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跟淨土宗,原始佛教在集中注意力這方面有何區別?都是集中注意力而已?所謂萬法歸宗?

時間 2021-06-22 11:47:33

1樓:

禪宗才是最究竟的原始佛教

淨土宗是禪宗的妙用方便法,淨土宗也可以契入禪宗,淨土宗的念佛功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除非你一步登天到達常寂光土,這個可能性幾乎為0

禪宗的契入需要自淨本心,萬念俱落,據彌勒菩薩所言,一剎那就有三十二億百千萬個念頭的生滅,可想而知,這些妄念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了多大的負擔

為了能夠放下這些念頭,哪怕是一剎那,首先需要把這些念頭如同捆茅草一樣,捆成一束,然後剪刀一剪,目標達成,這就是淨土宗一心念佛得以成就的原理所在

萬念俱落僅僅完成了禪宗一半的路程,妙有的公升起,才是禪宗最深奧的地方,這個需要非常強大的慧力和禪定,魔與佛的區別僅僅是一線之差,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就是外道為什麼不懂佛法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外道在佛法面前不攻自破的原理所在

念佛含攝戒定慧三部分,念佛定力上來了,戒律自然持得越來越好,貪嗔痴的心也能更快地滅除,加上禪定上來了,智慧型由禪定而自然發起,修四念處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不然,即使是修四念處,也僅僅是在意識裡打轉轉,進步比較慢

2樓:

三個宗派套路不同,目的相同。

禪宗是為了明心見性。參話頭是後面用的方法,之前幾句話就讓人開悟了。

淨土宗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通過只念「阿彌陀佛」來達到這個目的。當然,如果念到自性彌陀,也達到了禪宗的效果。

原始佛教又是另外的乙個套路。

所以並非是集中注意力那麼簡單。

3樓:普波居士

原始佛教的教義是:四聖諦和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以及因果報應的理論。

在《心經》中,絕大部分都被否掉了。先是「照見五蘊皆空」,接著「無色,無受想行識」,再接著「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把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等,一下都破盡了。佛法究竟義理是: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大乘佛法的究竟義理。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禪宗、淨土宗都是大乘佛法。大乘修行集中注意力於一心上,這心是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原始佛教的修行集中注意力於物上。

如果物質變化了,這個注意力變不變?變就不能稱作集中注意力了。不變,被集中的物都變了,那麼這個注意力還集中在哪呢?

所以說這個修行只是乙個方便法,不是究竟義。

希望你能懂。

4樓:趙慶光

專注是基本必須的,可是專注的動力呢?

電視、小說明明就比較好看,上網明明就比較有趣,這些我比較能專注啊!

禪宗的專注是對真理的渴求,淨土的專注源於對美好的嚮往,不淨觀、數息觀的專注則是來自對苦的厭離及對無常的嘆息。

5樓:Garfield Yu

但是,為什麼有的事情,明顯不像火燒身體這樣危急到「我」本身,但是有的人卻反應很大,比如愛財如命的人,如果有人動了他的錢,他一定會暴跳如雷,甚至因此起殺心!因為這樣的人,愛財如命,於是就把「我的」錢也當成了「我」,於是,即使不是生命受到威脅,但是動了「我的」東西,身體同樣會有反應。這種過程,實際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條件反射,形成了習慣。

而很多人會煩惱,過得不快樂,就是因為有太多壞習慣,不但在言行上,更在思維中都有很多壞習慣,而其中最大的,就是貪戀於「我」及「我的」。

實際上,所有佛教修行的下手處,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都是圍繞「末那識」展開的。其實對付「末那識」的思路也很簡單,就是將壞的習慣,變成好的習慣,不過對眾生來說,最難的地方,恰恰就在如何改掉壞習慣而養成好的習慣!

說了以上這麼多,接下來,就可以比較好的解答,朋友所提的問題了。

首先說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或稱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的區別,這也是作為大乘佛教的禪宗、淨土宗與小乘佛教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本人的體悟,在於兩者對於」識「的認知水平上有差別。我過去聽成觀法師講《百法明門論》時說過,小乘佛教是不講」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也不講」真如「,其只是講到」第六意識「,而在修法上,小乘佛教,是完全按照釋迦摩尼佛親自所教的做,釋迦摩尼佛說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可以說,依照小乘佛教所修,肯定可以出三界、斷輪迴,最終出離生死的苦海,但是佛在小乘佛教中並沒有講明,為什麼眾生,依佛之所教,通過修行能出生死的苦海?

也就是小乘佛教並沒有講明成佛的道理,所以小乘佛教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這也是為什麼,小乘佛教之中,沒有佛的果位的原因。同時,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只是對一定的人群有吸引力,而不能照顧到所有眾生的根器;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往往也不關心他人是否適合小乘,其認為一切照著佛所說的做就可以了,所以小乘的修行者,會更偏向於自我的解脫,而不關心其他的眾生如何,這也是小乘佛教相對大乘佛教,被稱為」小「的原因。

