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心為目的,古文素養不太好,想讀一些佛經 道教經書,請問有什麼文字上簡單易懂的入門級經書推薦嗎?

時間 2021-05-13 08:35:07

1樓:wizard

「靜心」是什麼?是「心無雜念」嗎?是「一念不生」嗎?一念不生那是死人!少看這些有的沒的,這些虛無縹緲的流言只能讓人入魔!

都說道德經有這麼一句,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結果馬王堆挖出來,原本寫著什麼?

至虛,極也;守情,表也;萬物旁作 ,吾以觀其復也。

看見沒有,根本不是靜,而是!連這都能被修改,你所認知的、市面上有的,還有幾句真的?

2樓:一滴之雨

《心經》《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往生淨土神咒》《虛空藏菩薩心咒》《文殊菩薩心咒》《楞嚴經》《楞嚴咒》《妙法蓮華經》

不需要立即懂,堅持念上三年,就什麼都懂了。

3樓:各就各位

第一、讀得多了,閱讀能力會相應提高!

第二、《雜阿含》非常不錯。

第三、《道德經》不知是不是屬於道教經書,但是知道這本書不錯。

第四、「簡單、入門」應該不是選擇的第一原則。是否是「正經」應該是第一考慮要素。

4樓:凌祥曦

去看《金剛經》,看不懂原文就先看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再看六祖惠能和憨山大師的注釋。看懂金剛經,看其他經典就如履平地了。

5樓:金木水

個人建議,無人指導,無明白人指導,不要看佛經和道經。理解很可能會出偏頗的。

如果實在想看,看看莊子吧。大不了是不理解修行上的事情,看看裡面的典故還是很不錯的。

6樓:劉正斌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心經,大悲咒。祖師寶誥,佛號等。讀經不是讓你去理解的,是要吾的,只管去讀就行去背就行,一般的註解看多了會造成知障的

7樓:現波光

8樓:皓程

人心裡裝滿執著,為了執著而奔忙的時候,是靜不下來的。要靜心,就得問問自己的心為什麼靜不下來。把讓自己心煩的東西放下,自然就能靜下來了。

能不能靜心跟讀書沒有必然聯絡,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還不識字呢,一樣修的很好。

9樓:曌同文化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關鍵的兩處: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修行百科]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修行百科]

達摩四行觀》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達摩四行觀 [修行百科]

無求無憂,自然清靜。

10樓:東子

古印度奧義書,伊薩奧義書,薄伽梵歌,埃及亡靈書,瑜伽經,這些都是中文版的翻譯外國著作,然後在百科上讀一些佛教名詞解釋,佛教有完整的體系,感受一下純陽之氣,儒家的仁義,純陰之氣,陰符經,學習下康德的物自體與叔本華的意志論,學一些辯證法,印證自己的生活,,,任重而道遠,記住,學這些東西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滿足你的慾望的東西,只會讓你面對意志的荊棘,直到那行道的刀鋒開始出現,能否越過去,就看你的機緣了。

11樓:源峙

如想靜心

心經最好,可惜般若法門不算容易

如果要入門我還是推薦阿彌陀經,言簡意賅,微言大義如果還要提公升古文涵養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是不錯的選擇,夢參法師也有講解非常好

至於祖師大德的言論我推薦印光大師文鈔

12樓:張牧之

讀不懂才能靜心。

縱心馳騁,如何平靜。

給題主推薦最晦澀的經——解深密經。

行文囉嗦,最煉人心。

給題主推薦最囉嗦的經——大般若經。

13樓:燃燈道人-卡比

你讀克里希那穆提唄。

簡直不要太大白話。

網上還有很多白話翻譯的佛經,我就看過《白話大念住經》。簡單。就是有點重口。

比如,叫你多看看墓園裡面腐爛的人,然後想想,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醬紫,然後這樣持續地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直到你進入到不再執著、了了分明的境界。

其他白話版的,多的是。

PS:如果你以「靜心」為目的的話,這就畫蛇添足了。

你要隨便看看,倒是可以看的。

14樓:stanleyqiu

讀佛經本身沒有靜心的作用。大多數時候讀佛經的目的首先是引發思考,對人生終極目標的思考。這是佛法修行中的「聞」和「思」,而且大多數佛經或者講故事或者講佛理,這些佛經本身的目的就不是引發靜心的。

