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綜合不考的科目為什麼要好好學習

時間 2021-05-05 21:35:39

1樓:瀟灑過寒冬愛學術

這讓我想到數年前看到的乙個帖子

今年的西醫綜合設定了太多的干擾,太多的模稜兩可,整個試卷我都一直在糾結,想的比較多所以就改,改來改去10分沒了,相比神經大條的,看見了就直接選反而是好事。來說說大家都改錯了幾分吧

這真是把我看笑了,實在是不吐不快:

很多人抱著考試是考試幹活是幹活,理論不需要聯絡實際的心態。也難怪會說出不公平的話來了

1、腹水那題,應該是結核

有人說「為什麼寫表面抗原陽性,總得有點原因吧」

現實是中國有將近1億人感染B肝病毒,換言之13個人裡就有乙個。這個題幹在現實中絕不少見

你要是給人看病估計天天都能看到表面抗原陽性的,那麼你會因為表面抗原陽性,把病人的各種表現什麼都往B肝上面套說這一定有關係嗎...這一定會誤事的

2、酮症酸中毒那題,多少人看到精神狀態和B肝病史,想都不想就打成肝性腦病,已經形成思維定式了...甚至有人根本就沒往糖尿病方面去考慮。

那麼典型的糖尿病表現,不要求你第一時間判斷,至少得有所警惕吧...對這個題幹甚至沒有警惕糖尿病可能的人,放到現實工作中處理那個病人,估計病人已經沒命了

——————回歸正題——————

恕我直言,「西醫綜合不考的科目為什麼要好好學習」這個問題恐怕比上面DXY論壇裡的抱怨還要惡劣,我認為題主根本不應該去當醫生,有這樣的想法以後一定會害死病人

2樓:

假如你只是為了考乙個普通的研究生,這個做法未嘗不可,但是到了後期,你基本就沒有選擇的機會了,你的上限就這樣子了

因為涉及到其他學科的西綜知識你只能死記硬背,根本沒法理解,當然,僅僅在考研初試這個範圍內你還是可以取得乙個不錯的分數,畢竟初試就是個應試

3樓:劉奕卿

這類問題也是我前段時間想明白的事情,其實可以換個說法,沒有直接收益的事情要不要做?

答案很明顯,相比短期收益,顯然長效收益更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對於只是沒有能看到的短暫收益但有長效收益的事情,為什麼不做?這就是為什麼有句話叫放長線釣大魚 。

即使不期待能有大魚,只要眼前的小魚,那起碼要先不丟釣起來的小魚們吧……

還是拿所說的西醫綜合舉例,提出這個問題大概是想只複習所有考點,然後一舉拿下西綜,借用我乙個老師的說法,當背景知識不夠時,想要拿著上千零散的珠子,只會七零八落,丟三落四,其他看似不是考點的背景知識卻是可以將珠子串成的線,有了線,拿起乙個珠子,其他也會一起。所以真正能考好是能真正理解、懂這些東西,這樣才能舉一反三,而不是機械記憶考點,對於考試出題人略換個花樣就不會了,對於以後,考完就還給書本了。

而且考西綜也不僅僅是為了考,還有以後的臨床應用,同樣花費時間精力備考,是只為了考試更價效比高,還是把備考的知識變成常識,拿下考試同時為臨床應用打下基礎的價效比更高呢?

4樓:流年之夏

作為一名醫學生,大部分都是為了成為一名醫生吧,最終目的是成為一名專業醫生,考研不是最終目的,考研只是為了提高自己,學習更深的知識。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習知識,而不是為了考試。

另外考研西醫綜合的尤其是臨床科目,和學的基礎科目如解剖,病生,藥理等科目聯絡緊密,這些基礎科目幫助更好的去理解與把握疾病,雖然這些不考,但正是基礎科目幫你更好的學習內外科

5樓:沒有暱稱

你最終的目的是當醫生,而不僅僅是考試。其他科目都是為了拓寬你的知識面,幫助你積累臨床知識。而且學科之間的內容是有聯絡的。

6樓:一腿毛

這個問題有點像「吃六個餅飽了,那我直接吃第六個餅不就得了」。

解剖組胚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等科目之所以叫基礎學科,就是因為它們是給後邊的臨床學科打基礎的,起乙個地基作用。雖然部分科目考研不考但是有助於理解、記憶考研考的那些科目。

再說考研也沒必要花五年時間準備,有句話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很少有人能堅持五年把心思都放在考研上,確實也沒必要這樣做。把時間用在學習基礎科目、考高分英語六級或雅思托福、早點下臨床見習實習、學習技能(比如駕照等),甚至參加學校學院集體活動、搞個物件這些事情上才會讓你的五年學習生活更有意義。

說句雞湯話,這是你這個個體一生中很寶貴的五年青春年華,而不是單純的五年研究生備考期,更不用說這樣做效率反而更低。

7樓:代糖不是真甜

盲猜是中原或者北方的小朋友吧,被中學老師教得功利心太重了。

人體是乙個很玄妙的整體,解剖—影像—外科(包括需要開刀的婦產眼耳鼻喉等)是一條線,生理—生化—病生—病理—內科又是一條,還有組胚免疫病原等等把它倆千絲萬縷地連在一起,單拆一塊出來想學明白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最想說:少看點某些機構發的「大一大二開始備考」,好不容易熬完中小學,上了大學不多看看世界上那麼多更廣闊更有趣的東西,還想著繼續把未來那麼多年的光陰耗在題海浬,太可惜了。

