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再生產和勞動力再生產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31 15:06:36

1樓:

社會再生產: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更新。

社會再生產過程: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4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組成。

1.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

社會生產是連續不斷進行的,這種連續不斷重複的生產就是再生產。

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

(1)價值補償就是:能賣的出去換到錢。

(2)實物補償就是:買得到東西,換到實物。

2.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1)分析社會再生產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

馬克思將社會總產品在物質上劃分為兩大部類,在價值上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

社會總產品:社會在一定時期(通常為1年)所生產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

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態上又叫社會總價值,它劃分為包括:

①在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

②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v)

③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裡創造的價值(m)

社會總產品在物質形態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部類:

第一部類( I )由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所構成,其產品進入生產領域;

第二部類( II )由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部門所構成,其產品進入生活消費領域。

3.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要求生產中所耗費的資本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

這在客觀上就要求兩大部類內部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和兩大部類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即所謂的收支平衡,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平衡。

生產資料的生產既要滿足本部類對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補償,也要保證兩大部類擴大生產規模後對追加生產資料的需求。

消費資料的生產則既要滿足兩大部類勞動者的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也要滿足擴大生產規模後對追加消費資料的需求。

只有兩大部類的生產不僅在規模上,而且在結構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替換才能正常實現,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

4.經濟危機實際上是以強制的方式解決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的途徑。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相當長時期內,由於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所決定,兩大部類的生產都是在價值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自發進行的,具有嚴重的盲目性,這就導致了兩大部類生產在規模上和結構上經常處於失衡狀態,最嚴重的就是引發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發生,實際上是資本主義條件下以強制的方式解決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的途徑,這種解決方式雖然最終也能夠使社會再生產由失衡慢慢轉變為平衡,卻是以社會經濟生活的嚴重混亂和癱瘓以及社會資源和財富的極大浪費為代價的。

勞動力再生產: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恢復和更新。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包括3個部分(生活費,家屬費,教育費):

①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②維持勞動者家屬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③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勞動力價值的構成包含乙個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樓:吃苦瓜的小丑

所謂社會再生產,就是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更新。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4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把紛繁複雜的社會經濟活動概括為社會再生產過程。所謂社會再生產,就是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更新。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4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生產,是直接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

分配,是指產品分配,包括生產資料的分配和消費資料的分配,前者屬於生產本身。通常說的分配,是指社會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出來的產品或價值(即國民收入)的分配。

交換,是指人們相互交換活動和勞動產品的過程。通常說的交換,是指人們在等價基礎上的商品交換。商品流通,則是從整體上看的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消費,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前者屬於生產本身,後者則是人們為滿足個人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物質資料和精神產品。

生產、 分配、 交換和消費4個要素是內在地、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聯絡,相互制約,構成乙個統一體的有機體。

作為社會再生產要素之一的交換,「是生產以及由生產決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費一方之間的媒介要素」。它一頭聯絡著生產和分配,另一頭聯絡著消費,因此,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處於中介地位。

只有要從總體上明確4個環節之間的基本關係,然後以交換為重點,深入考察交換與生產、交換與分配、交換與消費的相互作用關係,才能深刻地認識到,交換是社會再生產必不可少的環節,是社會經濟得以五常運轉的客觀要素。

勞動力再生產是指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恢復和更新。它包括勞動者自身勞動能力的維持和恢復、勞動技能的積累和傳授,以及新的勞動力的繁衍、培育和補充。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生產某種產品,消耗了一定的體力和腦力,只有經過適當的休息和個人消費(包括吃、穿、住、用等方面的需要),被消費的勞動能力才能補償。

為了提供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勞動者還必須養活自己的家庭,繁衍後代。[1]

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即其體力和智力的恢復、更新和發展。勞動力再生產既包括現在一代勞動者體力和智力的不斷恢復、更新和增強, 又包括新一代勞動力的不斷教育、培訓和補充。勞動力是社會生產的乙個基本要素,勞動力再生產是社會再生產的基本內容之一。

怎麼理解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與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這就是個哲學描述,也是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的投影。不用去深究,尤其是不要像某個回答所說的錯誤論以及新解釋論,浪費生命。我們目前的科學 社會研究,只看物件之間的關係,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有乙個參考係,參考係中必然有乙個原點,和乙個使用該原點來描述關係的動點。這個是我們認識世界和干預世界的基本方法。由於這個...

生產和再生產的區別是什麼?

走由 狹義的生產關係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關係,主要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廣義的生產關係是指再生產過程中的經濟關係。連續不斷的社會生產就是再生產,它包括生產 直接生產過程 分配 交換和消費四個相互聯絡的環節。 DxConsulti 會生產,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目的是是滿足人們...

為什麼把資本的投入再生產稱為 剝削 ?

李洋 錢生錢就是剝削目前最本質的體現。錢計量的是生產力。出錢和出機器的本質是出錢,而出錢得錢就是錢生錢,就是剝削,剝削的是出力的。造機器是投入生產力,賣機器得錢是將生產力換成錢。但是後續機器賺錢,本質就是錢生錢。其實智財權保護的是剝削的權力。錢生錢最普遍的形式是利息。哪怕是活期存款,也是有利息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