心,尋求到了幫助,也開始奮起反抗,活到了最後。這的確是農民的勝利,也是人類意志力的頌歌。

4樓: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日本很多知識分子就是總把知識分子和人民對立來看,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富野由悠季也是如此

5樓:烏托邦

武士有著刀劍的冷硬與高潔,但同時也代表著刀劍的殺戮。農民身上有著生命繁衍的卑微與苟且,但同時又代著生生不息。所以黑澤明這句"是農民贏得了勝利"根本不是哀嘆,而是對生活的肯定,給了這部電影乙個光明的結局。

6樓:

作為乙個農民的後代,這部電影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七武士,而是農民們。日本作為中國的學生,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社會各階層的狀況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電影剛開始,農婦的哭喊是所有農民的苦難,生存條件的惡劣,培養出老爹般的生存智慧型,這種智慧型是擁有尊嚴的武士們所不能懂的,對於武士們來說,尊嚴,理想,道德等等,有很多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有更多可以為之放棄生命的東西。但是農民不這樣想,農民只想著活下去。

正如《三體》裡所講,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義。在我們的文化裡,所謂的捨生取義,所謂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些思想也不過是士大夫們所書寫的,農民們沒有文化,不懂所謂的義,他們沒有尊嚴,沒有什麼比活下去更重要了。你說,是活下去的農民勝利了,還是死去的武士勝利了?

7樓:[已重置]

理想敗給了現實。有理想有原則的人都為了理想原則死了,而沒理想沒原則,委曲求全只求苟活的人反而活下來了。古往今來的歷史不都是這樣嗎?

8樓:黑則明

1. 為什麼活下來的是那三個人,個人覺得,黑澤明這麼安排,跟他的武士家庭出身有關。

黑澤明對武士這個特殊群體有著濃重的感情,但是很遺憾,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武士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了。

在本片中,黑澤明多次表示武士生活艱難,落難武士還要被趁火打劫等等,表達自己對武士的愛憐以及烘托出武士品格的高尚。

但是呢,行走江湖,光靠武功和品格是不行的。

所以最後活下來的,都不是純粹的武士了。勘兵衛早已厭倦打仗,只想做個浪人,七郎次當了小販,勝四郎愛上了農民的女兒,在片尾依然執著地追至乃,以後能不能保持自己的武士夢都很難說。

而死去的四個人,要麼武功差點但是依然堅持做個武士,要麼武藝高超並精益求精。這樣的人偏偏死掉了,表達出黑澤明對於武士階級退出歷史舞台的慨嘆於同情。

2. 為什麼說是農民勝利了?

說是農民的勝利,我覺得本質上是想說市俗的勝利。農民不僅辛苦勞動,還時刻提防著強盜和武士,藏起最好的食物和漂亮的女兒。這些農民都是頗有市井氣息的,最後也只有他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這與日本在戰後年代(本片誕生時),不該有的妄想破滅,只好老老實實過日子做個普通老百姓的情景是一致的。

9樓:胡立淡

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武士、農民、山賊等多種階級。他們彼此間不同的價值觀衝擊,帶給人們更多人性的思考。我認為,在影片中,真正處於對立的兩種價值觀,並非武士與山賊這對敵人,而是是來自於武士和農民的。

這應該也正是黑澤明導演想要表達影片「武士勝利了,武士階級戰敗了」這一主題的關鍵。

大戰過後,武士們離開村落,武士中的首腦人物勘兵衛感嘆:「這也是場敗仗……贏的並不是武士,而是農民。」其實不過是他看清了農民自私自足的本質與武士道精神之間的巨大鴻溝,以及對自己又將衣食無定的迷茫。

至於另乙個問題,與其看活著的三人,我覺得倒不如看一下死去的四個武士。他們象徵著的武士階級靈魂元素,也正是「武士階級戰敗」的原因。

戰爭的最後,五郎兵衛、久藏、平

八、菊千代犧牲了。五郎兵衛和久藏死了,是因為他們都是充滿智慧型和武藝的,窮極地追求武士道精神的武士,他們實現真正的武士生存之道。菊千代死了,因為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武士,他選擇的是乙個武士的死法。

不過,諷刺的是,最為幽默開朗的平八,是最早犧牲的,這是不是也象徵著黑澤明在預示武士道的前景不容樂觀呢?

