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大學有多難考?

時間 2021-05-13 00:13:08

1樓:默默

那個年代,富農家的孩子不給上高中呀,上高中和考大學需要資格審查的呀。貧下中農的家庭孩子都吃不飽飯哪有力氣去考大學,所以,那個年代考大學的大部分是城市的人或者農村村幹部的人。

2樓:無問西東

首先看一組80年代大學錄取學生的資料:

2023年:錄取28萬人,報名人333萬,錄取率約8.4。

2023年:錄取28萬人,報名人數259萬,錄取率約10.8。

(理工農醫類加考生物,按30計入總分。)

2023年:錄取32萬人,報考人數187萬,錄取率約17.1。

2023年:錄取39萬人,報考人數167萬,錄取率約23.4。

(這年全國統考時間調整為7月15—17日。)

2023年:錄取48萬人,報考人數164萬,錄取率約29.3。

(這年全國統一考試時間恢復為7月7—9日。)

2023年:176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錄取率約35.2。

2023年:191萬人報考,共錄取57萬人,錄取率約29.8。

2023年:228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錄取率約27.2。

2023年:272萬人報考,共錄取67萬人,錄取率約24.6。

2023年:266萬人報考。原計畫招生64萬,實際招生約40萬,錄取率約15。

可以看到整個八十年代平均每年錄取大學生人數為50萬左右。我查詢了2023年的大學生錄取資料發現,2023年全國985大學錄取總人數為15.6萬人左右,211大學錄取總人數為45.

6萬人左右。從這個方面看,八十年代考入大學的難度可以說相當於現如今考入一所211大學難度。但是這麼去對比顯的不太嚴謹,所以我接著查詢了一波各個年份中國新生兒的出生數量:

大體上來看80年代的大學生一般為60年代出生:

2023年:1402萬

2023年: 949萬

2023年:2451萬

2023年:2934萬

2023年:2721萬

2023年:2679萬

2023年:2554萬

2023年:2543萬

2023年:2731萬

2023年:2690萬

2023年:2710萬

可以看出除61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年平均新生兒出生數量在2500萬左右。

我們是用2023年的985/211大學生錄取數量與80年代大學生進行對比,那麼在新生兒出生率上我們也選取2023年高考的學生大致對應的3個年份:1998,1999,2000

2023年:1934萬

2023年:1827萬

2023年:1765萬

可以看出由於計畫生育政策的實施,新生兒數量相較於60年代明顯少很多。這三個年份的新生兒數量均在2000萬以下。因此從資料上看80年代的大學生比現在的211大學學生在同齡人中的比例還要低。

如果單從比例上來看,說80年代考上大學和現在考上211大學一樣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們還必須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

在80年代,大多數家境貧寒的學子其實並沒有選擇上大學,而是選擇了去讀中專,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分流。但是八十年代的高考競爭中也有眾多被文革十年耽誤的大量知識分子。但是究竟是中專分流造成的影像大,還是那些復讀生,往屆生造成的影響大,無法量化,但是粗略的估計下來,80年代考上大學的難度,大致等於今天考上一所211大學或者好一點的雙非一本的難度。

3樓:

看了兩個回答,乙個說那時候讀書好的都考中專,乙個說還有人想讀大學深造就去讀大學的,我覺得都是實話,兩種情況都有。

我媽媽當年讀書成績很好,因為中專包分配她去讀了中專,她講那時候讀書好的人都去了中專,不會讀書的才去讀高中。

我舅舅(我媽親哥哥)讀書時成績更好,中考全縣第二名那種,他志不在中專,一定要去讀高中,好進入大學,他去了廈門大學,一路深造,現在是博士後了。

4樓:守望輔助

唉,我認為是很難考,但是壓力應該不大,畢竟還有別的真香選擇。我的父親是70年代大學生,77級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上大學的,當時父親在陝西省乙個縣城生活,他考大學前是老師(中學嘛小學,忘了)後來,考上了西北大學,現在的211,上完大學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書教了幾年,(,只是聽父親說過這麼一下)在西農教書幾年後,考上了西農的研究生,後來分配到鄭州糧食研究院,本來還有乙個出國機會,就是因為英語差了丁點分數,可能找找關係還是能出的,後來也沒找,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當時考大學很難,中專也難,但是考大學還要再付出幾年學費成本最後還只能有較小幾率能上,是不如直接上中專的這個路子保險還能少花錢還直接就給家裡開始掙錢了,當時有很多父母都會選擇第二條上中專的路子,畢竟乙個字穩就完事了,能直接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的父母感覺還是更有魄力一些吧,畢竟有點賭一賭的感覺了......

