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採中標的藥企,利潤會增加還是降低?

時間 2021-07-14 06:06:42

1樓:易藥雲

對於國內藥企而言,觀察各類資料其實已經證明:集採是把雙刃劍,有企業因落標而元氣大傷,但也有企業享受到了集採放量、快速擴充市場份額的利好。

帶量採購,在保持低價的基礎上,乙個是約定採購量,乙個是劃定了全國區域盤子。

就拿最近的第五批集採來說,集採檔案規定,中選藥品採購週期最長可達3年,採購量最高可至約定採購量的80%。

至於利潤增加還是降低,各家藥企態度值得觀察。

隨著集採的常態化與擴圍,國內醫藥企業市場情緒也發生了變化:之前幾批集採藥企都是悲戚戚的,現在中了集採那是歡天喜地。

因為對多數仿製藥來說,進入集採意味著能保障市場占有量,競爭力加大;不中的話,只會在競爭中變得更弱勢。

據醫保局透露,現在臨床藥品有620多種,能覆蓋所有採購金額的80%,在620多種藥當中,化學藥品大概佔490種,希望近階段能把490種化學藥品盡量都納入到集採當中,目前截止到第五批覆蓋了218種。

集採趨勢毋庸置疑,因此藥企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大,而醫保局的監管也越來越嚴。

目前除了一致性評價,集採還將企業信用作為因素納入考慮;對誠信經營、履約記錄好的企業有傾斜,對違規經營、履約記錄差的企業有不同程度約束,所以藥企合規也是重點。

2樓:

這個還是和量有關,雖不可一概而論,但總體是增加的,市場就在那,一塊蛋糕雖然甜度下降了,但切給你的部分更大了,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型企業能站起來,大廠也可能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