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熱播劇《小捨得》中家長的教育焦慮問題?你覺得家庭教育焦慮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6-02 09:50:16

1樓:Maverick Air

人是趨利性的

我們已不僅僅是停留在追求溫飽了,家長通過自己年輕時的努力希望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孩子面臨上學之後也希望孩子能比自己更有認同地位或者與自己差不多層次,換個角度是更具有競爭力;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使用各種資源與方法,擔心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優秀,擔心自己孩子剛優秀之後又被別人孩子超越,心中憂患意識油然而生……也許每個家長心裡都是乙個囚徒困境

2樓:暉姑娘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教育焦慮問題。

一是認為孩子不能落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他們對這句話都有誤解。孩子之間是沒有必要去比較的,你學舞蹈了,我就必須學嗎?

你當班長了我就也要當嗎?這種比較和攀比只會讓孩子受罪。

二是家長的這種焦慮會影響孩子的狀態。孩子失去童真,不會正確處理問題,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

所以,希望這些家長能學會放下,給孩子快樂的童年,這樣他們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3樓:花花

家庭焦慮的原因是社會競爭激烈,學習成績變成了一切,成績不好你就是不合格。

考不上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這就是父母、老師一直在給我們灌輸的思想。

家庭教育在於過多的去關注孩子成績,沒有想要要全面的去培養他們的性格教育。

4樓:上上

電視劇集《小捨得》熱播,我也一直在追這個劇。細想起來,這部劇之所以熱播,正是因為戳中了很多家庭的痛點——教育孩子問題。

《小捨得》熱播,教育話題引爆熱搜

無論是電視劇集還是現實生活中,只要是與教育相關的話題總是很火爆。

而近期熱播的《小捨得》就吃到了題材的紅利,一經上線就引發了熱議。

劇中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上課外補習班、託關係擇校,這些都是基本操作,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更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進金牌班學習向當眾辱罵孩子的老師低頭。

看到田雨嵐為了孩子的前程低聲下氣,很多家長都有共鳴。

而劇中宋佳飾演的南儷起初並不提倡給孩子報補習班,但後續她卻被女兒歡歡的成績「打臉」,權衡利弊之後南儷也在孩子的主動要求之下同意在課外給她報補習班,並且為了能夠拿到補習班的名額而求了好多人。

此外,就連學習成績排在班級前列,智商超凡的「窮孩子」公尺桃都跟風上起了補習班,公尺桃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獲得更好的受教育機會就算是多打幾份工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設定戳中了很多劇迷的心,父母愛其子,必然會盡力給他們最好的。

之所以焦慮,本質上是因為「比」,希望孩子比別人強,希望孩子比自己強

努力沒有錯,但別比,或者少比,更不能逼

我們共勉吧

5樓:婷媽alan

《小捨得》中家長教育焦慮問題,其根本在於優質教育資源的潰乏。

課外輔導班不是你想不想上的問題,而是大家都在上,你不得不上。你不上,大家都在上;別人的成績都上去了,你就要墊底。而公升學率擺在那裡呢。

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深圳中考公升學率42.7%,班上的孩子,成績已經很好了,都還在上補習班,什麼學而思,都是從小就在上。

6樓:親親寶貝

且不說教育焦慮,孩子一出長的焦慮就開始了,買什麼尿布,喂什麼奶粉,用什麼沐浴露,孩子一天天長大,甚至開始吃什麼輔食,營養會不會跟不上,什麼時候會爬了,會走了,說話晚了怎麼辦?後來會擔心要不要上早教,幼兒園了,老師待我們不好怎麼辦?該不該上興趣班,上了興趣班,錢花了,學不好怎麼辦?

上小學了,作業多了怕累著孩子,作業少了擔心學不紮實,又或者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去比較,擔心孩子個子長的太高或太矮,吃飯過多或過少,性格開朗或文靜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家長無比焦慮,無比抓狂為什麼我們變得如此焦慮有專家分析這種焦慮是整個中國社會焦慮的折射,是由於社會階層固化,財富分配不公平而讓人們缺少安全感而導致的。所以父母寄希望於孩子通過超越其他人,成為社會精英來,獲得更多社會資源,過更體面的日子,即使孩子再不濟至少也要和自己一樣優秀。於是我們選擇名校,從幼兒園到高校,因為資源更多,機會更多;我們開始讓孩子更快、更多、更好更早地學習,爭取在競爭中獲得先機,那麼家長到底該給孩子什麼?

