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育方式不對怎麼辦?

時間 2021-06-03 13:34:36

1樓:遠大教育

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嚇唬孩子,孩子可能會乖乖就範,父母看到這招就用之後,就會經常使用

雖然孩子會乖乖就範,但是這種「恐嚇」的教育方法使用不恰當的時候,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是非觀念

1、膽怯

恐嚇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籠上一層恐怖的陰影,形成認識世界的錯覺,誤以為他的四周真的潛伏著未知的危險或者恐怖的事物!如果是拿【上幼兒園】恐嚇孩子的話,會讓孩子對於上學產生恐懼!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很可能成為謹小慎微、膽怯多疑、抑鬱寡歡的人,極大機率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2、自卑

自卑心理的產生主要原因是認為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比他自身強大,隨時都有被取代的危險,家長恐嚇孩子的結果,正是給孩子造成這種可怕的氛圍,是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可有可無,隨時可被代替的可憐蟲,這種自卑的心理嚴重影響孩子的一生,使他喪失信心,一事無成

3、遲鈍

恐嚇使得孩子不敢想、不敢說、不敢問、不敢做、思維停滯僵化,行為呆板木訥,時間一長,孩子也就變得行為遲鈍,對什麼事物都不感興趣了!

1、細心觀察

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孩子害怕什麼,討厭什麼、分析孩子害怕的原因,分析孩子討厭的原因,從而設法根據問題從心理上去消除孩子的恐懼感,克服緊張的情緒

2、耐心教導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更何況你的媽媽已經是第二次了,我覺得你媽媽可能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覺得用之前的教育方法都把你養成這麼大了,現在也是把之前的方法套用到你弟弟身上!

育兒要多點耐心,一味的恐嚇,一味的暴力,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雖說一時能見效,但是後果影響深遠!

2樓:博林每天說賺錢

怎麼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平時父母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都很擔心自己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那父母應該怎麼避免給孩子樹立壞榜樣,又該怎麼培養孩子健康的情緒呢?

首先,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親子互動是很重要的。那些和家長互動不是特別好的孩子,有45%的人會在孩童時期得精神健康的疾病,有32%的人會在成年期得精神健康的疾病。研究發現,當父母在場的時候,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會比較好,尤其是比較有能力處理負面情緒。

其次,父母在場的情況下,也是有差別的。有研究顯示,如果父母引導孩子去面對情緒,而不是逃避情緒,就會建立比較安全的依附關係,這時候父母從孩子那裡感受到的負面情緒也會比較少。所以,除了父母自己本身如何面對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之外,父母如何帶領孩子去面對情緒,對孩子的情緒發展的影響更直接。

過去的研究顯示,華人在這方面比較弱,華人家長不是去處理孩子的情緒感受,而是去教訓孩子怎麼做才是對的。比如,當孩子和別人爭吵的時候,華人家長一般都是先教訓孩子,而不是問孩子為什麼想要和別人吵架,也不會想到是不是孩子在處理憤怒情緒上出了問題。

最後,孩子的情緒發展,其實和其他心智功能的發展有很大關係。比如,孩子要有能力預計事情會怎麼發展,才會在事情發展和自己預期不一樣的時候,表現得很生氣。對多數的孩子來說,生氣大概是在三到六個月發展出來的。

再比如恐懼這個情緒其實和記憶有關,也就是說,要有恐懼的情緒,必須有記憶力,如果記不起來什麼讓你害怕,日後碰到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沒辦法害怕。有乙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比較小的孩子都不太認生,一方面因為他們還沒有產生強烈的依附關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產生分離的恐懼感受。大多數孩子在八個月左右的時候,才會開始有所謂的分離焦慮。

此外,在大腦中,與情緒最有關係的區域是杏仁核,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杏仁核的反應是比較強烈的。這是因為小孩子生存能力比較差,所以需要通過強烈的情緒反應,來強化孩子的生存能力。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了,杏仁核的反應會越來越慢,一方面是孩子有經驗了,知道不用有這麼強烈的危機意識了。

