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裡面放增稠劑對人體危害大嗎?

時間 2021-05-07 03:42:48

1樓:吳昊展

他極有可能放的是「食用鹼」,因為加食用鹼能讓粥更加粘稠、熟的更快,這是生活常識。

穀物中有大量澱粉粒,澱粉粒外層有蛋白質鹼膜,煮粥加鹼可破壞這層膜,讓其中的澱粉全部釋放,使粥熟得更快,同時提高黏度。(但是鹼會破壞多種營養物質,不建議煮粥加食用鹼)

店主不太可能加「食用增稠劑」,因為食用增稠劑遠比食用鹼貴。

就算店主寧願買更貴的食用增稠劑,你也完全不必擔心,不要對食品新增劑有偏見。

中國現行的GB2760-2014的標準中,有59種增稠劑,其中大多數可以「在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說白了就是想放多少放多少)。GB2760-2014上出現的食品新增劑,只要不超出劑量太多倍,就不會對你人體有什麼危害。

他是否違規放了更便宜工業新增劑在食品裡面以降低成本?我覺得也不可能。

食用鹼零售價大約一元一斤,就算店主有0元一斤的工業新增劑來替食用鹼,這樣省下的成本也最多也就0.001元/碗,這樣的行為可能嗎?

附上GB2760-2014標準中的所有食用增稠劑:

2樓:姜棣

什麼是增稠劑?

很多人一聽到增稠劑,第一反應就是被嚇到,會和各種「膠、毒」聯想在一起。

其實增稠劑作為一種食品新增劑,是被允許使用的。

食品新增劑中的增稠劑有3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改性澱粉和膠類物質, 比如羧甲基澱粉鈉、羥丙基澱粉、瓜爾膠、黃原膠、果膠、明膠等;

很多增稠劑都是來自於天然食物, 比如海藻酸鈉、瓊脂等。

增稠劑的安全性一般來說都非常高, 所以在很多食品中都沒有限制其使用量, 而且他們也算「膳食纖維」, 所謂的「長期使用、超標使用會對人體有損害」, 並沒有科學依據。

但既然是食品新增劑,那麼對食品新增類別和安全劑量就有規定。

但凡學過食品的都知道國標是最低標準,拿國標當聖經也是有點搞笑。沒有限量跟沒有毒性可不是乙個概念,國標不做限量,自然是因為正常使用量下安全性沒問題,但實際上這暗含了乙個大前提,即正常使用下不可能達不到有毒劑量。

舉個例子,鹽酸有沒有毒性?氫氧化鉀有沒有毒性?但國標裡可都是按生產要求適量,都沒有新增量限制,為什麼呢,因為加多了根本就沒法吃了啊,根本用不著去限制,大部分沒有限量的新增劑都是這麼個道理。

至於這些新增劑到底會不會有毒性,我只能說按正常使用確實加再多也沒問題。至於粥鋪老闆加的東西合不合規,我也不能保證,畢竟新增劑除了合法的,還有各種非法的,能給的建議就是盡量少吃。

3樓:末班火車

那這個做,應該不是很專業做早餐的,我來解答一下,現在專業做早餐的做粥,都是往大公尺裡面放,一定比例的江公尺,南方稱作為糯公尺,就OK了,非常簡單,

4樓:cook22

2000多年前,老祖宗留下句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後來老百姓會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大爺,現在這批娃兒不一樣了,他們真的是吃著豬肉,但真沒親眼見過豬跑的啊!

以上是網上1kg各種能增稠的新增劑售價,不全,僅供參考。

這事兒,也不能全怪孩子,用我姥姥念叨我們的話將,現在是「黃鼠狼下豆杵子」。能怪誰呢?!

5樓:泥地里的娃

增稠劑??題主你太看得起這些店家了,膠狀增稠劑應該不便宜。順便告訴你哪些可以增稠

1,麵粉。沒錯,是麵粉。我們看家的特色粥就是幾粒公尺麵粉。因為以前窮,捨不得吃公尺,就放麵粉,熬出來晶瑩剔透,又不像清水一樣。再多放點麵粉就是土法漿糊,小時候都這麼做。

2,各種澱粉,生粉,澄粉。這種澱粉類,超市裡幾塊錢一大包,做菜的時候用來勾芡,做出來的菜也是晶瑩剔透,稠稠的。還有我們江南名菜,各種羹,也是澱粉類勾芡的。

奉勸題主多讀讀書,不要看到什麼就說這個劑那個劑的,kfc裡的粥裡面各種劑才多呢,千萬別吃。還有蛋糕這種洋玩意,必放泡打粉。慕斯提拉公尺蘇要用一種叫明膠的工業產品,那玩意真的貴,我每次用都特別心疼。

