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 醫生科研不行,拿不到國科金髮不了頂刊是不是就沒法留院和公升職稱了?

時間 2021-05-06 10:42:31

1樓:瓦葵

我不知道別的科室,但是作為碩士畢業後曾就職於某985大學附屬醫院的腫瘤科醫生,真心感覺不做科研在這科室就沒辦法混,大概率會一輩子主治到老。

而且在腫瘤科拼科研還必須多少沾點基礎研究,新分子新靶點各種新藥更新太快了。

我碩士做過兩個小臨床課題,乙個基礎課題,發了幾篇小文章,但到底是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基礎科研訓練,一旦深一點就覺得力不從心。

看清楚這一點後我中級一過就離職出國讀了個腫瘤生物學的博,從頭開始系統地學。

…來啊!卷啊!誰怕誰啊!

(不過講真,現在學得還蠻開心的,如果你覺得你不會做研究但又不想認慫,可以考慮給自己乙個機會系統地學一下)

2樓:tk li

我認為,要想改變現在的醫院的醫生生存狀況,只有等到20年之後。現在醫院裡為什麼會捲,為什麼中青年醫生壓力那麼大?因為現在的絕大多數醫院的院長和各科室領導,他們不會搞科研,他們只需要政績,他們又沒有指導年輕醫生和研究生的能力。

等我們這一代真正從科研苦難環境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人做了領導,我們下一代中青年醫生和研究生的狀況才會改變。

要想改變,只能堅持。

3樓:湘勒

縣醫院是大醫院嘛,協和是大醫院?從

縣級/市級/省級行政區部分(膠東/蘇北這種)/省級/大地區行政區(東北/西北這種)/國家級 ,這6級都有那種地區性強勢的三甲呀。

4樓:西城

晉職稱要看醫院的。

我之前所在的醫院,jd三甲,晉主治要求任期內(四年內)四篇統計源期刊。

然後一年能晉個10%吧。

四十多歲的老初職不少。

對比同學所在的地方醫院,基本以考代評,考過就能進主治了。

5樓:小劉和小莊博士

這題換種說法就對了。

就是拿到國自然,發過頂刊大概率可以留院。

沒拿過國自然沒發過頂刊就沒法留院嗎,那可真不一定。

A有關係

B輔助科室

再不濟留院也可以去超聲科,影像科等輔助科室。一樣留院,一樣拿工資,一樣進進職稱。

C現在科研能力不行,不代表科研能力一直不行。有的人大器晚成。不要輕易否定自己,給自己扣上科研不行的帽子。

6樓:手機永遠一屏

頂刊跟國自科是兩回事,發不了頂刊的還是很多的,但連國自科都拿不到,那還是別走學術道路了,真的。

高校和醫院裡科研搞得好的幾乎全是寫手,你比不了。一輩子可能也就是個副高了。而且隨著新進人員越來越強,你心態會越來越差。

所以沒必要用自己的弱項去跟別人強項比。

可以踏踏實實搞教學,或者考個選調生,或者去研究所搞搞應用研究啥的。

我說的主要是高校的情況。

如果是醫院,我不了解,不過應該也是大同小異的。

7樓:

我覺得分南方和北方,南方比如中山湘雅華西復旦上交浙大比北京更重視科研,我師兄們去那裡年輕主治基本都是普惠性質的國青人手乙個,而在北京的某top3醫院,有乙個國青已經算是外科裡的科研佼佼者了,外科每年能中國青的人屈指可數

8樓:追風月影

看你這個「大醫院」和「公升職稱」究竟怎麼定義的了。

市裡的三甲就算大醫院,還是必須協和北大湘雅這些才算大醫院?

你想公升成主治還是主任?

醫生醫院以科研定評,也屬於一種沒辦法的辦法,確實乙個醫生乙個醫院最核心的應該是臨床能力,但這東西沒法評判沒法量化,你靠什麼指標證明你「臨床能力強」呢?門診量?患者滿意度?

還是啥?這些字眼你看著就覺得這裡邊有貓膩。

而科研是可以定量評價的,什麼檔次的期刊,影響力,被引用次數等等,都可以定量測評,公平公正公開。

但也不用那麼極限。

晉主治就沒有文章要求,年頭夠了就可以報考,考試通過就是個主治醫師。但醫院聘不聘你作為主治醫師工作又是另一回事,這崗就這麼多人,得看上邊的人什麼時候退,有崗了才能聘。

晉副高就有一定的文章要求了,一般認為不難,文章多的質量高的早幾年晉,文章一般的晚幾年晉。

晉正高是個玄學。。。

還沒聽說哪個醫院因為醫生晉不了主任就辭退他的,但你如果連主治都考不下來,純粹個人能力問題,和科研無關,真被醫院辭退也怪不得別人。主治醫已經具備了基本全部的權力,甚至能成為科室負責人了,醫院也沒必要沒理由辭退這個人,但你因此無法達到更高的高度就怪不得醫院了。