很希望你可以懂,人體很奇妙,知識很有趣。病人……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錯。

8樓:混蛋紳士

你解剖都是懵的,你學什麼外科。

你病生都是懵的,你學什麼內科。

你組胚都是懵的,你學什麼病理。

你微生物都是懵的,你怎麼選藥。

你以為只考六本書,實際上為什麼那些人西綜考什麼180,190,連200分都考不到,差的不是這六本書,差的是一堆積累。

很多人西醫背不住,除了用得少,乙個重要問題就是他都不懂這是怎麼來的,連知識架構都是垮塌的,怎麼往裡添東西。

填鴨也是要門檻的,癟架子填多了是要吐的。

9樓:言成醫生

因為考研不是事業和職業的終點啊~

如果醫學生這一輩子的最終努力目標是考乙個好一點的研究生,你當然可以這麼搞。

可你學醫的目的,考乙個好的專業頂尖的導師的目的不是為了當醫生嗎?

10樓:小文醫生

從我們來看的話,準備這五門考試課是有邊界的,即你只看五門,大概率最高230左右(乙個正常省級醫科大學樣本來看)即剩下來的分數還是要看平時基礎。從我們來看,突擊兩年或一年,最高230左右。希望好好學習其他課,尤其是藥理,病生這樣結合緊密的課。

至於數學、化學啥的,我確實暫時沒看出有啥大用

11樓:實驗室整理了我

你註冊執業時也一樣只能當某大科的醫生,為什麼基本的本科實習輪科要去其他科室?

問題1:你以為什麼是學醫?

問題2: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

問題3:你是怎麼畢業的?

12樓:Dr Jupiter

最後成為了乙個,基礎醫學一點兒不懂導致科研不行,以及基礎科目和小科目不懂導致臨床廢柴的這麼乙個被導師和科室嫌棄的個體。

人本身就是乙個整體,看病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麼。我們吐槽輪轉醫生「基礎真差」大抵就是如此吧,可能就是這樣的心態。

對了,績點或成績很差的話,是過不了複試的。再說直白點吧,在我眼裡,過了統考複試線的學生都一樣,複試看的是綜合能力,包括性格、平時成績、科研經歷等等。

13樓:艾小西的小天地

我是學中醫的,當年認為學好中醫類的科目就好了,考研又不考生理藥理,現在後悔萬千

技多不壓身,踏踏實實學,學校開設的課程都是有意義的

14樓:斷掉的網線

如果本科的學校不夠好,複試的時候是要看專業排名的。另外統計,英語,政治都非常重要。實驗課程也很重要,否則讀研期間你要從頭開始補。

15樓:玄學科學二象性

本來就不用啊,學分能過就行。而且即使是西醫綜合的科目,也不需要當時好好學,也是60分萬歲,考研複習還早著呢,學好也忘了。前幾年最多學學英語

16樓:上海大寶球

你學習是為了考試嗎?還是為了混文憑?自己想好了,如果為了混文憑也是正常心態,最好畢業工作,其實學習這些內容給你帶來不了什麼,除了苦就是煩躁,還不如早日工作掙錢,比學醫有意思多了

17樓:

一、刷考綱也是有邊際遞減效應的,大五準備也不晚。

二、您得考慮到萬一考不上的可能性。

三、用做題家的心態去當醫生,既當不好做題家,也當不好醫生。

四、刷考綱刷不到邊際遞減的程度,考上的可能性不大。

五、刷考綱都能影響績點的話,大概率不適合學醫。

為什麼都說要好好活著?

給洎自己乙個別緻微笑 如果馬上就要死去,你會有什麼不捨嗎?還是心甘情願的死去?活著本事就是一種意義,如果真的死去,一切都過過去,似乎像沒來過那樣悄無聲息,對任何都沒有意義,相反,在活著的時候活的精彩,付出過,成功過,深愛過。回想這一生才覺得有意義,對你在乎的人來說也更有意義。都說,人應該為自己而活。...

請問為什麼要好好學習?

zongzong 更好的工作和未來還不能讓你有好好學習的動力麼?100個人讀了研究生,60個會成功 100個人讀了大學,50個會成功 100個人高中畢業,10個會成功 100個人小學畢業,1個人會成功 不管你什麼學歷,都會有成功的,不同的只是成功的概率。以上都是我自己認為的概率。成功也有很多定義,你...

人為什麼要好好讀書?成長是為了證明什麼?

簡單來說,讀書是為了拿到好的學歷,學會好的專業能力,從而在以後找工作的時候更順利更輕鬆。除此之外,我覺得是能夠更直接的吸取知識,掌握一些能力,從而比不讀書的人更強。當然並不是讀書就一定會變得優秀,只是給成為優秀的人鋪一條基礎的路而已。至於成長,我覺得並不需要用來證明什麼,只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