5樓:

說讀大學的不如讀中專的都是胡說八道,我爸就是農村考到985的大學生,78年考上大學的。當年最牛的人還是上大學的多。那時候讀大學不但不花錢,國家還給錢,讀完了最牛的人還接著讀研究生,讀完了還包分配。

6樓:抄程式碼的老實人

利益相關,祖籍西北某窮省窮市窮縣窮山村,祖祖輩輩務農,沒有乙個人讀過書。

父親是2023年考上本省一所師範類學校西北師大。據他描述,當年高考的時候,他們高中同學幾個連夜下山扒著去縣城的煤車,結果坐過頭了到了隔壁縣城,那邊下來感覺不對勁就又扒火車坐回來。

爹還給我說,他們念高中的同學裡面,很多學生真的並不是成績最好的,因為在我們那些個很窮的地方成績最好的初中畢業就考去中專了,他都是沒考上才念的高中。

他高中的時候,家庭實在是艱難供不起幾個人同時讀書,於是我的幾個姑姑就都沒有再念書。父親給我講,他上大學的時候,電子產品什麼的還沒有興起,雜誌都很少見,他們班裡面同學都很喜歡學習,天天上自習,就和現在的高三學生一樣。

得知上大學第一學期我高數不行,他看了看我們的微積分課本,表示那些知識給他一下午複習他都能重新熟悉……

曾經我也為自己有一天能夠來到北京上大學而略感自滿,但後來我仔細對比了我和爹的成長環境,我覺得自己其實真的挺廢物的……

親爺爺去世得極早,我爹尚未記事就走了。爹是在親爺爺的兄弟家長大的。那個年代的西北窮省,吃的都是洋芋疙瘩子酸菜餑餑。

上的小學是村子裡面的,初中高中是鎮子裡面的,連會教英語字母的老師都沒有。爹告訴我,他高三暑假還在地裡面拔胡麻,直到大學錄取通知傳到山上面,我二爺還怕別人頂替我爹去上大學,趕快讓他跑去山下面領。他當年的高考分數其實是能去本省的985的。

爹說自己大學的時候,有好幾門課程考了班上前幾名。我的專業課成績糟糕得沒法看過眼。我覺得至少我現在不能保證自己有哪門課還能放在30年之後複習一下午就能考及格,但是爹可以。

爹告訴我自己當年考研究生的時候,因為英語沒學好,差了1.5分沒考上。當自己快40歲還打算考一次的時候已經有了我他也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我英語也不好,六級還沒過……

和父親比起來,自慚形穢。雖然我的父親在很多人眼裡面很普通,但我覺得他作為上個世紀80年代那批師範生,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那時候,高考是真的可以改變乙個人命運的……

7樓:

80年代的大學生,大概出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的孩子基本現在正在上大學或剛剛工作。這些年輕人,除了個別厭學或者家庭困難者,基本上都在上或者上過大學。你問問他們的父母,有多少有正規本科學歷?

恐怕連十分之一都沒有。是父母比子女笨嗎?可見當時高考的難度了。

8樓:

反對「提個反調」的那個答案!

初中成績拔尖的才能上中專,這個不假,但是也有很多成績拔尖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選擇了讀高中考大學。

再者,真心要強調一下,初中成績好,絕對不代表高中成績也能保持優異。我見過太多到了高中成績下滑,最後連普本都考不上的學生。

究其原因,初中課程和高中課程差距蠻大的,很多學生適應不了高中的難度。

我舅舅是80年代的本科生,他初中成績是鄉里第一名。他出自農民家庭,如果選擇讀中專,的確能夠給家裡減少一些負擔,但是他一直很有抱負,家裡人也支援他,所以他下定決心讀高中考大學。

最後不負眾望,以縣里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大學。

其中艱辛,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

9樓:莫談國事

爸媽都是80年代農村大學生。粑粑說那時候成分不好不能上中專。粑粑是82年上了太原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太原理工大學。