而大乘佛教主要說明的,就是」佛性「為何?」識」是如何運作的?從而明白如何通過修行,達到成佛的目的。

對於第乙個問題,大乘佛教談得比較多的是」性宗「(性宗主要包括禪宗、淨土宗、密宗、天台宗、華嚴宗等),而第二個問題,談得比較多的是」相宗「(大乘佛教的相宗就只有」唯識宗「一家)。而要想通達大乘佛教,則是」性、相「二宗都要了解的。因為了解何為」佛性「,才能知道自己心中的念頭,那些是妄念,佛性就是一把衡量何為妄念的尺子;了解「識」的變化與作用,才能了解妄念從何處產生,從而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妄念的公升起,並將其止息。

所以說,修大乘佛教,並不是開悟就OK了,實際這才是修行真正的開始。

也正是因為大乘佛教通達「性、相」二宗的重要性,所以將禪宗帶到中國的達摩大師,最初用來印心的經典是《楞伽經》,因為這是一部」性、相「圓融的甚深微妙經典。只是之後眾生根器轉鈍,禪宗印心的經典由《楞伽經》轉為《金剛經》,再由於中國歷史上的幾次毀佛,大量經書遺失,密宗甚至在中土就絕傳了,於是後來連《金剛經》都少有人能解,再之後就變為參話頭,參公案,乃至最後淪為「口頭禪」。

所以這裡也回答了朋友的另乙個問題——參話頭,不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實在是後世不得已而為之。

實際禪宗所修的,就是以「無門為門」,不假以文字言說,認為起心動念都是錯,其講究修行者當下以自身因緣的契機,直接體悟到佛性為何,所以其對修行者的根器要求很高。不過要說的是,眾生的根器,與世俗的學識無關,不是學歷越高就越容易開悟,像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如果以現代人的看法,根本就是乙個大字不識的文盲;而與根器比較有關係的,是眾生的生活經歷,以及對於自心、對人生的感悟能力。

講完的禪宗,就可以回答朋友的另乙個問題,禪宗與淨土宗的區別了:

淨土宗相對於禪宗,要親民得多,因為其一開始屬於漸修,甚至從最基本的如何做人開始教,可以說,佛在淨土宗中,是先教導眾生如何培養之後開悟的契機,所以其是為了照顧一些根器較差的眾生所設的法門,但千萬不要因此小看淨土宗,因為其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是乙個甚深無比的法門,而且說到根本,淨土宗是屬於大乘佛教的「性」宗的,所以其講到最後,還是談「悟」佛性的,所以淨土宗骨子裡與禪宗一樣,還是頓教法門,這點可以在淨土三經中的《觀經》中看到。實際大乘佛教偏性宗的宗派,在這點上,都沒什麼差別,只是佛針對不同根器的人,講說不同的法門。

這裡還要糾正一些人,對於淨土宗的一些誤解,「西方極樂淨土」不是人死後才去的,而是人活在當下就能去的,實際最好是當下就能去,只是這對修行者的要求比較高,基本都是根器最好的人才能做得到;而且佛最初所說的淨土法門,也不像當今所流行的那樣,以口念「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為主,這種修法是以修耳根為主,但是從《觀經》的來看,其是從「眼根」修起的,之後修」身根「,再修」意根「,從而慢慢開悟,只是到了現在,真正能講《觀經》的法師越來越少。

所以說,禪宗與淨土宗的相同點,要比他們的不同點要多,因為能悟到「佛性」,自然知道「西方極樂淨土」為何;能到「西方極樂淨土」,也自然離不開對「佛性」的體悟。實際大乘佛教的各個宗派,都是相通的,這就如之前所做的登山比喻一般,而這可能就是朋友所說的萬法歸宗之意吧。

6樓:bob

其中目的不同比如原始佛教和上座部修止觀是求把妄念斷掉然後觀察念頭無常,無我然後得到這感悟,如四禪八定證得四聖果。

禪宗參話頭,看公安,只管打坐,漸修就是把無量劫來的習氣抹掉見得本性,頓修求參禪或生活中一時得悟見得真如自性。

淨土宗嗎。。。正修念佛,

佛教的流派有哪些?例如密宗 禪宗 律宗 淨土宗等怎麼劃分的?有什麼區別?

真心從來本是真 第034集最好修學哪一宗 上 正鈞老師主講第035集最好修學哪一宗 下 正鈞老師主講人家不好意思講的密宗看下 www.lvdumu.net 惟賢法師答 其實禪 淨 律 密在八宗裡邊,都是講行的,看你對哪一方面有信仰,就可以修哪方面。但是在我來看呢,最適宜我們大眾的,比較方便可靠的還是...

淨土宗跟禪宗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北岩山人 我說點自己粗淺的認知,禪宗和淨土宗,對於我們普羅大眾的修行人的要求而言,禪宗重在悟,淨土宗重在信.很多人對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有誤解,說實話,淨土宗的一念盡信,一點都不比禪宗的頓悟簡單,尤其是我們這個末法時代,連佛說阿彌陀經裡,師尊都講,念佛法門是 難信之法 乙個悟字難,乙個信字也很難.都需要...

(漢傳佛教)淨土宗的宗旨 教義是什麼?

四生道人 漢傳八宗簡介 淨土宗 摘自 佛學基礎 彌陀淨土,源於晉代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在阿彌陀佛像前立誓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東魏曇鸞大師才有所發展。鸞師依龍樹的 十住毗婆沙論 易行品 著 往生論註 立難行 易行二道之說。繼承法系有唐代道綽 善導。綽原學涅槃,因睹曇鸞事蹟之碑文,深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