是為他們的前程鋪好路,為他們做好人生中每乙個重要抉擇,讓他們盡量少的經歷痛苦.讓我們重溫19世紀英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哲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的一段話:「孩子我無法牽著手把你從這裡帶到那裡,這條路你必須自己去走。

我能夠真正向你承諾的,只是對你堅定不移的支援。我會給你一些指引,把我的經驗告訴你,但這代替不了什麼,一切得由你自己決定,作出選擇,並承擔責任。

7樓:絕學無憂

家長知識水平不夠,有幾個錢又不知道是從哪來的,自然焦慮會失去,於是把壓力釋放在孩子身上。

跟在電梯裡做俯臥撐沒啥區別,不知道自己怎麼上的樓,為了不掉下去只能親命努力。

8樓:燕安心語

首先是大環境的影響。現代社會節奏加快,競爭激烈,各種教育資源都在向條件好的城市傾斜。那些條件一般的地區和家庭肯定會焦慮的,因為不管怎麼樣,孩子在大人心中,都是很重要的。

其實教育焦慮跟個體有很大關係。家庭條件優越,自信心好的家長就沒有那麼多的焦慮?而越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家長,都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希望,拼命給孩子加碼,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焦慮。

當然,作為培養孩子的主陣地,學校肯定是販賣教育焦慮的主謀之一。

9樓:竊取愛意

教育焦慮是乙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各家各戶有了小孩之後,大都拼了命地要給小孩上學區房;上學以後,又拼了命地給小孩報各種輔導班;每天放學以後,幾乎都要有乙個大人專門負責輔導作業。而且不輔導還好,母慈子孝,一輔導,往往就是雞飛狗跳。

在「別人家的孩子」後面,一定有著一群「別人家的家長」。這些家長的心態,多多少少反映了當下的教育焦慮問題。

然而,當我們把視線回到改革開放之前。那個時候,既沒有學區房的概念,輔導班也極少,大家就自然而然、約定俗成地就近上學。家長對小孩的學習並不是不重視,但絕對沒有像現在這麼過度重視,甚至就是焦慮。

感覺當時的教育好像如沐春風一樣,自在又不緊張。

對比來看,為什麼現在就這麼焦慮了呢?

今天看到一種解釋,我覺得蠻有意思,分享給大家。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經濟角度來分析一下。

從社會經濟結構來講,現在與改革開放之前的區別有哪些?當然,我們首先承認經濟飛速發展了,人民生活普遍更好了,獲得感也增強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貧富差距也拉大了!

瘦不下來的人注意:藥店不起眼的「小東西」,胖到160斤也能瘦廣告

雅塑過去,無論是在農村的農民、工廠的工人、還是醫院的醫生,甚至是大學的教授,大家的收入雖然有差距,但是不會差很多。這就是說:「受教育的差距不會顯著影響個人的經濟收入」。

既然這樣,家長就會認為:孩子讀書多也好、少也罷,由於成年後的收入反正差不多,所以在小孩的教育問題上,就不會有特別強的競爭意識,相對和諧多了。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貧富差距也拉大了。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有很多,一時半會也說不清。但有一點,人們已經注意到了,那就是:

「受教育的差距會顯著影響個人的經濟收入」。從總體上看,博士的收入會比研究生要高,研究生又比專科、本科的收入要高。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累積,博士群體的收入會顯著高於專科或本科的收入,有時甚至會相差幾十倍。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再也不淡定了。

家境一般的家長首先著急了,砸鍋賣鐵買學區房,要給子女盡量提供好的教育條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實現階層的流動。家境好的呢,也怕自己的子女落下啊,一樣買學區房、報各種班,就怕孩子在競爭中失敗。這樣,幾乎所有家庭開始焦慮起來了。

你看,這個解釋是不是有些道理?!

如果你贊同這個觀點,那麼我想今後再遇到別人家「虎媽式的教育」,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乙份理解呢?

突然想起乙個段子:小時候的我們為啥如此快樂?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們,醜和窮都還不是那麼明顯

10樓:在乎

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學習成績為單一的選拔標準,想要保持靠前的排名,就注定了各種拔高的培訓,各家條件不同、孩子個體差異等是不爭的客觀存在,想要抹平這些參差不齊本來就是不可能的,那想要做到這些的家庭教育能不焦慮嗎?

