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書」能讀進語文課課堂嗎?應如何實現?

時間 2021-05-30 11:41:17

1樓:白一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裡所說的「閒書」指的是哪些書?

就材料裡所說,這裡的閒書,一般指的是名著。那麼,如《雅舍小品》這樣的書,算不算這樣的閒書?

我們都說,語文是個閱讀與積累的學科,學習語文,也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

但是其實並不一定。

應試的語文,並不完全是閱讀和積累的學科,現在應試的語文,逐漸成為套路得分的學科。那為什麼還要讀書?因為有一種題型,叫名著閱讀。

這種題目,老師能教的不多,只有學生自己去閱讀,即使有套路,也需要大量的閱讀。

但是語文,不是為應試而生的。

語文這門科目,可以說是初高中九門科目裡,對人影響最大的一門科目。乙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一堂接近完美的語文課,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而正確的學習語文的方法,更是會影響學生的一生,而不僅僅是學習階段。

說回閒書。

其實針對不同的學生,閒書的分類是不同的。如格言、讀者等雜誌,對一些接受能力很強或者自學能力強的學生,作用很大;而常規的名著閱讀,是普通學生該去了解的。即使最差的學生,也該在勉強掌握課本內容的前提下,去將課程要求的名著,去進行應試化的掌握。

閒書能進語文課堂嗎?

閒書必須進語文課堂,但是不該是常規語文課,建議某些優秀的學校,可以在每週選一節語文課,進行閱讀指導與分享,可以分批次選擇書目,真的必須要每個人讀一樣的書。

2樓:噫噫噫

可以語文老師甚至可以會讓你把書裡的內容變成作文素材積累可一般這些書都可能不是題主所說的閒書了

隨便說一句我們因為老師是連看個紀錄片都要我們積累素材的(但在我們理科班裡並沒有幾個同學做)

3樓:Yudong

能進課堂的都不叫閒書,大綱一定會考,比如初中生一定有一道關於四大名著或名人傳或鋼鐵怎樣練成的考題,只不過這個學生也未必在課堂上看得到,大多都是教師整理資料學生去背誦。實屬難

4樓:蒼茫

在思考這個問題前要先考慮語文課教學的目的,一是提公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了解各種表現手法和方式;另一種是弘揚當前的社會和國家歷史主旋律,增強學生對社會和歷史的認同感;其次,再是注意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和建設。

「閒書「的定義太過寬泛,舉例子來說:

龍應台的《目送》,朱自清的《背影》,楊絳的《我們仨》算作「閒書」,網路上的《斗羅大陸》、《盤龍》(我腦子裡暫時想到的就這些。。。),但是前者明顯更能服務於語文課教學的目的,後者往往只為娛樂大眾為前提,所以哪些書更能走進課堂自有明顯定論。

《西遊記》、《三國》等名著也能算作「閒書」,但是這些書記在弘揚民族文化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們還在讀書的時候就能在語文課本裡有這些名著的節選。

所以從目的出發,把目的作為評價標準,這個問題就很清晰了

5樓:

閒書範圍廣數量大我的老班說過課堂上不許拿的書都叫閒書,so這不可能 ps 除非你像我一樣上課偷看,完全不把老師當回事。

6樓:不知敘子

目前的所謂「閒書」,大多數指的是與應試教育不相干的一些書籍。本質意義上是不存在所謂「閒書」的,由於課業的緊張等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導致現在的語文課堂成為強制的灌輸知識的一種手段,而非是讓學生從逐漸的加深閱讀而發現,理解知識並且可以熟練掌握。

「閒書」進入課堂是非常有必要,本質上還是得從中國的大背景著手,尤其是應試教育的現狀,只有把思想從「考什麼,學什麼」轉變成「系統學知識,不以考試為轉移」,只有這樣,「閒書」進入課堂才不會受到反對亦或是形式主義。

7樓:酹緣

個人認為知識唯有傳播和共享才能體現其價值。至於所謂的「閒書」,也並非毫無用處,啟發思想的也不僅僅只有語文書。思維是無界限的,能擦出思想的火花都可以也應該被靈活應用於教學當中。

8樓:朱元明

閒書?首先,中學階段能用心讀書的能有幾人?其次,我認為讀書就應該讀經典之書,當然,有些看似閒書,也應該讀。

現在高考考的是知識的廣度及知識體系建立的厚度,跟以往有顯著不同。所以,當前在基礎階段,還是要讀讀閒書。

9樓:TXH

國內語文教學越來越脫離語文應該有的樣子,本來語文是一種工具,同時也是文化傳承,但是問問現在的高中生,有幾個人說自己喜歡語文

10樓:靈犀

首先是對「閒書」的定義。有「雅趣」和「童趣」的文章當然適合走進課堂。但老師們更應該提高自己的選擇能力。

我覺得教科書中的文章對於教學是遠遠不夠用的。語文對於學生的來說很重要,其最終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閱讀和品鑑文章,並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而這一切的目標都需要文章的積累。

讀書使人進步!^_^

11樓:

英語師範生,瞎答一下。

其實語文課本內精選的文章,讀深讀透。

還有一本經常被忽略的語文補充讀本(應該每個學校都會發,但很少上),也可以讀。

是差不多了的。

也不需要再額外找什麼。

就是要想想怎麼利用好這兩本培養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