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藥(方劑)該怎樣去學?有什麼書籍推薦嗎?

時間 2021-07-06 08:07:12

1樓:夕月

科班出身的話,建議遵教材吧。我學東西比較慢,好多東西不可能教過了都全部會,一般都按階學習,初階是記目錄,舉個例子,比如中藥-

解表清熱與瀉下,去風濕上加化溼。

利水滲濕兼溫裡,理氣消食又止血。

活血化瘀功效強,化痰止咳平喘高。

安神平肝息風藥,開竅補虛收澀招。

驅蟲湧吐藥力猛,攻毒殺蟲止癢同。

拔毒化腐生肌妙,二十一法慎勿忘。

如此就達到初階一星水平。

初階二星:熟悉每一類中藥所含有的中藥。

初階三星:熟悉每一中藥的功效、用法。

初階四星:熟悉每一中藥的性味歸經。

初階五星:熟悉每一中藥的禁忌、用量與用量效果。

中階:熟悉每一中藥的特殊用法,熟悉對藥的配伍療效,熟悉歷史淵源。

高階:時間加成,一般難以達到。

當今時代,學習資源繁雜,各有優劣,我覺得,書多不如書少,初學宜謹守一道,方可有得,三心二意,難步高堂,待到胸有方藥方劑主宰時,再來多看其他類書,可。

2樓:中西醫結合李波男

如果是中醫愛好者中藥可以買帶有圖譜的中藥學書籍,主要要先了解中藥分為哪些大類,性味歸經如何,主治功效有哪些,常見搭配有哪些,常用量等。方劑則是在藥和法的基礎上的組方,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形成的。需要記憶組成,君臣佐使,功效,主治有哪些

3樓:吃瓜群眾

方劑就是背,死記硬背,拿著口袋書,早晨背,晚上背。等你背熟了,臨床的時候你就能脫口而出,下筆有神!臨證愈久,方劑愈熟。

推薦書籍《方劑學》《湯頭歌訣》

4樓:為人厚朴

先把中基理清楚,然後好好看看四大經典,中藥也要翻翻,最後才是方劑。

理解是基礎,背誦和交叉記憶是路徑。

我個人一直覺得方劑屬於中醫裡面的高階學科。背,可以得高分。真要學好方劑,那是你上臨床,甚至做幾年試驗以後的事情。

5樓:鄧師兄

我覺得中醫學習都差不多流程。

背誦。掌握最基本的硬體。

掌握軟體,理解,把知識的沒在邏輯搞清楚。

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就這三步。其實也就是王國維的讀書三境界。你看你在哪一層。

小朋友。多讀書,少上知乎。

6樓:學生6593

張基~傷寒論,金匱要略

神農的本草經

這是專門講藥性和方劑的,但是靠學方劑是不能入門中醫的。

中醫講天人相應,隨著時移世易,各種方劑的加減應該遵照什麼原則?看方劑藥理書想要理解透是事倍功半的。

先把花幾年把內經吃透一些吧

7樓:Doc老張

上臨床中醫院校一般都有附屬醫院,在職教師,一般都會在醫院坐診,跟著上就是了一般你表露這種想法,老師都會欣然接受。終於又來乙個抄處方的了 。

據說現在都用電腦打處方了,但年紀大點的老師可能會的沒幾個呀。幫老師做事,學到的東西就更多了。多去幾個科室,多接觸幾個老師,半年左右,能熟悉至少50味藥的配伍和加減,差不多就是50個方的化裁。

你要知道,我現在常用的方,才10多個。

8樓:脈診秘傳

中藥應該記什麼,者是個問題。我們記中藥記方劑就是為了治病。所以先搞清楚病,再圍繞病來記中藥和方劑,會比較好,則適合臨床實際。

中醫眼裡的病其實很單純。有外邪致病,有內傷致病。風寒書濕燥火。

能抵抗六淫的中藥或方劑有哪些?記下來。再者積食,痰飲,瘀血都可以致病。

能對抗痰食血的中藥方劑有哪些?記住。身體外有皮毛經絡,內有五臟六腑。

不同中藥方劑作用的部位不同,同樣理氣柴胡入肝膽,陳皮攻脾胃。同樣發表,麻黃入太陽,葛根走陽明。

除了以上,病人體質不同,表現出來氣血陰陽虛實的變化。專主氣分的藥與方劑有哪些?血分的呢?