11樓:May姐來說

所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焦慮的產生是多所得不確定,或者擔心所得低於預期產生的情緒。

電視劇集沒詳細看,只大概看過一集和幾篇劇評。《小捨得》關注點是小公升初,和《小別離》和《小歡喜》是公升學系列。

三個公升學節點,前兩個屬於義務教育,是全民都有的教育機會。原本可以坐等安排即可的事情,因為習慣於競爭機制,秉持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的教育理念,希望讓孩子進入教育資源:硬體過硬,軟體夠強的「好」學校在努力。

孩子更需要的是適合自身性格特點的成長環境,劃片入學制度本身是為了解決上學機會的問題,並不能解決所有孩子的個性成長需求,也不是要重點依賴的。真正需要仰仗的還是老師和父母這樣陪伴他們成長的人帶給他們的成長體驗,為他們提供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家長焦慮時可以考慮一下,自己孩子的性格。興趣和過去的學習特點,規劃如果去了呀某學校,ta在學校可能有哪些成長機會和挑戰,家長需要怎麼提前鋪墊,遇到問題有哪些可行方案。

當把教育成果的結果達成路徑打通,風險迴避措施準備到位。其他就是執行和等待收穫的過程。焦慮就不再是必須有的產物了。

12樓:Joanna

第一次陪一歲半的兒子上早教,因為膽子小不適應,兒子在班裡顯得格格不入,因為怕生而哭,因為玩不上自己心愛的玩具而哭,回來的下午,因為太累了睡了一整個下午。我看著這個小人兒紅撲撲的臉蛋,想著這個小傢伙哭泣的可憐樣子,心疼而糾結。

我不斷地問自己,尚且成年人都有社交的焦慮,要不要讓這麼小的孩子就面臨這種擰巴的環境?要不要由著他只要孩子舒服開心就好?或者可能過段時間長大點就好了?

想起我小時候,也很膽小,上學的時候不愛跟別人玩,上幼兒園的時候,一直哭。幼兒園的阿姨因為心煩,就把我關在小黑屋裡,下班媽媽來接的時候,我總是哭成淚人。所以,小時候的我很內向,很多小小的心思不知道跟誰說,也不知道怎麼看待自己的不開心。

不想上學,就等於不乖,就等於不是乙個好孩子。那候的父母也完全沒有培養孩子情緒疏導和社會交往的意識,很多時候,我都感覺無所適從,這種擰巴的性格持續到很大的時候,或許到現在,我都被深深的影響著。

教育焦慮,是每個父母的必考題。當初曾經許下的「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的願望好像已經人心不足蛇吞象。我的男孩,不僅要健康快樂啊,我也希望他能夠有自己的位置,學會和自己的情緒和解,學會和這個社會和平相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第一次因為在陌生環境中無所適從而留下的眼淚,媽媽幫你擦;第一次因為害怕想要逃開的時候,媽媽擋在你前面。陪你走一小段,目送你向前,畢竟,以後的人生,要自己大步走去呢。

《小捨得》中擇數的老師說孩子天賦不好,家長就接受不了了,怎麼看待家長的這種心態?

Madman 很正常,認知壁壘嘛 不要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現在,我們小時候挨打,挨罵是那個時代的印記,而這個時代的孩子都是家長手心裡的寶。過去的家長重心可能在於溫飽,而當代轉移到了精神層面。 typhaniel 大多數家長把自己的孩子作為自己的延伸部分,私人財產。所以任何其他人說自己孩子天賦不好,就是...

如何看待王曉晨老師落選熱播劇《歡樂頌》中「邱瑩瑩」一角?

阮遞飳 王曉晨老師的資源怎麼和楊紫比?楊紫老師新簽了公司,自然是有換公司的道理在的。不過我覺得這個新公司的環境也不怎麼地,要不然楊紫老師的臉怎麼能被荼毒成現在的樣子? 西西 不要看爆料。之前全程關注他來了這部戲的製作,於是後來對網上這類營銷號爆出來說是 馬思純頂掉了舒暢上來的 這種訊息嗤之以鼻。眾所...

如何看待開年熱播劇《山海情》的豆瓣評分高開高走,從9 1飆公升至9 4?

被遺忘的 山海情剛剛開播時正午Sunny 孔笙導演 張嘉譯等眾主演能獲得個8.5的基本分 負面待定扶貧劇尚無成功案例 然後前三集播出後接地氣的口音 樸實的服化道讓觀眾開始感覺到該劇的用心之處評分酌情加個0.6不過分,開局9.1應當應分。然後水源問題解決後主角成長故事鋪開,直線任務開始種菇 打工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