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告訴小孩子,做事除了興趣 好玩之外還需要毅力和努力嗎?如需要,怎樣告訴比較好?

時間 2021-05-12 07:42:52

1樓:

個人想法是:重要的是建立「正反饋」吧……讓他自己在做事中獲得成就感,並且給予正確的「鼓勵」。

舉例比如練鋼琴,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表揚,這時候你表揚他的時候就可以說,「知道為什麼你這次表現的這麼優秀嗎?因為你付出了時間去練習」。

而且個人認為父母甚至可以私下聯絡老師,讓老師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也著重突出刻苦練習是乙個重要的因素。

其實還有乙個方法,前提是他有乙個很努力的小夥伴,這樣在他們一起玩,聊天溝通的時候,他的小夥伴透露出自己練習很刻苦的訊號時,你孩子自己腦子自然會敲響乙個警鐘。因為①畢竟孩子的社會性大部分是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塑造的,②peer pressure ③有時候相同的話,同輩說出來,可能比父母說出來效果還好(加入你在家經常口頭教導孩子或許孩子聽不進家長的嘮叨)

最後,身教勝於言傳,你自己如果也碰巧學習一門樂器,那麼你「工作之餘還刻苦練習3小時」,無疑會給孩子塑造乙個正面例子。往大了說,你在生活中需表現出是乙個充滿毅力的家長

假如你下班就刷手機看劇,反過來想教導孩子有毅力……挺難的。

2樓:

看開頭即可。呵呵。

3樓:CRomputer羅老師

不是孩子不想做無趣的事,是大人無能力把事情變得有趣。

要求孩子之前,先要求自己。

因為孩子身上有自己的基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何必為難孩子。

自己知道無趣且累心,為什麼要逼著孩子去做?

父母不是應該提前幫助孩子掃平荊棘,讓孩子更全身心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4樓:felirek

我不贊同五歲的娃做事完全只憑興趣。任何好玩的事情,其實都有不好玩的部分。任何人告訴我Phelps覺得他游泳練習的每秒鐘對他都很有趣,完全沒有枯燥無味的部分,他都很享受,我覺得都完全是扯蛋。

我們可以盡量讓學習變得更有趣,但是總歸會有一些不那麼有趣的學習,也是孩子必須要完成的。興趣班我們可以說反正是興趣班,不想學就不學了唄。那麼上學以後的功課呢?

也可以說沒興趣就不學了嗎?

五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學習什麼是承諾,和一旦承諾,就需踐行。我家兩娃上任何興趣班之前,我都會和他們先談好,他們是不是對興趣班真有興趣願意去。去不去興趣班,完全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但是如果他們選擇了要去興趣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會告訴他們第一,去了就得聽老師的,老師要求的事情,不管是班上還是課後,都要努力做到。第二,去了就要堅持完成這一次課程,不能說八次課程去了四次覺得沒興趣就不去了。

沒興趣,也要把八次課程上完,但是下一次我們可以不報名不參加不繼續 。當然你不能強按牛頭喝水,如果就是不想上了,就是要中途退出怎麼辦?也都事先和娃說好,這次中途退出了,下一次再要求任何興趣班,媽媽的回答都一定會是不。

這個做法,在我家還是挺有效果的。當然前提是我的確覺得興趣班要孩子有興趣才去上,如果孩子沒興趣不想繼續那就不繼續。其實興趣班那麼多,總有娃真感興趣的。

所以我家都是娃求著我們給報興趣班,沒有我們報了興趣班逼娃去上的事情。我家孩子去過但是不繼續的興趣班有滑冰,芭蕾,跆拳道和棒球。他們愛上的有足球,鋼琴,游泳和畫畫。

其中足球是去了一季,娃沒興趣就停了。過了一年多娃重新有興趣就繼續,這次娃就愛上了,不讓去都不行。但是足球當然也有娃沒興趣的部分,比如下雨訓練比賽,娃嫌淋濕了不舒服,不想去。

參加足球隊,就承諾了風雨無阻,不去,就沒下季足球了。

這樣做的後果是我家娃對任何承諾,不管是不是和興趣班有關,都很小心,對媽媽的任何要求都不會輕易答應。沒想到不小心培養了娃重然諾的品質。

5樓:

當所有的事情都成了「例行公事」

這才是最最最可悲的。

當好奇心沒有了

當有趣沒有了

當愛沒有了

你堅持為了什麼?

你憑什麼堅持下來?