麻麻大概是85年考上了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後來2023年併入了武漢大學。讀書讓爸媽免於種地。但是還是在工廠人各有命吧,爸媽的同學都飛黃騰達了。

農村出來的孩子有時候就是有點安逸。世界觀侷限了。

10樓:

我覺得現在高考可能會比那時候公平一些,現在家長的教育意識也比那時候強一些,那時候的教育資源不均狀況未必有現在嚴重。2023年後,我們省高考人數最多的那一年接近100萬,考上985也差不多是千里挑一了,考上清華北大也差不多是萬里挑一了,考上一本應該是百裡挑一。

80年代是不是也是這樣呢,我們高考的時候,老師相當一部分是大專學歷,最好的是二本學歷,但我們班有人考上了北大。

11樓:李唐

中專分流和難考是一定的。說說我們的經歷。

座標冀東縣城,2023年,全縣接近20000人中考,其中前二十名裡只有乙個上了縣城一中,大概排名7/8左右吧。其他都上省部中專了。因為當年教育局說這是最後一次公助生資格,轉戶口,幹部身份,包分配。

對應的2023年河北清華錄取線629。。。你們能想象的到嗎?近些年不考到710+你敢報清華?

我乙個女同學,中考694/860,99年高考610。另乙個,當年中考729/860。高考620+。

去了川大學最火的計算機。她們倆估計當年中考全縣要排到150到500名去了。

96年以後中專就完蛋了,好學生都上高中了。所以2000以後名牌大學分數線開始拉高,一直到現在如此恐怖的程度。

所以我說,不止80年代,就是90年代,考上清北復交的知友們也沒什麼可驕傲的,因為當初的競爭壓力太小了,中專至少分流了8成。

時運啊。。。

12樓:

說實話,那個時候高考地區差異不大,有的地區高考不比現在難,不像現在高中受地區經濟影響差異太大了,現在小城市的中學考好學校比以前更難

我家長在乙個西部省份n線小城市上的當地最好的高中,高考進入了全省前十名,全班兩個全省前十,同班同學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人大中科大各一,大部分上了985,全班只有4個沒考上大學,後來復讀上了。高中同學中那個年代就有好幾個同學大學畢業去了美國,有幾個讀完碩士回國發展的,有留在美國當碼農的,呆在其他國家的也有。注意了,當時是不分什麼實驗班的,所以這只是這個中學乙個普通的班,其他班大體上也差不太多,當時這個高中基本每年都有不只乙個清華北大。

而現在,隨著超級中學的發展和資源向省會城市集中,省會城市一年幾十個清北的學校有好幾所了,但我家長當年的高中現在幾年才有清華北大,大多數年份全市理科第一的分數都上不了復交。把全市前幾十看成乙個班都比不上原來我家長這樣普通乙個班的公升學情況,對於在這個地方上高中的同學來說,考好大學可能更難了。

300塊錢,在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和現在,分別能買什麼呀?

在義大利過夏天 我說說北京市的情況啊 300塊錢。在60年代相當於我爺爺兩個多月的工資,我姥爺三個月的工資。能幹嘛我也不知道。1980年的時候我奶奶給我叔買了乙個特好的自行車。一百多。1985年300塊相當於我爸或者我媽半年的工資。一件兒童羽絨服是40塊。1990年300塊能買乙個遊戲機,相當於後來...

為什麼70年代,80年代人們雖然窮,但是人情味十足呢?

FLOYD wang 因為那時候生活節奏慢,你有時間跟別人扯閒篇,你的資訊獲取的主要渠道不是通過手機網際網路的填鴨式資訊流。而是通過書籍報紙,並與你身邊的人交流。而現在的節奏是把乙個人的勞動力當做以前的幾倍來用,並且洗惱跟你說這是因為社會大環境現在就是節奏快你必須適應,哪兒還有時間跟人面對面交往,但...

對80年代的電視劇集,有何看法?

自1984年下半年起,遼寧電視台的播出時間從一周三天驟增至一周七天,進口節目 包括香港電視劇集 占有絕對比重,本土電視工作者迫切需要 提高自辦節目的能力 和 弘揚民族文化 1985年,遼寧臺自辦節目每天大約1小時左右,增加20分鐘評書,自辦節目的量一下子就提高33.3 對於第一代看電視長大的遼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