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掃瞄速率快慢對儀器和所測樣品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5-06 18:11:45

1樓:

掃瞄速度快,質譜儀檢測的精準度一定高的。例如TOF飛行時間質譜儀,樣品離子化進入到質譜儀以後,會飛行一段時間在到達檢測管,如果掃瞄速度快的話,檢測的效率就會大大的提高。這樣能夠檢測到更多豐度低的蛋白肽段,擴大檢測範圍,另外鑑定蛋白質序列的精準度也會更高的。

2樓:做中國人的質譜

分析儀器的內在原理和串聯結構決定了樣品檢測的速度和精度,其實不能一概而論。飛行時間,四級杆,離子阱……花開百家,各有一長。

3樓:

質譜掃瞄速度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使用過程中獲得一種譜圖,考慮的是duty cycle的時間,也就是採集一張譜圖需要多少時間。所以,儀器「快」、「慢」的主要衡量標準,應該是duty cycle時間,而不是掃瞄速度。

掃瞄速度指的是:把規定m/z範圍內的離子乙個乙個「掃瞄」出質量分析器的能力,表示為amu/sec。這僅僅指從分析器出來的一段時間,質量分析器不同、工作模式不同,差別就很大。

duty cycle時間=掃瞄時間+掃瞄之間的間隔時間

TOF類:

是最快的質量分析器,可以快到每秒採集幾萬張全掃瞄譜圖。

如果還要求高解析度,可以每秒採集1~20張全掃瞄譜圖

duty cycle時間來表達儀器快、慢的。

四極杆類:

對定性倒還無所謂,因為轉換時間一般都在幾個毫秒量級,比如這兩年,儀器公司已經把轉換時間從20個毫秒,提高到1毫秒的水平。

在定量時,分析器的掃瞄速度用的時間已經不是決定duty cycle的時間,MRM通道間的轉換時間,已經變成了決定時間。

如果MRM通道轉換時間是1毫秒,那麼每秒可採集的譜圖數是:1000/2=500張

將會有數量級的巨大提公升。

離子阱類:

duty cycle時間,掃瞄速度關係很小,主要是注入離子、穩定到阱中的時間。

離子阱,掃瞄速度是最沒意義的;因為在離子阱裡,掃瞄速度一放慢,解析度就可以大幅提高,甚至可以分辨0.05 amu的質量;

離子阱所謂27,000 amu/sec(或60,000 amu/sec)的掃瞄速度,不僅對duty cycle 沒什麼貢獻,而且沒有人會這麼做,因為這時的解析度差到了3~5個 amu。

儀器廠商,利益相關,匿了。

有問題可以私聊,互相交流。

4樓:

首先,質譜本身的掃瞄速度當然是由硬體決定的,但是對於一台特定的質譜系統,譜圖掃瞄越快,就意味著解析度越低(譜圖採集時間更短—>採集的資料點變少—>解析度降低)。但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採集譜圖數量就多一些,如液質聯用儀,在液相梯度時間內,採集的Cycle數目就增加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能夠挖掘資訊就更多,可能靈敏度其實會增加一些。總的來說,對於一台特定質譜,掃瞄速度越快,代價就是需要犧牲解析度。

從質譜型別上來說,現在主流質譜,三重四級杆掃瞄速度很快,但解析度基本都不太能見人;TOF掃瞄速度也比較快,解析度還算比較高,但相對於離子阱Trap還是不行,屬於折中的吧;因為離子阱質譜解析度是非常高,但是掃瞄速度又不行,就算Thermol公司的Orbitrap軌道阱,解析度是非常高,但是掃瞄速度卻是無論如何不能與TOF比的。

總之,掃瞄速度與解析度,極端點說,就像魚和熊掌,難以兼得,這個時候一些組合使用才是比較好的選擇,如QTOF,Q-Orbitrap等等。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跑出的質譜圖該怎樣分析呢?

那個誰的誰 質譜本身提供的資訊不多,能看到分子離子峰,同位素和碎片峰。現在一般的質譜用的都是比較溫和電離的方式,所以碎片峰很少,主要是看分子離子峰 分子量 和同位素的。你要想通過質譜圖對比資料庫來判斷化合物,最好選擇比較強力的電離方式,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碎片峰資訊。當然,最好還是做個核磁做個紅外,都...

如何系統的學習GC,LC質譜,色譜,hplc等檢測儀器?

linxi 推薦乙個網課,色譜學堂,講得很容易理解哦。其實這些儀器的學習,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原理,這樣才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判斷。接觸儀器前,還需要了解儀器的構造,可以借閱一些專業書,自己畫畫構造簡圖,做到心中有數,實際操作時,一般都會有SOP,按照步驟進行就好啦,遇到問題時一定要請教專業的工作人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