6樓:

曾經有媽媽跟我說她兒子沒參加興趣班也沒有什麼愛好,我說這都沒關係。你能夠培養他做一件事的專注力和持久力,即使他暫時沒有興趣愛好也沒關係,至少他做事方面有始有終。

下面根據你的案例,說說我的方法1、娃要學游泳,給報了班。一周上一次課。上完課,老師讓在家練打腿和悶水,要不完全0基礎,就靠一周去那一小時,跟不上。

娃覺得游泳挺好玩,練習沒意思。

我們也報了游泳。練習非常必要,在關鍵時候,你的耐力、悶水的時間、打腿的速度,決定了你游多遠。沒有練習是不會具有的,學任何東西,如果我們可以,盡量學好,游泳的基礎訓練不單單是讓你遊更遠,也是磨練意志、鍛鍊身體的機會。

就算是興趣愛好,也是需要堅持才能繼續的。我們家曾經因害怕教練兇有點不願意去遊了,我跟孩子說教練大聲說話是因為他輕輕地說小朋友們都聽不清的,在水裡的話就更聽不清了,再說教練的任務是教會你們游泳,你們的任務就是把游泳學會。對孩子來說,放棄是很容易的。

所以家長的引導和鼓勵尤為重要。

2、娃要學鋼琴,也給報了班。老師讓家長陪同上課,便於回家練習,免得孩子小,自主性不夠,也可能記不住老師講的東西,不知道練啥。

娃覺得,隨便亂彈彈,好玩。練習,沒意思

這個例子跟上面那個差不多,我的意見就是要學的話,至少你得學會?不然白費功夫幹嘛。

7樓:Jeannette

需要告訴家長,做事不要太功利主義麼?如果需要,怎樣告訴比較好?興趣這東西是不斷摸索的過程,要在各種尋找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不能說我去商場試吃東西不好吃還要逼著我買吧?大人一發現小孩不聽他的話了就覺得小孩是錯的,並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尤其是在這麼小的小孩階段,有自我意識是一件很好的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不要等到像我這樣習慣了聽從父母話的二十大好幾了才意識到有自我意識的感覺是一種多麼重要的事情

8樓:三草木文

不同意首贊

小孩就應該全憑好「玩」。

從生物學來講,我們的大腦是嚴重落後於科技的——大腦還是幾千上萬年前的大腦,而諸如鋼琴等都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幸好你沒有想讓他學奧數···)

就是說,在成長過程中,身體的行為會刺激大腦的發育。這些行為不包括:坐著彈琴、寫字、畫畫、背古詩……

「正確」的行為應該是:跑、跳、怪叫、、哭、鬧、笑、生氣、嫉妒、自私、分享、原諒、犯錯、再犯錯、自律,還有辨別植物昆蟲、亂吃東西、看各種東西、嘗試各種運動、對什麼都憑感覺憑興趣。

首先是個動物,然後是凡人,再然後才可能是天才。而我身邊碰到過的「天才」,都是我行我素型的。。。

9樓:debby

看得出來你是乙個很用心的家長。我覺得如果真的要引導,那就嘗試著讓她在苦中找到樂趣吧,雖然教會她吃苦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教會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也是很重要啊。

從你的描述裡,我看得出來你很希望孩子明白要有所成就,就要做一些無趣的事情。我覺得這個觀點值得商榷。

我覺得,如果人要生存在社會上,確實需要做一些無趣的事情。它們很繁瑣,不得不做。這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感受。

但是,有所成就的人,並不是因為做了無趣的事情才有所成就的。往往是因為它們覺得一件事情很有趣,就去鑽研它,最終達到了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才成為有所成就的人。

他們是如此熱愛一件事情,以至於能夠完全享受其中的過程和樂趣。當你真正愛上一件事情並且將它作為你的使命時,即使失敗了你也不會沮喪,你會重新站起來,繼續向前。我想大家可能都有過一些經歷,我們為之奮鬥,即使最終失敗了,也無怨無悔。

與之相反的是我們當長大了,我們開始更加看重結果了。我們覺得失敗了就一無是處。看看那些失戀了,高考失敗了就頹廢了。甚至研究生博士畢業後都有人後悔讀研讀博,懊惱一生,因為沒錢。

現在的人很喜歡糾結這個詞。用柏拉圖的話來說:內心和行為不一致,表裡不一之人,會遭受靈魂撕裂之苦。

你的女兒讓我想起小孩子學走路的時候,摔倒了又爬起來,哈哈大笑。他們是如此的享受學習的過程。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已經有多久沒有像孩子一樣學習得那麼開心了?