就像任何書籍一樣,讀書是學習。讀佛經是學習佛法。很多佛教徒會說佛經神奇啊,讀了就去病消災,增福延壽,等等等等。

讀佛經就像讀其他書籍一樣,第一步是理解,第二步是實踐。就像大家在學校裡讀的書都是一樣的,但是學習的效果和結果不一樣,有霸有渣。如果一開始讀書的方法就是錯的,自然只能是成渣,而不是成功。

佛法修行的「聞」和「思」後就是「修」。修佛法就是佛法的三學「戒定慧」。

靜心大致可以看作佛法三學「戒定慧」中的「定」,也就是修止禪。通俗的說法就是打坐。

如果你現在想要的是靜心,那就打坐吧。指導打坐的佛經首推「大念處經」。讀白話文的版本就可以了。想要一些儀式感的可以再回頭去看看原文。

道教的話,清淨經可以去看看,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讓心清淨起來,心清淨有什麼好處。但是真正讓心清淨的辦法也是打坐,修止禪。

儒家也有靜心方面的要求,比如「寧靜致遠」。

大多數宗教都有靜心的實踐,比如禱告。

但是如果覺得讀個經(佛經/道經/聖經/古蘭經)直接就能靜心,那只是騙騙你自己而已。

所以我的建議是,讀「大念處經」,學會經中所講的打坐方法,然後實踐,- 打坐。靜心是所有修行的基本功。

15樓: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無痴無嗔,無欲無求,無捨無棄,無為無我。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風無起,波瀾不驚。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我心無竅,天道酬勤。我義凜然,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天地歸心。我志揚邁,水起風生。天高地闊,流水行雲。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塵垢不沾,俗相不染。

虛空寧宓,混然無物。無有相生,難易相成。分與物忘,同乎渾涅。

天地無涯,萬物齊一。飛花落葉,虛懷若谷。千般煩憂,才下心頭。

即展眉頭,靈台清幽。心無罣礙,意無所執。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千般煩憂,才下心頭。即展眉頭,靈台清幽。水流心不驚,雲在意俱遲。

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16樓:有界無邊

道經不清楚,大部分佛經的文字本身並不是障礙,有中學語文水平足夠應付,難點在於名詞概念不熟悉和邏輯上的難理解。

至於你的靜心目的,是想獲得點心靈雞湯?想有點神聖加持感?想確實性的了解心?這三種目的應該看的並不一樣。

也許你可以找一部白話「阿含故事選」先看看。

以物質為目的總會比以愛情為目的的人更容易脫單嗎?

劉不丟 除了物質,很多人更注重精神。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哇,我喜歡學富五車的,我喜歡彈鋼琴的,我喜歡畫畫的。可是沒錢買不起書,買不起鋼琴,買不起顏料。拋開物質談精神都是不客觀的。世界都是物質的,物質很實在,在物質面前,愛情顯得虛了那麼一點。兩個人遇見,有了感覺才叫愛情。沒愛情的時候談愛,總是憧憬...

戀愛是否以結婚為目的?

李雲鵬 戀愛是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是兩個人純粹的相處過程,是不存在結果和目的的,而結婚是戀愛的一種結果。戀愛的結果可以是一直戀愛,可以是分開,也可以是結婚。結婚是一種帶有儀式性的行為,也就是說結婚更多的是名分和法律上的不同,卻不影響這仍然是一種戀愛。結婚是戀愛行為的延伸和昇華,但不是所有的戀愛都能...

對「談戀愛就必須以結婚為目的,不結婚的話就不談」有什麼看法

其樂無窮W 說實話這種思想從道德層面來說是對的!但是抱著這樣的執著,在現實生活中會吃苦頭的!人的一生不能只強求道德!這樣的思想道德,不適應當前的社會潮流,會影響個人的發展。我們要學會變通,這樣的思想道德僅僅能做乙個參考!因為本人最開始就抱著這樣的目的。然後吃虧碰壁,因為你沒辦法保證和你談戀愛的,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