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上來說祈禱或祝福有沒有用?

時間 2021-06-03 16:31:28

1樓:李悅

我不知道這個回答是不是科學。

影響事物的因素有多種,我們可以歸類為有益的和有害的,我們需要做的是發展有益的因素,抑制有害的因素。

對於祈禱或祝福這種行為來說,主觀上會傾向於對我們有益的因素,在這點上是有用的。但是難點在於能否識別這項因素是有害還是有益,或者根本是幾乎沒有關聯的。通常的結果是不會對我們產生有益的影響。

2樓:解空一

什麼時候人會祈禱?

受苦的時候。

願意對該苦難的產生,承擔責任的時候,祈禱有用。大大的有用,還能想明白是怎麼回事。

科學不就是資料嘛?

來來做個大資料調查,

瞅瞅現如今大環境的祈禱,

都是些什麼念頭。

瞅瞅人心。

嗯,祈禱,有用。

我在不知道什麼是祈禱的時候,單憑悟性用過。

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話,可以研究起來了。

不複雜,看你從什麼角度認知。

研究的過程裡,找關於祈禱的人類群體通用法門。

3樓:劉一鳴

許願沒用,發願有用。

正確的做法是尋求見證,即我希望怎樣做,用什麼教誨和智慧型來改變自己以及其它人,以神/佛做監督。

果報是自然得受的,是你自己改變的結果。

4樓:

什麼叫祈禱?

祈禱是一種不帶要求的請求。

是一種自知是錯的,可以接受拒絕、甚至可以接受處罰而不會有任何怨言的,覺得允許被說出來已經是恩德,被對方聽到已經是虧欠的請求。

你找你爹要玩具,要不到就在地上打滾,這個不叫祈禱。

質問你爹憑什麼不給你買,這也不叫祈禱。

哭訴別的小朋友都有,你不給我買你就不是好爸爸,這也不叫祈禱。

被拒絕了撇著嘴不吃飯,在一切事情上製造麻煩報復,也不叫祈禱。

知道老頭子工作辛苦、也知道父親有父親的自由和權利,提出來了被拒絕了也能理解而並無怨言,只是寬慰於知道了確切的結果,且會警惕自己內心殘留的不自知的怨恨,這個近於祈禱。

祈禱是你愛乙個人的前提下唯一可行的請求方式。

它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溫柔,而是有所謂愛時必盡的義務。

祈禱是唯一真正良善的願望。

你的父母如果不是要求你、威脅你、命令你,而是向你祈禱,你不會這樣厭惡學習。

你的戀人如果是向你祈禱,你不會這樣糾結痛苦。

一切的請求,如果是一種祈禱,那麼你就不會這樣憂愁和焦慮,你也不會那樣緊張的防禦,不給對方任何機會開口。

做人的一項秘訣,就是不給不懂得用祈禱代替要求的人機會開口,不和不懂得祈禱,而總是自認為自己不經授權就擁有某種地位可以要求的人建立任何不能切斷的關係。

因為這樣的人,一開口就是在不自知的掠奪,你不受就生無可解的怨,只有最後成仇一種結局。

因為人類天生的罪性,這樣的人舉世皆是——或者不如說人人皆是。

人類總是不由自主的迷信著「要求」,不是去學習「祈禱」這樣看起來「軟弱」、「卑微」的方式,而是「努力奮鬥」,武裝起來,隨時準備著順我者昌之,逆我者亡之。

自己坐定了想想,你哪次對人的請求可以稱得上祈禱?

哪一次如果對方拒絕了你你真的毫無芥蒂?如果對方不但拒絕,而且認為那請求非分而憤怒,你哪一次覺得對方是有此權利,不是感到憤怒、而是感到抱歉?

一切要求,都是強求。

所有人都在拿著刀子和金子強求所有人,得到了滿足,都是暗自得意自己的刀夠快、金子夠多。

有幾個人,有幾次不是如此?

你如果看得見,就知道以祈禱對你的人是何等的可貴了。

憑什麼?

你想一想,既然你會想到這個,

誰真的不這樣想?

你體會到祈禱的人會受到什麼樣溫柔的優待了嗎?

你看懂了祈禱的力量了嗎?