以上,祝好。

10樓:Andrea Li

我教小朋友鋼琴,從4歲教到現在6歲了。從老師的角度來說…我屬於不厲害,不兇的老師。孩子這麼大,真的鼓勵為主,你跟他說學習是辛苦的他確實不太能理解。

我學生也不好好練琴,主要是因為家長沒時間陪,保姆又鎮不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慢慢會體會到學習一項技能是長期的事情,今天這首曲子過了,後面還有更難的等著,永遠逃避不了。而且一般上小學以後孩子就知道面子這麼回事了,如果不好好回課,我也不一直批評,點到為止,只要她覺得不好意思了,就可以。

但只要好好練琴,一定狠狠的真誠的鼓勵她!

另外一點就是一定從小培養說話算話的好習慣,既然要學琴,就不可以半途而廢,再大困難都只能克服不能放棄。

以我小時候舉例子,我媽也從不打不罵,就是耐著性子陪我練琴,開始至少定好今天的目標,有時候一晚上啥都幹不了,哭鬧完了咱繼續,一直哭鬧,我媽就一直等著,直到我發現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的,不練完就別睡覺,家長陪你不睡覺。頗有種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的架勢。

當然了,如果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務,一定要好好表揚,不是表揚彈的好,而是表揚毅力和認真還有說話算話…

啊~~想想我媽小時候就是這麼收拾我的,真覺得挺管用啊~~~打一巴掌再給顆糖吃的節奏。

11樓:許瑩

其實關鍵問題是,家長大概希望孩子學會努力這個好品質吧。但有時候我覺得努力這個事情是發自我們自己內心認可才可以發生的,也就是孩子自己的內驅力,動機。而現在的她,你認為興趣是她的內驅力。

坦白講,我覺得努力這件事,不是家長教的,而是以後孩子自己慢慢學會的,真的,家長們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在他們還未嘗到人間坎坷時就武裝好,或擁有一切了,實際上,很多事情都是我們教不了的,只能靠他們自己去學習。我們能做的就是愛他們。

12樓:吳從

可是主題,我想告訴你:其實好玩才是做事最長久,最充分的動力啊。

而作為家長:

在孩子小時候,你的責任是把他要做的事情變得玩。

等孩子大些,再教他如何把一件並不好玩的事情,變得好玩。

13樓:白襯衫的紅領帶丶

正是因為有你這樣的父母,孩子的童年才會被剝削得體無完膚,5歲的孩子,不需要去灌輸什麼狗屁大道理,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你們只需要做到以身作則,平時生活中引導她做乙個善良的人。同時在長大的過程中發現她的天賦和愛好,如果你想規劃和安排她的未來,可以。那就同時引導把你想要安排的盡早讓她接觸,但不是強迫。

過程和目的是讓她發現奇妙的地方和培養興趣。(我不是父母。可以說我紙上談兵或者站著說話不腰疼,不過隨你們。)

對小孩子不感興趣為什麼?

是鬧夏不是靜秋 首先作為乙個支援平權人士,我並不覺得對小孩感興趣是女性必備的特質,似乎對孩子不感興趣就違背了社會期待之類的。這和生不生孩子一樣完全就是個人選擇和喜好一樣。從個人角度出發分析吧,我記得我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家裡姐姐們看到可愛的小孩都要發出超級喜愛的那種聲音 好萌啊好可愛啊 之類的.但是我就...

聊齋告訴我們什麼?它適合小孩子讀麼?

小墨 我為什麼沉迷遊戲,因為遊戲善解人意,能方便快捷的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大人物幾十年才能混出頭的成績,所以遊戲真好。我想聊齋就是要告訴我們,不要沉迷幻覺,這終歸是一場空,人終歸要回到現實中來。另外 現在自己決定玩一場超高AI的大型真人遊戲,幫助自己幾十年後成為像遊戲中的大人物一樣。希望有人能夠幫我...

到底需不需要讓著小孩子

喬治 先說小的方面乙個孩子我什麼情況下會懂得主動去讓著?一點在當我意識到他是被尊重時人只有感到被尊重了才會去讓另一點他要得到足夠的安全感讓我知道明白這個東西我是掌握了絕對所有權的之後才會去進一步思考我到底要不要去讓去分享我們所共同喜歡的物質這叫謙讓 再說到大的方面大孩子難道時時刻刻都要讓著小孩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