題主千萬不要吃蛋糕啊。

6樓:

啥也不懂的人突然間學了個名詞

一知半解的到處亂用

服了題主你連熬粥都不會嗎

題主沒看過你家人熬粥嗎

粥是越熬越稠的就是費點時間費點火

最後稠的都不用吃了直接成漿糊了

題主你真的懂增稠劑是啥意思嗎

真懂的話不會不知道這屬於食品新增劑子類吧

不會不知道食品新增劑是需要精確定量使用的吧你看的那個小店

有這個實力去買增稠劑改良口感嗎

就他新增的方法都不對這不破壞口感嗎

你以為這玩應跟撒胡椒麵一樣

隨撒隨賣嗎

真的瞧不上這小店嫌棄這小店

你別去吃就行

別一知半解的記個名詞就亂扣帽子

小老百姓勞動掙錢不容易

也沒求著您去

7樓:平頭哥

我就是賣粥的,很多朋友都問我你家粥是不是得放點啥,還得神神秘秘的不敢大聲說?其實沒必要,煮粥不需要增稠劑也可以做到溫和棉柔的口感。

區分下個粥有乙個很好的方法

你買來乙份粥稠度很大,你看一下粥裡的公尺量就可以了,公尺少粥稠那肯定是不可能沒加東西的。

我家不放,我也告訴你們乙個比較粘稠的方法

白公尺:江公尺

9:1.5

我店裡一般都是9:2+

但是考慮到自家喝量小所以也沒有必要放太多江公尺味道很好口感豐富。

8樓:

如果是白色粉末,我猜測大概率是澱粉,一般我們這邊的粥鋪都會加一點點,

增稠劑就不要想了,得用秤一克一克算著比例往裡加,攪不開的話也會變成坨坨,伸手從袋子裡抓了就用,不是數學天才就是神仙

9樓:英語課代表陳清泉

我煮粥都放增稠劑,口感好,但對身體危害特別大,沒辦法,為了利潤。

為了口感更好,我不得不新增糯公尺澱粉或者用糯公尺煮,昧著良心做這些事,感覺對不起大家

鹼麵什麼的不放,一是有人能嚐出來,二是成本。

吃了我的粥的目前為止都沒有活到100歲

10樓:張二

我覺得就是澱粉。因為這事我在家煮粥也會做,時間來不及了,家裡那幾口急著吃,或者水放多了,我也會呼呼調一碗澱粉水然後倒入粥裡,攪拌一下,齊活兒。

11樓:「已登出」

增稠劑種類很多,如果是瓜爾膠之類的增稠效果特別好的,加個1%就稠得跟鼻涕一樣。粘度上千,當然溫度高點會降低,但是也很可觀。這個一噸一萬多。

另外有一類增稠劑,就是聚丙烯醯胺類的,就很不好說了,特別是如果沒有使用食品級聚丙烯醯胺,就會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這個一噸一萬多。。。工業級的聚丙烯醯胺裡面有很多沒有聚合完成的丙烯醯胺單體,這個東西是有神經毒性的,所以如果你吃多了,那麼不會死但是會很痛苦,哈哈。

還有些無機增稠劑,一噸幾百塊。配鑽井液用的鈉土,看起來白白的。。這個加量比較大,一般要加個4%左右效果才行。這個吃了沒事。。。還治拉肚子。

12樓:千巖雪

沒那個必要吧,公尺煮開花了澱粉到水裡粥自然變稠,靠增稠劑變稠的除非吃的人都是傻子吃不出來。那些人最多可能放的是鹼麵,鹼麵下去公尺很容易煮開花,但粥裡放了鹼會有鹼味,也吃的出來的

13樓:花妖

我們學校食堂自從幾年前換了乙個商家來承包稀飯包子業務後,他們做的粥就成了你說的那樣。第一次喝的時候就覺得奇怪,明明那碗粥裡能很明顯看出公尺粒真的很稀疏,但粥的整體粘稠度不低於我在家熬出的那種效果,後面從旁了解他們為了降低成本,放了澱粉進去,不過雖然沒啥壞處,但是這種弄虛作假的粥我也就再也沒吃過了

14樓:Gullibility

突然想起來了另一種輪調,一直喝純淨水不喝白開水對人體危害大嗎?

