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聽了眾多道德知識後,我逐漸崇尚金錢和暴力解決問題?

時間 2021-05-31 08:42:14

1樓:海王星·夜音

不同的人和文化圈有著不同的物質/情感需求。

例如西方更追求公民權利,而中國更追求物質利益,和各個文明的傳統、歷史和認知有關(這裡我傾向於採用術語,底層價值觀,也就是大多數人覺得是對的觀念)。人需要被認同和存在感,共同遵循乙個道德體系可以提高合作效率(相互之間的情感收益較高,不容易感覺被冒犯)。

2. 社會道德體系的目的是維持團體秩序,手段是為成員提供認同感和正義感。

這就意味著每一種道德(理論/體系)的存在,一定是為了對應團體能夠獲得更大(滿足成員物質、情感、精神需求的)廣義收益的秩序/規範,提供正當性/合法性的材料,然後進一步被認同和擴大影響力。

3. 大多數人也不需要更多的被認同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加入乙個可以提供強認同感的團體就夠了,再多也難以提供更多的幸福感。

此外,相容/接納更多的道德對個人思維方式的要求也很高,實際上任何價值觀都不存在理論上的對立,衝突的本質還是現在現實收益上的。例如,合作全球化可以提供更多收益的時候,那世界肯定多元和包容,但一旦保護主義才能自保,道德和價值觀的衝突就會更嚴重。

4.1 團體及對應道德影響力的擴大,一定存在平衡點。

雖然團體可以通過定義強化自身道德等手段擴大對應的人數和影響力,但所有擴大自身的手段的效用一定是遞減的,直至達到平衡,在擴大就反而會削弱自身。因為再擴大,廣義收益蛋糕的增加無法滿足對應團體增加的需求。(比如烏克蘭,「自由資本主義世界」怎麼會需要更多的資本家呢,它們只要更多的經濟殖民地/俗稱韭菜,所以這時候這種經濟/政治體制就很難再擴張了)(我們國家不會再尋求領土的擴張也是乙個道理)。

4.2 現價段,幾乎所有的人和廣義收益都被已有的團體及對應的道德占領

題主口中的「問題」,應該是指乙個團體宣告的訴求(擴張收益)和另乙個團體的道德(現有收益分配方式)相衝突,本質上就是廣義收益的衝突。那麼,「我」被道理說服就意味著我要放棄我現有的收益,所以「我」不會被對立的「道德」(及其背後的團體、社會模式)說服,除非被超過我現有收益的「道德」收買。

這就是為什麼在現實中,想要解決價值觀衝突,大多數人會採用收買和暴力,畢竟認同感和正義感是人的剛需,而感性/情緒則是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不過合作以提高生產力才是(所有較大團體)理性追求的未來吧。(當然,實力差距過大的道德爭議基本可以直接投降,或者象徵性的反抗一下。

)PS:被收買大多數(均衡的)時候其實並不划算。因為如果長遠考慮問題的話,提高自身信譽對應的是未來幾十年的收益,除非自己已經被所在團體拋棄。

另外,如果沒有非對即錯的思維的話,也可以嘗試採用不同道德張力的均衡。

2樓:知止

你是有錢還是有槍?你倒是說說你解決了啥問題。

你能活下來就是因為那些掌握金錢和暴力的人遵守道德。

要不然你早就被別人當個問題給解決了。

為什麼在知乎提問題,引來的確是很多道德聖人站在道德最高點對你進行人身攻擊 道德綁架 誹謗 亂扣帽子

天衍神術 開放性平台都是這樣,自認為自己是成功學者,實際上啥都不是 自我優越感強烈 不管他在網路上叭叭啥,都不會對他現實本人產生任何影響,不用為自己語言負責,自然就為所欲為發言了。 清風浮萍 3.同時,可能更多的人沒有經過理性思辨的訓練,缺少說理 溝通的技巧。4.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公眾文化素養...

為什麼我感覺上了高中後,獲取知識變得困難?

夜鶯與薔薇 那是因為你還沒上大學,等你上了大學之後你才會知道高中知識獲取困難在於你的學習方法不對,而大學知識獲取困難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你周圍的環境,另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你的自律。 Keep moving 在現在看來,明明中學的課程特別簡單,但是當時怎麼都不會,覺得怎麼都算不對,語文怎麼都背不會。為什麼呢...

為什麼我在接受大量陌生的新知識時會覺得痛苦厭惡和抗拒,在聽不懂或聽起來陌生複雜的資訊時會忍不住走神

無思 很正常。新知識在接受的時候,不論你是開心好奇的接受還是不開心被逼的接受都會很累,因為大腦在遇見新知識能重新構建儲存記憶理解呼叫已有知識面等一些列操作,是非常消耗精力的,所以會感覺很累。也就是為什麼,一項熟悉的知識只能被呼叫時很輕鬆愉快,因為他已經構建好了,呼叫走的快速通道,消費的能量少,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