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從小到大給你灌輸的「窮」氣,後來對你造成了哪些影響?

時間 2021-10-17 14:38:30

1樓:

自卑,猶豫,恐婚,格局太小,缺乏計畫性,目光很短,享樂主義。

確實是我沒錯了。

不過不是窮氣,是家裡真窮,做菜都捨不得放肉絲,紙巾中間撕開用,洗衣機20年沒換過那種。

2樓:星河岸仙塵

終身都過不了富有的日子!就算再有錢,也時刻謹記勤儉節約,活的不瀟灑,不大氣!不過也可能因為自己的經歷而改變,但是骨子裡還是一樣比較節儉!

3樓:王不壞不壞

這個問題困擾著大多數中國家長,作為從小聽著「再苦不能苦孩子」長大的一代人,我在孩子教育上一向主張報喜不報憂,畢竟孩童無辜,他們在家庭中屬於弱勢群體,沒有任何能力去幫助父母,我們說了也無用處,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君不見,多少心理自卑都是源於父母無心的一句「咱家這麼窮了」,從此小心翼翼,不敢花錢,把正常的花銷都歸類為導致家境貧困的根源,影響了與小夥伴的正常社交不說,長大步入社會也不敢輕易冒險,唯恐乙個不注意,把全家賠進去。

為了避免這麼沉重的代價,讓孩子有底氣,充滿自信,不少家長就選擇了隱瞞真相,哪怕自己的生活質量已經跌落到谷底,也要咬牙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要iPhone不給諾基亞。可是,這個選擇真的正確嗎?

育兒專家對此並不認同,相反,專家認為應該告訴孩子家庭的真實狀況,窮困就是窮困,沒必要隱瞞,孩子並非家長認為的脆弱。但是,這並不代表家長可以張口「咱家窮」閉口「咱沒有」,告訴孩子是一回事,如何告訴是另一回事。

正確答案是:要說,但說亦有道。貧窮不代表弱勢,寒門亦能出貴子,專家的說話之道很周全,值得家長們嘗試

專家認為,孩子之所以對貧窮產生心理陰影,並非出於對金錢的認識,而是被父母的負面情緒所感染,由此判斷貧窮是原罪。

有些家長在告訴孩子家裡窮的時候,往往伴隨著激烈的暴怒情緒,冷漠和不屑夾雜其中,孩子不用認識金錢,也能感知貧窮二字的負面含義。此外,家長在惱火中往往口不擇言,說什麼「咱家都這麼窮了,你還要花錢!」把孩子嚇得瑟瑟發抖,從此對金錢敬而遠之。

這種夾雜著情緒的告知方式,就是錯誤的真實。

真正聰明的家長,在袒露真相的時候大多伴隨著溫和的情緒,他們可以平和的告訴孩子家裡沒錢的事實,卻不會讓孩子認為貧窮是不好的。

比如,當孩子提出購買一台鋼琴的時候,父母在拒絕時不要強調鋼琴的貴重,而應該說「爸爸媽媽認為,買鋼琴的錢足夠你念完大學,這筆錢應該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孩子自然明白家長的無奈之處。

另外,當孩子明白了家庭收入的支配輕重時,就會懂得自己家在同齡人中的階層。

但同樣的,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寒門出貴子的典故,只有給予孩子希望,才能彌補家庭帶來的心理壓力。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從小被父母保護很好的女生,從小到大滿足許多物質,到大學以後會怎麼樣?

家庭條件一般,父母都不是大學畢業,父母均沒有 鐵飯碗 從小就被教育想要的東西和爸爸媽媽要,說明白了為什麼想要之後就會擁有想要的東西,與其說是物質被照顧的很好,不如說像是養在溫室裡的花。拿考駕照來說,因為沒有一起去考的同學,爸爸就忽悠我姑姑一起去考駕照,科二練車第一天姑姑沒有去,我前腳到了駕校,爸爸後...

從小到大,對待父母的態度是否有變化?

Joan 肯定會有變化,人會隨著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改變自己對很多事或者人的看法。小時候和父母的關係親密,對父母很依賴,不希望離開父母半步。小時候覺得父親就和超人一樣,對他滿眼崇拜,直到某件事的發生,你才會發現父親也會犯錯,他原來不是超人。當時覺得自己的世界瞬間崩塌。到初高中的時候應該是最叛逆的時候,那...

從小到大最讓你感動的瞬間?

孫某某 小時候我們家裡面在山區讀小學的時,候我們上下學都要走4公里左右的路有的還是山路,下雨的時候很難走,因為那時候都是要從家裡面到飯的所以書包都很滿很重,每次下雨傘都遮不住全身每次到家不是衣服溼就是書包全濕,有一條放學路上也是下大雨我打傘的時候發現我的傘被換成一把很大的,從那以後家裡面的傘都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