9樓:Yang yang

同樣瀉藥「雖然但是鴨」。

不過我不想回答,雖然國自然、SCI、中華、核心等等我都有,但真的很累,造成很多臨床想做的事情耽誤做不了,我個人更喜歡臨床,臨床醫生去做基礎科研真的不應該、不合適,應該瞄準臨床問題、臨床研究才是,這是體制的鍋。

10樓:月暮

不適合科研也一樣可以做科研的,和擅長這方面的人搞好關係或者直接給錢,把你的名字加進去,負責一些雜碎繁瑣的事情就好了。頂級期刊不是只看第一作者的,通訊作者肯定不可能,但第

二、三甚至四作者都被承認。為了自己的前途,大多數醫生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真的一點文章不寫,那在一線城市二甲及以上的醫院都很難留下或者晉公升,無論其他能力如何。像我呆過的乙個全國排名前50的三甲,乙個介入手術能力很強的副主任專家,在那呆了幾年其實就為了科主任的位置,結果好不容易熬到老主任退休了,空降下來乙個科研專家做了科主任。

這是大醫院裡的潛規則,目前都只能遵守。

11樓:佳怡大寶貝

當不了馬雲,就不能擺個攤賣貨了?

現在年輕人的乙個缺點,只看著金字塔頂級的,好像除了科主任和頂級專家,其他的都不是人了,在眼裡被自動遮蔽了。

當個醫生看病,養家餬口,不需要那麼多。當個政客或者頂級的,才需要。

12樓:給我一杯果汁

除了正常的科研晉公升途徑,剩下的也就什麼援青援藏,拋家舍業去窮山僻壤,比如青海那地方海拔三千公尺,一般人根本待不下去,半年一年的都沒戲,最好去三年,今年光速破格提拔也就抗擊疫情支援武漢了,很多人今年靠著支援武漢甩掉了多少年老主治,老副高的帽子,今年國家有紅標頭檔案,也比較重視實施,援青這種省裡組織部定的都也不一定給你落實,還得靠你自己爭取,不過抗擊疫情這種機遇太少了,上一次還是03年非典。這種都屬於破格提拔,都懂得

13樓:

前幾天院長還說科研不行的人,臨床肯定不行。國自然,文章是晉申的唯一途徑,不會寫在檔案裡面,但要成為預設的規則。所以不會看病無所謂,但沒有文章國自然,你在醫院很難混。

14樓:酸菜

醫生職業在頭部三甲醫院生存肯定需要學術出色,國自然幾乎屬於高階職稱標配,一旦進入乙個行業的金字塔頂端,必然伴隨著殘酷的競爭。

然而還有廣大的地區級醫院,甚至大量非三甲醫院,那裡是可以放棄學術型醫生路線的地方,連領導可能都不知SCI為何物。

甘於平凡,雲淡風輕。

15樓:懋式百科 李懋

可以負責任的說,是的。

雖然醫生是以看病為主要技能,但是目前的這種形式,考核人才,晉公升,還是科研一票制,贏科研者通吃。這是因為,科研是很好量化的,多少篇文章,多少篇SCI,IF多少分,這些都比較好量化。

而看病技術,則不是這麼好量化。除非是同科室內行。比如,我說我手術比A好,或者我寫報告比B好,這個都不一定這麼服人。

所以,為了方便量化,也是一種偷懶,科研一票制是相對公平的。但是對於不擅長科研這種遊戲規則的人,而擅長動手能力或者醫療技術的人來說,則是吃虧的。

16樓:利妥昔單抗

所謂大醫院其實也是乙個異質性很強的集合。

據我所知,至少帝都還沒這麼卷,縱然是top科室

你所說的這種極端情況(比如非頂刊不可)可能在上海某些大大大醫院某些科室更常見一點。

口腔醫生 醫學生是如何看待臨床醫生 醫學生的?

紅白夾心糖 羨慕啊,因為以後的選擇更多 然後覺得他們好辛苦,前兩天看臨床的朋友的票圈發的神經病學的PPT,還好我不學 但是低頭看看一年內自己要學完的十幾本專業書,我自己也笑不出來 哪有資格心疼別人喲? 凌霄 有啥不一樣啊,在我心裡啥科醫生都一樣有些人會對眼科啊 口腔科啊 麻醉科啊 病理科啊 影像科啊...

醫學生最好大幾開始參與科研?

酯鍵不水解 相關 主持校課題一項,參加過全國基礎醫學創新論壇大賽並獲二等獎,並有一篇文章在投。進入大學後的某段時間裡曾十分嚮往科研,認為這東西無論是對考研還是校裡評獎評優都有很大幫助 然而的確是這樣 真是走上人生巔峰的好方法,於是乎,就去水水課題了 先說結論 大二開始最好。首先,做科研的基本要求是文...

大一醫學生,如何接觸科研?

咕嚕嚕嚕嚕 大一有點早吧,首先學習要刻苦,盡量考試分數高點懂得多一點,要不老師一問三不知那就尷尬了是不是 然後就是多打聽哪個老師有什麼專案,然後毛遂自薦看老師能不能讓你參與科研 千里鶯啼 1.學長學姐 這條最重要,找到幾個靠譜的已經加入實驗室的學長學姐詢問,不僅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到實驗室的整體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