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對每個首次來看的人都開藥,難道每個首次來他這裡看的人的心理問題都嚴重到了非吃藥不可的程度?

時間 2021-05-07 05:27:27

1樓:醫明和皇榜第一名

這個現狀折射出現在心理學的困境,其實對於精神病人的心理學診斷仍處於一種很困難的狀態,另外即便認真地診療,與一些精神病人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手段,很多患者本人不願意或者也很難提供準確的資訊。這種情況下醫生也是很難甄別的,依症狀開藥則大體不會錯。如果是症狀較輕的朋友應該先走心理諮詢渠道。

事實上,很多到精神科的就是知道一去就會開藥一吃藥就立竿見影(當然這個影好不好另說),然後就衝著吃藥去的。

2樓:公孫煒

你的問題提的非常好,而且你的問題描述也給出了很好的答案。這是中精神科大夫存在的普遍問題。除非引起官方重祝,否則,改善的可能幾乎不存在。

3樓:

一般心理諮詢就能解決的問題,是不會有人選擇去精神科的。

尤其是精神病仍處於被歧視的範圍內。

相反,往往是患者及家屬過於輕視病情,以為只是「一時想不開」,才導致病情發展得越來越重,以至於不得不重視,這時才想起來就醫了。

另外。精神類藥物管控是非常嚴格的,要是題主想象的那麼隨意就能開,精神科醫生也就不會那麼清貧了。

心理問題患者又是個什麼患者?我覺得題主對這方面的猜測和腦補太多了。

4樓:

實話說吧,國內的精神科醫生就是賣藥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吧,你去精神科門診,主訴失眠心悸,精神科醫生不會像心理諮詢師一樣問你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是否出現過什麼夢境,兒時是否受過創傷等等,而是會直接在五分鐘之內開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焦慮藥物,期間還會答覆各種插進來的取藥號。真的不是一般厲害!!

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因為我以前也去過。這類醫生,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給你——貼標

籤。因為你是他的病人,因為醫院需要病人。

5樓:

不了解總體情況,就說說我個人的經歷吧,我高二時因為嚴重焦慮(我個人覺得)、聽見別人寫字的聲音就煩掛過乙個精神科醫生的號(也是首次),和他聊了沒幾分鐘,那個本來打算寫病歷的精神科醫生就果斷刪了電腦上的字把我轉給了乙個心理諮詢師,也沒有開藥⊙_⊙。然額!可能是去諮詢的次數太少了吧,加上當時父母對心理諮詢有偏見,或許還有一些別的因素,諮詢沒起到多大的作用,到現在還不太好,現在想起來當時還不如就吃個藥呢。

可能我是個個例。

6樓:

得看你到底是精神病還是僅僅是需要心理疏導。對於我這種雙相障礙患者而言,抑鬱期不吃藥整個人就可以癱瘓在床乙個星期不吃不喝,狂躁期天天失眠亢奮的七葷八素的。只能吃藥。

當時去醫院看病,醫生聊了十幾分鐘就給我確診,然後開了一堆藥回家吃。感覺,一句話,藥,不能停。

精神疾病的產生是生理性的,不吃藥不行。是大腦產生了變異反應,不會正常分泌激素,產生了一系列的失常。而心理疾病只是短期的,可能性格偏執,固執,或者遭遇某件事然後開始變的極端,比如被劈腿就開始玩女人等等。

7樓:陳希音

精神科醫生和心理醫生是不一樣的。我有輕度抑鬱,之前很嚴重。家裡人總覺得我是想不開,想開就好了。

後來我覺得自己好了,但是自己的情緒比較容易失控,知道該怎麼面對但就是難過。心理醫生最多能幫你開導但對於這種問題真的只能通過吃藥來解決。精神類藥物的作用真的超乎你的想象。

8樓:啦啦啦

我認為也不全是,比如他為了賺錢,會給你介紹很貴的藥,但其實吃相對便宜的藥說不定也能好,我是這樣認為的,再比如精神科,就要開啟心扉,把心裡話說出來才是主要的,藥物僅僅是鎮定用的吧,僅供參考

9樓:

醫院不是做諮詢的最佳地方,同時,患者也不見得每乙個意識都那麼好,願意每週來做。諮詢正對正常人,能給出診斷的都需要服藥,諮詢是輔助。同時對於控制症狀諮詢沒要見效快,用於自我探索的諮詢不適合在醫院做。

總之,大環境就是諮詢還是得有錢有閒的人做的,醫院還是以解決疾病控制症狀為主。

10樓:

在台灣,可以開藥的只有精神科的醫師,心理師不能開藥。

我住台灣,看過一次精神科門診,但沒被開藥,之後就轉看心理師。

可能地方特色不同吧!