因為僅僅通過棄用要求而改用「卑微「的祈禱,ta們已經犧牲了那些手段本來可以帶來的「成功率」,而且還是花著ta們自己的心力、克制著ta們自己的心魔這樣做。

對你祈禱的人,就是愛你的人。

祈禱就是愛。

因為對方是祈禱,你做了,你的作為就既不是因為對方的威逼,也不是因為對方的利誘,而是出於絕對意義上的全然的自由

這是對方通過拋棄要求、使用祈禱,給予你的祝福。

唯有祈禱,對於看得懂的人,必定放在第一優先盡力滿足。因為愛是不容辜負的。

也因為如此,祈禱被拒絕,不可能是出於任何「不喜歡」「怨恨」「疏遠」「不情願」「不重視」,而在邏輯上只有唯二的原因——或者是能力不足做不到,或者是因為怕這對你不好。

而只會是因為對方力所不及,或出於愛而知道這樣對我不好。

因此,祈禱的人完全免除了那些懷疑帶來的痛苦。

ta們也祝福了自己。

而那些自以為有資格,有能力、有本錢提要求被拒的人——不用左顧右盼,我說的就是你——如何不受到那些懷疑的無窮折磨呢?

去學習祈禱,嘗試以祈禱的方式與人溝通你的需求,看看結果如何。

記住,那不見得表示你所要的直接目的就會更大概率的實現。

但你會體會到的,

那種解開了絞索的輕鬆。

5樓:倉鼠愛吃肉

華萊士告訴了我乙個結論,思想是創造一切事物的工具。

萬物都是能量,能量的振動不同,實體化成的物質也不同。

我的能量振動頻率會把振動頻率的能量吸引過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人祈禱卻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比如健康,因為他們其實心裡想的是「我不健康」。明明想要健康,卻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那再會認為為了完整的經驗的體驗需要,所以需要經歷疾病。因為疾病也有意義

心理學上有乙個實驗,實驗家告訴實驗者,不要去想北極熊,而最後表明,實驗者想的最多的就是北極熊。

說白了,你思考最多的實物會進入你的生活,無論它是你想要的,還是不想要的。

6樓:平凡自由成人

人每時每刻都面對感性,理性往往只能帶來長久的收益和滿足,而當下是感性的、迫切的。

感性更多的是痛苦和消極,快樂和滿足才會彌足珍貴,尤其是慾望、惰性、心理反應、瞬時感受等驅趕著人。因此人要獲得當下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必須有所寄託。習慣往往是習慣了感性的痛苦,人的生存沒辦法遮蔽感性。

意志堅持是困難的,而祈禱似乎可以將人的意識拉到精神中去而忽視痛苦,二者同時實現了乙個目的,那就是旁觀感性帶來的痛苦,前者擁抱理性,後者創造新的精神實體作為靈魂。這個精神實體與「神」靠近,神代表著永恆、不朽、全能,可以通過祈禱以及重複達到,它吸引了人的注意力之後,感性的痛苦也就不再那麼煩人了。但是同樣,意志需要不斷注重思考來接近理性,而接近神需要不斷的祈禱。

祈禱要比思考容易得多。

祈禱是否是精神鴉片?如果沉溺其中或者違背根本上理性則必然是精神鴉片,不沉溺其中就是意識上的「安全溫暖的港灣」和安慰以及對抗生而不自主的感性以及其帶來的痛苦、恐懼、不安、折磨、失落甚至絕望的情緒。祈禱的起點很低,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而思考則有風險和困難。

是有用的

科學上來說,長生不老有可能嗎?

小新營養師 科學上來說,我不知道,但是你看看那些樹為什麼可以活上千年,甚至上萬年,我覺得從細胞角度來看,只要細胞自己不斷自我更新,就可以長生不老,但是吧,人類的細胞,達到了某個年齡,有些細胞就不更新了吧,只有走下坡路,然後就死亡了吧,我想大概是這樣的。 胖貓卡爾 其實從科學上說,生物到時候就會死才是...

從科學上來說,熱死和凍死哪種死法相對舒服一點?

火山旅 只要死亡的速度快於神經傳達感覺的速度,你就沒啥痛苦可言了。換而言之,只要避免慢慢凍死和慢慢烤死等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情況,冷死還熱死區別不大。 MapleWandering 講一點。好吧,正文在這 熱死那就什麼都沒了,全身細胞都死透了。冷死。如果你儲存的好,而且科學的話,全身細胞只處於休眠狀...

從哲學上來說,殺人犯真的 有罪 嗎?

星星點點 自己的想法 1.人只要還受 某些事物 所限就沒有自由意志,只能擁有 受限的自由 2.殺人無罪,不管他能不能控制住,這個行為都沒錯,錯的是違反了普世價值觀,影響了社會的信任,有悖於同理心 稗子田裡除麥子 是否有罪和自由意志無關,哲學也不是混淆對錯的學科,罪就是人行的一切惡,人幹嘛要殺人你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