還有乙個原因和大腦前額葉有關。這個區域是發育比較慢的腦區,和控制情緒有關係。所以小孩經常會鬧脾氣,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前額葉發展比較慢,導致不能很好地調節情緒。

那怎麼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呢?一是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本來就是非常個人化的,不同年齡的人,對情緒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二是大腦發展的差異會對情緒的發展造成影響。當父母覺得孩子沒辦法很好地處理情緒的時候,要考慮他們的大腦發展情況,特別是那些發展比較慢的孩子,要對他們多一點兒耐心。三是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親子互動對情緒有很大的影響。

3樓:

我要是像這樣說,會被我老公罵死!

那次,我只是對我女兒說,等上中學的時候,你是想上功課比較多的民辦學校,還是比較輕鬆一些的普通學校——就被我老公指責了,他認為我在給孩子暗示上好學校是又累又苦的事,進一步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

不過,你媽媽這樣對你弟弟說,真會讓你弟覺得上幼兒園上學是件痛苦的事,因為不聽話就送幼兒園,犯錯的人才去的地方呀。

你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真是了不起!

你的勸說媽媽不聽,可見她是個固執的人,那麼,誰的話她會聽呢?你爸還是你姥姥?可以找他們說說你的看法,讓他們去跟媽媽說。

同時,你可以告訴弟弟,上幼兒園一點也不可怕,可以和好多小朋友玩,可以交到家人以外的一些朋友,老師還會教著玩遊戲……另外,就算是上學,也沒有那麼可怕——把你的經歷講給他聽。

辦法總是想出來的

4樓:安心

估計你媽就是那種特別固執,還不願聽取意見,不知道學習的人。所以也沒必要規勸了,都是徒勞。其實有些人的成長雖然有些性格或其它生理上的特質來自家庭環境和遺傳,但這些並不一定就意味著他長大就不會變得優秀。

這與他以後的人生路上遇到的人、事,以及看過的書都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有些時候你也沒必要太過糾結,只要你們兄弟姐妹能相親相愛,一家人和睦相處,同樣會給你弟弟帶來安全感。

5樓:司馬秋照

你告訴她,這樣會從幼兒園開始就毀了弟弟的一生,讓孩子從小就認為教育是一種懲罰,除非你們家有礦,不然,若長此以往,你弟弟的發展讓人擔憂。

6樓:不拿到注會不改名

你是不是剛小學呀?弟弟上幼兒園:)你可以試試直接向爸爸表明你的想法。知乎上的建議大概聽聽就行,我這條也一樣。小朋友有問題找家人,別太依賴網路:)

家長教育方式不好怎麼辦?

我也很苦惱 乙個你發表意見他會說 你懂什麼閉嘴的爸爸 乙個偏心妹妹什麼狠話也不考慮就脫口而出的媽媽不教你怎麼為人處世,直接嫌棄你為什麼長大了不去跟別人學 我真的好累,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選什麼都是錯 我的話僅僅代表個人觀點,或許三觀不正吧,或許三觀不正也沒什麼不好,就醬。其實我特別特別羨慕那些三觀...

你和你愛人的教育方式不同怎麼辦?

教育方式不同並沒有什麼問題,這也就是父母的區別,如果完全都一樣,留乙個就夠了還要兩幹嘛?其實最核心的是教育的理念是否相同。如果在教育理念上出現分歧,或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會更大,今早拉通你們的教育理念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奶爸視界 很正常,事情無絕對。不必過多糾結。但是溝通不能少。家庭教育本就是求同存異...

因為愛的方式不對,嚇到了最愛的人,怎麼辦?

少女心段子手yk 由於學校和個人經歷的問題,我可以肯定地說,被以不能接受的方式愛著,真的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愛是一體兩面,但尊重和克制也很重要。 愛的方式不對嚇到最愛的人 我聽到這個的第一反應就覺得這個方式應該很可怕比如暴力啊比如強留啊 一些帶威脅的方式 這些方式會反應出你的潛在性格 或者你有隱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