我覺得可能對錢包危害更大。

粥裡放增稠劑,估計也是差不多吧。

15樓:我呀

如果是我媽看了這道題……

「哈粥還能放粘稠劑

啊粘稠劑是啥

聽著肯定就是無良商家為節省成本弄的化學物品你看看現在店鋪為了賺錢連這種低成本的粥都要下手了嗎我跟你說閨女平時不管多累都自己煮著吃別去外面吃那些不乾不淨的東西外面的東西都不乾淨記得哈現在連粥都不要吃了」

16樓:嚴允諾

一、食用增稠劑用也是從可食用植物裡提煉出來的,對人體應該沒什麼大的危害。

二、增稠劑的價位比公尺啊,面鹼啊之類的貴多了,如果店家真的往粥裡放增稠劑,那粥的成本應該會超出預期,對這家店的危害可能更大

三、在你不了解別人使用的是個什麼玩意的時候最好不要過於武斷的下定論

17樓:如風在

不是膠類的增稠劑,應該是木薯粉或者其他性質的澱粉,起到增稠的效果。。澱粉,應該沒有什麼危害~

具體是那一類建議去本地食品化工店諮詢一下。

18樓:

1.大公尺中的澱粉就是增稠劑。

2.題主可以試試把家裡的澱粉撒到滾燙的粥裡繼續熬煮,看會怎樣。 還可以把藕粉(注: 這貨也可以看成是增稠劑)倒進滾燙的開水裡,攪拌一下 ,看看會怎樣。

3.鹼(小蘇打)放多了,那鍋粥還能吃?做饅頭多放點鹼會如何,不用說了吧。

4.其他的增稠劑幾乎都比澱粉貴。

19樓:小病

好像我們老家會放一種自己調的水,放進粥裡,也算增稠吧。但是好像沒啥影響,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喝過常州的大麥粥,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就喝過,這要有毒,早就抄斬了。

20樓:風起清平

一般粥放點食用鹼就可以增稠了,有人說加鹼會破壞穀物裡的維生素,可是高溫加熱那麼久了,維生素也剩不下多少了,損失可以忽略不計,剩下的就是口味習慣問題了。喜歡不喜歡加鹼的味道,人各有不同。

21樓:

首先外面的粥一般用蛋白質含量低的大公尺,煮出來的粥多,而且也便宜,普遍比東北珍珠公尺一類效果好,然後加一下改性澱粉,其實外面的玉公尺汁芝麻糊豆漿也會加澱粉或者公尺糊,看起來更粘稠。

22樓:喵星的松鼠

增稠劑這東西,本身是一種膠,質地比澱粉黏糊。

所以,使用起來,應該是預先在涼水裡融化後,再倒進湯裡。而不是直接撒在熱水熱湯裡,否則會變成乙個蛋,化也化不開。

綜上,放進去的東西一定不是增稠劑。

很多人說是鹼麵,這個是有可能的。因為適量的鹼麵能讓粥在短時間之內煮更爛。

23樓:晴明林間花映月

可憐我乙個餐飲從業26年的老廚師,熬粥歷來都是直接加水熬,功夫到了自然成。喜歡粘稠的加點糯公尺即可。最多一些小店為了降低成本節約時間熬棒渣粥時加點鹼麵、熬大公尺粥起鍋時放點糯公尺粉或者水澱粉。

萬萬想不到,居然真特麼有粥用增稠劑這種妖孽存在,什麼也別說了,上圖:

題主問的是增稠劑對人危害大麼?這個真不好說,國家批准上市的增稠劑理論上合理使用對人無害,注意,是理論上。

誰特麼知道有多少無良的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在超量使用呢?

24樓:yuwell魚躍

這個問題反映了一點:在這麼多年來「養生達人」的各種攻勢下,食品新增劑成功被妖魔化,並且這個人設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難消除。

各位答主的回答已經清楚地解釋了:

粥本身就有澱粉,多熬一會比加增稠劑方便多了;

增稠劑提取於食物,安全性不用擔心;

增稠劑成本高昂,可能他添的那一把得賣半鍋粥才能賺回來。

那麼增稠劑的實際使用物件是那些呢?