補虛的藥有哪些?記住。同樣補虛,有寒熱溫涼不同,有補益位置不同,能區分能記住才能正確運用。

9樓:

方歌+默寫+默背

和中藥學的知識橫向縱向對比記憶

然後摳細節

但不是只把方歌記的滾瓜爛熟就行

因為到臨床應用的時候不是背方歌那麼簡單了

所以必須把書本上用白話描述的內容讀熟,心裡有比較深的印象很花時間,說實用這些方法雖然記的牢靠,但對我這種智商不高的人來說一學期的時間不夠用

10樓:嗚莎花園

學到了皮毛很可能是你的幻覺。從現代醫學的視角來看,你很可能什麼都沒學到。

以我的理解,你需要把你看到的中醫學知識盡可能的全部背下來。背誦是進展最快的方法。不要嘗試去理解。嘗試理解會讓你懷疑比所學的東西的。

11樓:

死記硬背是能力!別看不起死記硬背!

中藥,有《藥性賦》。方劑,有湯頭。當然,背的過程中結合其他方法,比如諧音記憶。

至於使用,在臨床時候多經歷幾次就會了。畢竟,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

12樓:「已登出」

前輩好!

我大一,還沒有系統學習方劑,不過這個學期學中藥倒是走過不少彎路,分享一下幾個方法:

1.死背

就是不斷地念,錄音自己聽,跟著念,慢慢也能形成記憶。先目錄,後個體。不過,一字不差背下來,我覺得有點事半功倍?請看下一條。

2.看書(ppt)

首先看老師的ppt,結合書上的論述,每個主治後面都有一大堆話嘛,多看幾遍,把幾個主治的關聯思考一下,也就記住一些了。然後,找一些古人的本草,多次瀏覽乙個藥,也就記下來了。或者,一些名醫的用藥經驗之類的其實也行。

意思就是,多看,成體系地前提下,什麼都看,也就記下來了。

3.聽講稿

聽了喜馬拉雅上張老師的講稿,加深印象。

面對乙個藥,層次比我高的,我多請教;層次差不多的,我平等交流;主動問到我的,我逼著自己想清楚,再和別人解釋。

5.歌訣

其實也是死背,四百味、藥性賦這些,雖然不全,但是偶然想起來一句「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也就解了燃眉之急。

6.奇怪方法

快快記,那一本書好多同學都在用,可以參考。

7.紀錄片

本草中國,之類的,一集那麼長,我覺得看一集,似乎足夠初步理解記憶一味藥了。

8.歸類對比

歸類,eg.麻黃和浮萍差不多,但是乙個溫乙個涼;對比,麻黃對比桂枝a。

其實還有好多,不過記憶法什麼的我覺得捨近求遠了,老實看書就背下來了,可能這就是「理解」吧。

有哪些適合所有人的中藥方?

huijing 本人中醫外行,僅看過幾本書。走進中醫 唐雲 思考中醫 劉力紅 求醫不求己 12 4中里巴人 如果了解一些中醫的基本知識,包括陰陽 五行 五邪 六淫 虛實等等,就知道從中醫來說,每個人的體質 病症都是不同的。藥有藥性,有陰陽 五行之分,用一種藥性去對應多種體質 病症,明顯是耍流氓的行為...

請教各位,大夫開的這個中藥方子合適嗎?

微安 中醫是騙術嗎,你可真逗,那那麼多人怎麼調理好的,效果不是虛的。況且是國粹和世界的文化,國家也是支援的,也有相關專業。中醫本來就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你說氣血,的確是在現實世界找不到這種東西,但是如果對應一種科學,也是可以找到解釋的,只不過是古人的說法沿襲下來了 十萬度 這個事很簡單,信就吃,不...

屠呦呦測試了幾千個中藥方,只找到了青蒿素,是否說明這些藥方都沒有作用?

藥渣王 現代小分子藥物的 化藥 研發,初期找苗頭分子 hit 的普篩高通量篩選,針對好幾個化合物庫,動輒幾千幾萬個小分子過一遍。後面苗頭分子的化學改造又是大幾千的化合物乙個乙個合成,再進行篩選,後面藥效改造又是一大批 所以都不容易,都是大海撈針 碎雪 過去或者有用,但是現在肯定已經是沒用了。因為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