10樓:妄明

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雖然細節已經很多記得不太清了。

感覺自己多半回答不好,但搜了下,知乎貌似沒這電影的長回覆,試著回答下。

理想主義的死去和現實主義的生存。

在《七武士》拍攝的時代,實際上武士早已經沒落甚至消亡。不僅是武士的沒落和消亡。日本從戰前彷彿立於世界之巔對抗世界,但最終失敗,被占領,然後又重新回到現實。

個人感覺《七武士》正是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的電影。

七武士不計報酬,懷著理想主義和武士精神幫助農民對抗山賊,但實際上農民一開始就不安好心,村長明知道至少要10人,但卻咬定了只能提供4人的公尺飯,雖然招募了七武士,但從一開始就打定了讓武士送死和山賊同歸於盡的美好算盤。

相對而言,七武士卻必須接受極大的人數劣勢面對山賊,然後是無報酬的任務,而同時在農民借助武士的力量的時候,又恐懼武士的力量,充滿了自己的小算盤,七武士來到村子的時候,農民們藏好了糧食,將女人扮醜,躲了起來,最後在村長的權威下才心懷恐懼的接待了武士。

電影比較深刻和現實的展示農民的愚昧和狡猾,雖然片中也有「與作」這種具有反抗精神和理想主義的農民,而其他農民在七武士訓練下對抗山賊時也有閃光點,但總體而言,農民心裡始終打著自私自利的小算盤,借助武士的力量但又對武士始終保持著懷疑和戒備,山賊殺來了,卻只關心自己的茅草房,對比武士的形象都顯得矮小。

但最終卻正是這些愚昧而狡猾只打著自己小算盤的農民,卻獲得了勝利的果實,他們沒有花費多少成本就消滅了山賊,滿足於自己的農田,開始著快樂的生活。

而武藝高強艱苦訓練的武士卻因為理想主義和同情心,白白將自己的性命丟在了他鄉。剩下三人又重新踏上未知的道路。

生存下來的三個人,

勘兵衛是武士歷史的見證人,他見證了武士的歷程也見證了武士的失敗,認識到了最終勝利的是農民。

年輕的勝四郎是乙個對武士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的年輕人,他的未來也許代表著武士的希望,也許只是早早的認清現實放棄對武士的幻想。

七郎次早已轉行當了小販。

武士作為乙個階層有其特殊的歷史環境,當時代開始變化,武士存在的基礎就開始消亡,理想主義終究無法戰勝現實。一如日本需要立足與現實,武士失去了自己的時代後就無法獲得勝利。

現實是理想主義所痛苦卻不得不面對的。

如何看待電影學生覺得黑澤明的電影無趣?

逆刺 正常,黑澤明的部分作品如果沒有相關人文背景的了解,只是單純從所謂的美術鑑賞來分析,得出 神作 大師 結論的人,不用懷疑,這人肯定是裝x。舉個例子,亂 黑澤明代表作之一。整個作品最有藝術性最有戲劇性最鮮明的人物,是那個小姓狂阿彌。甚至可以說,如果看不懂狂阿彌,你看的只是一部日本版的 李爾王 根本...

如何評價黑澤明執導的電影《羅生門》?

風滾草 史匹柏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並非是完全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 羅生門 而是把芥川龍之介兩個短篇 羅生門 和 竹林中 融合在一起。 遠方 日本這個奇怪的國土必須配以奇怪的故事作為依託,而通過影像形式展現的奇怪的故事如何與這個奇怪的國土相呼應,那還得靠黑澤明。黑澤明善於改編名著,而如何讓名...

《七武士》偉大在何處?對後世的電影有哪些影響?

一樹梨花壓海棠 鬼子來了不錯,讓子彈飛就比較呵呵,先把台詞弄順溜了再說另外在真實的戰爭中騎兵被擊殺,都是人落地馬跑走,七武士裡這一點就很寫實,幾十年後的戰爭片裡大量的馬被絆倒也真是夠了 孫元臻 看過了黑澤明的七武士和亂之後最大的感想就是亂的畫面感看起來很震撼,七武士從情節到內涵更高了乙個層次。聯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