11樓:阿夜

你太小看精神科醫生了,有經驗的精神科醫生打從病人一進門,他的衣著打扮神態舉止動作步態就能判斷個大概,再問診說會話,患者什麼毛病就清楚了。如果還不明白,幾個量表一上也就一清二楚了。如果還擔心誤診,好吧,頭顱磁共振做乙個排除器質性疾病,就完全明確了。

一般輕症的焦慮抑鬱都不怎麼開藥的,或者開點安慰劑性質的藥物,再或者開點安眠藥,只有真正需要服藥的病人他們才會開精神科的藥物。

對了,我不是精神科醫生,但是我的病人我覺得有問題的叫精神科會診一會乙個準。

12樓:

我看過好幾個心理醫生,如果我覺得醫生不靠譜我就不在他那裡看了。一般第一次見面交談之後我就能確定醫生靠不靠譜,我碰到過第一次就開藥的,不過因為醫生在乙個比較小的方面診斷錯誤,我拒絕了吃藥。但不是說那個醫生不靠譜,可能我沒有表達清楚。

當然也碰到了不靠譜的醫生,那個醫生頭銜還是主任醫師,很不靠譜。不過後來碰到乙個不錯的醫生。你不想吃藥就不要吃,醫生都是建議,看你自己的意願。

關於社會上對心裡問題的避諱,我想說別人怎麼看我不會太在意,包括家人對我的病都會有擔心,我都不會太在意,因為決定權在自己手上。

13樓:

作為乙個已經被確診為抑鬱症患者的人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就本人來說,當我決定去醫院尋求幫助的時候,我自己知道已經是到了非要用藥的程度了,否則,能夠自己扛過去的為什麼不?而且我用藥後是確實有明顯改善。

另外,我到三甲醫院就診時也沒有出現5分鐘就開藥的情況,我排過一次隊,每個醫生大概是3個小時看10個病人,醫生還是對病人的情況有基本了解和判斷才做決定的。最後,我想說的是,三甲醫院的醫生心理諮詢是收費60元/小時,我做過的心理諮詢師諮詢是400元/小時,而且諮詢也不可能是只做一次的,至於具體怎樣才合理,可以自己去判斷。對於病人而言,能夠得到幫助,就是物有所值。

14樓:

為什麼邀我!為甚!!那好,說個無關的…

高中的時候嚴重雙相障礙,拒絕吃藥,偶然發現父母在我飯裡下藥。

打那以後,不是吃不吃藥的問題了,也不是心理障礙的問題了,是我和世界的信任問題了。

吃藥的話我現在的日子會舒服很多,拒絕服藥就是為了能夠隔幾個月在痛苦與瘋狂裡痛罵這個世界和那些愚蠢的自以為是的人。

藥還是要吃的,如果你不想難受。如果你真的不想接受藥方,請確認你身邊的人接受你的選擇。

15樓:校長

非專業人士,這個問題不大懂。不過我的感覺是醫生應該更多了解病人情況,更多測評分析交流後謹慎開藥,畢竟這個不是普通的病。但是現實中很難遇見這樣好的醫生,一方面給每個患者只有十分鐘的時間就診,另一方面還要看醫生性格。

16樓:koonyi jang

簡答,確診情況下,合理。

首先是精神科醫生而不是心理諮詢師。並且不是提供心理諮詢服務,而是精神科門診。

鑑於中國沒有經常去看看心理醫生的社會傳統,一般選擇去看精神科門診,而不是諮詢師的患者,基本說明已經有問題了。

如果是想要確診的話,建議先去跟諮詢師聊聊,他推薦精神科的話再去精神科。

確診的情況下,初診開藥是挺正常的。精神科醫生的主業就是開藥,不是聊天。

題主的潛台詞即是不合理。但是隨便看精神科這事本來就不合理。題主擔心沒啥事的人會被誤診為嚴重患者。

沒啥事的人真的不會去精神科門診,中國民眾對於精神科的偏見造成的就診還是相當慎重的。

17樓:山石

合不合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家人的整體關係,和關心度對病人真的很關鍵。家人能做的就是理解,而不是指責,也不要拿些大道理去約束患者....

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會得精神疾病嗎?

灘塗 實際上我認為得精神疾病 僅僅指非器質性問題引起的心理異常 的不能算是合格的心理醫生。這不同於生理疾病 你無法選擇遠離你無法免疫的病源,或者你無法自建免疫系統去應對你想挑戰的疾病。心理醫生在面對精神疾病 或說心理問題 的時候,他得有責任評估自己能不能處理這個個案,他也得掌握合理的轉介技術以保障自...

請問成為精神科醫生是怎樣的體驗?

精神科醫生是 醫生 所以你在高中階段需要是理科生,大學報考醫學院,能拿醫學學位的本科專業 最好是臨床 再考精神醫學的研究生,精神專業是個比較細分的門類,一般不直接招本科生。眾所周知,學醫很苦,投入多時間長,需要決心和家裡的經濟基礎支援,好好考慮再決定。學成相對吃香,大城市落戶,不用上手術台,開藥話聊...

如何評價知乎上的精神科醫生寧靜?

守望者夜星 1 精神科醫生不等於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鑑定疾病症狀,安排藥物,如果精神科醫生發現你有心理問題,會讓你找心理醫生。但關於心理問題的處置方法,要聽心理醫生的。2 他所說的,僅僅代表她自己的觀點,不代表事實和現實,甚至不代表權威觀點。她顯示出那種無處不在的攻擊性,如果你沒覺得受傷,她就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