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在慈悲方面有什麼教法嗎?

時間 2021-06-03 02:29:30

1樓:懶猴子

修習慈悲觀,或稱慈心三昧,據我所知,禪宗並沒有別於其他宗派。

禪宗的特殊之處只在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並不是其他。

慈心三昧修法可以參見鳩摩羅什大師所譯《坐禪三昧經》。

2樓:齊天大聖

慈悲這個概念是大乘佛法的乙個虛概念(我的個人看法),其主要作用是擠兌原始佛教,其本身並沒有本質上的解脫內涵,所以在佛法裡,講求解脫的時候,講開悟的時候,很難把慈悲這個概念引入。本來的教法是佛祖發現了解脫道,並創立佛教,並把解脫的標準列為十條,也就是羅漢的十結,十結都斷掉就是解脫的阿羅漢,佛自身也是阿羅漢。但是這十個結(貪嗔痴等)沒有要實現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意思,也就是大乘所謂的菩提心,這也就成為大乘佛教主要批判原始佛教的入手點,說羅漢不慈悲,只顧自己解脫,不顧眾生,而大乘菩薩慈悲為懷,發心度眾生。

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原始佛教雖然沒把慈悲為懷列為解脫的標準,但是他們同樣普渡眾生,慈悲為懷,從來不會說有個小乘佛教的羅漢很自私,不分享佛法,不度化眾生,很吝嗇很摳門,原始佛法只是不認為慈悲心是解脫的標準,所以慈悲心沒有被列入阿羅漢要斷的十結當中,那麼禪宗本身側重的是心無所住,屬於論述如何解脫的,所以大乘佛教的慈悲心或者菩提心就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它最大的作用是想體現羅漢小氣,但是在論述解脫方面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3樓: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

『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

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雲:『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

』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

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

『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

『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4樓:藥師

慈悲是兩個意思,慈是讓一切眾生都喜樂,悲是拔眾生苦。小慈小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培養心意識。大慈大悲是難行能行。

師兄可以先通過心意識的為眾生喜樂和替他們受苦開始培養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進而在身體力行做到眾善奉行

禪宗跟淨土宗,原始佛教在集中注意力這方面有何區別?都是集中注意力而已?所謂萬法歸宗?

禪宗才是最究竟的原始佛教 淨土宗是禪宗的妙用方便法,淨土宗也可以契入禪宗,淨土宗的念佛功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除非你一步登天到達常寂光土,這個可能性幾乎為0 禪宗的契入需要自淨本心,萬念俱落,據彌勒菩薩所言,一剎那就有三十二億百千萬個念頭的生滅,可想而知,這些妄念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了多大的負擔 為了能...

派克鋼筆在寫感方面有什麼特點?

祭酒問卿 謝妖,有了最高贊的回答,我還真不知道說啥了。怎麼說呢,作為一款在國內除了中國產英雄之外,最為國人所熟知的外國鋼筆品牌,派克的輝煌歷史就不加贅述了,畢竟當初英雄筆廠就是以它為目標去趕超的。手上僅有派克卓爾派克45 不具有代表性,就這兩支筆給我感覺就是順滑,卓爾寫感硬朗,45偏軟彈。 沉 浮 ...

優秀的教師在性格方面有什麼特點?

Juz 雖然現在已經是教師了,但也曾經是學生。然後學術上,專業技能夠用就行,甚至不用很高的專業,但一定是那種善於引路的人,善於激發學生內心學習動機的人。最後優秀的老師一定是善於發現生活之美,懂得感受生活,感恩生活的人。總結,能在生活中引導而不干涉,在學業上能激發學生卻不包攬,善於發現美的老師就是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