果汁、酸奶、可可奶。

以上三種為代表的飲料類食品都含有不可溶解的成分,如果汁中有果肉殘渣、牛奶中有脂肪顆粒、可可奶中有可可粉顆粒。

這些不溶解的成分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會浮於水面或沉在瓶底,這個時候增稠劑就能直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提公升液體粘稠感穩定漂浮物。

如果你極其抗拒增稠劑,可能要告別市面上90%以上的酸奶了。

知乎有趣的地方恰恰在於,即使這個問題已經被充分解答,也並不妨礙我們延伸到其他問起及思考上。

食品新增劑作為現代食品工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改善食品色、香、味、形,調整營養結構、改進加工條件、提高食品的質量和檔次、防止腐敗變質和延長食品的儲存期、維護食品安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市面上95%以上的食品(而包裝食品可以說是99.9999%)都含有食品新增劑。

只要按照正確方法、合法劑量地加入食品中的新增劑就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是過量新增與非法新增物。

譬如,奶茶或速溶咖啡裡的植脂末(奶精);再譬如,三聚氰胺、蘇丹紅。

請你明白,目前法定內合理的食品新增劑都是安全的。

但是,安全不意味著有營養。

食品新增劑的作用已經不是重要了,而是必不可少:

保持和提高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如番茄醬裡新增的番茄紅素,雖然是作為色素使用的,但也是富含營養價值的。

作為某些特殊食品的必要配料,比如饅頭中使用的小蘇打,可防止饅頭變酸。

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食用油中使用的抗氧化劑就是這個作用。

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貯藏,防腐劑、抗氧化劑以及薯片充氣包裝的氮氣,都是這個目的。

如果沒有食品新增劑們的幫助,你可能這樣渡過一天:

想吃個白白胖胖的包子,發現面又酸又硬,上午開啟昨天剛買的麵包,發現已經霉變了,中午炒菜放鹽的時候,發現因為受潮結成了大塊,最重要的是,再也吃不到豆腐了……

又要念叨了:防腐劑是安全的、使用是合理的、效果是被國家蓋章的。

為什麼很多成品包裝還是大大地印上了「不含防腐劑「。

因為有一些食品天然就不需要新增防腐劑,比如蜂蜜(高糖)、醃漬食品(高鹽)、白酒等。還有一些食品是用高鹽、高糖去替代防腐劑的作用,長期食用不僅不健康而且增加了患慢性病的風險。

至於「零新增」就更不靠譜了!

首先,完全不使用食品新增劑的食品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下已經很難找到,至少整個加工工藝鏈條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劑幾乎不可能。

其次,規範使用食品新增劑本來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新增」絕不可能在安全性上變成「優等生」。

最後,目前全世界範圍內,食品安全的頭號問題不是食品新增劑的相關問題,而是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汙染的食品而引發一系列疾病的問題。

如果不使用防腐劑和保鮮劑的話,烘烤食品、方便食品、肉製品,甚至醬油、醋等食品或調味品都將更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汙染,食品將更容易受到汙染和變質。

我是魚躍醫療

在健康科普的路上,停不下來了

在床頭的路由器發出的輻射對人體危害大嗎

華語科幻網 危害不大但是有光汙染和噪音汙染。可以跟宿管說一聲做到陽台或者其他地方。搬遷很簡單,網線網上可以買尾纖網上也可以買。網線或者尾纖冗餘長度不夠,就在網上買個轉接頭再買一根尾纖或者網線做延長線就行了。 如果擔心的話用薄鐵皮做個盒子,六個面保留對著舍友那一面沒有鐵皮就好啦,可以加強舍友的訊號,你...

適量的冰飲對人體有危害嗎?

小小亮 無害。說0度進入37度的,不知道有嘴巴和食道麼?鬧肚子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不乾淨啊!凍得雪白不代表乾淨衛生,冰箱也凍不死細菌,到了37度那還不瘋狂繁殖。自家白開水凍的冰棍,吃鬧肚子了算我輸 狗不吃魚 看你平常飲食習慣從小就一直保持溫食的習慣時間久了身體自然會對冰冷的食物作出應激反應。從小就...

人造負離子對人體有危害嗎?

EVAN龍 思維侷限真的很可怕,樓主全篇思維一直停留在負離子發生器的介面,而且重點還提了負離子產生重離子這個概念,說真的我不太理解什麼叫重離子,負氧離子給顆粒物荷電在碰到接地極或異性電荷上面的時候它的使命就已經結束了 而目前負離子產品的發展已經到了淨離子和DBD介質放電技術上面了,也就是說根本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