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以為自古就有,其實是近現代才有的東西?

時間 2021-05-06 08:20:26

1樓:荻 生

旗袍,2023年代才出現在上海,而且和滿族人、八旗沒啥關係(有旗袍的時候大清國早就完了),最早是四馬路的失足婦女、舞廳舞女之類穿的....

2樓:碩鼠

我想到的,別人基本都想到了。就在剽竊的基礎上總結一下四大重點吧:中華民族、京劇、普通話、辣椒。

(補一條:過年吃餃子。其實是某年春節聯歡會以後,才推廣到淮河以南地區的。古代多數地方不至於如此貧困:一年吃不上整塊的肉,在肉醬裡找點腥味,就算過年了。)

3樓:侯震的腰果雞丁

京劇(以及很多類似的地方戲)。

今天你能看到的很多戲劇,其實歷史都不太長。我們所熟知的京劇,從最初的雛形到現在,也才200多年,清中葉才開始形成的。乾隆年間安徽的戲班進京演出,才導致各戲種的融合,最終才誕生了「京劇」這一形式。

在這之前的形式並不是這樣。

東北二人轉,歷史就更短,195x年才有的。

很多戲劇都有乙個共同祖先:崑曲,號稱百戲之祖。而崑曲的歷史相對久遠一點但也不算「非常」久,明代的東西。

4樓:

有沒有人提手裡劍

忍者的標誌之一,電影和遊戲裡經常出現、特別酷炫的八方手裡劍,其實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拍電影時臨時想出來的。

聖鬥士裡所謂的88星座,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才由國際天文聯合會定下來的。

5樓:紅色亞莎之淚

辣椒與吃辣文化

辣椒原產自中美洲,十五世紀末才傳到歐洲,明朝傳到中國,但是很長時間裡都沒有成為人們比較普遍的飲食,而且早期主要是通過海路傳來(都怪土雞!),所以江浙一帶才是主要吃辣的地區

而吃辣最多的四省川,湘,黔,贛直到乾隆末年甚至嘉慶年間才開始大規模吃辣口味的菜,如今開遍全國的四川火鍋實際上是道光年間才誕生的(然而火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

6樓:大猛

19世紀中葉歐洲蘋果入籍中國後,歐洲蘋果先在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一帶落戶。

想不到吧,現在我們吃的嘎嘣脆蘋果引進中國還不到200年。

雍正年間的甄嬛小主們壓根沒吃過!

吃貨們是不是很慶幸

7樓:子龍

翡翠,清朝才瘋狂推崇綠寶石,原因是皇室覺得綠寶石罕見,古代首飾其實都不見綠,紅藍寶石、玉比較多,我發現很多畫師在畫古風的時候,喜歡畫個翠綠的寶石,其實是不對的。

8樓:

那自然是與留辮子、穿馬褂齊名的我滿清國粹之一——睡扁頭了。

睡扁頭是滿族撫養嬰兒的習俗。清朝以來,不少滿、漢雜居地區,幼兒出生後,讓其「睡扁頭」。即在枕頭內裝上小公尺之類的穀物,讓小兒仰面睡覺,在一歲以內,頭骨就長成扁平狀。

在山西北部與內蒙古西部地區,普遍受到人們注意。如果誰家姑娘的後腦勺不扁平,就被視為「醜閨女」。滿族這一育兒習慣,早在肅慎、女真時期就有。

入關以後,與漢族雜居,很多風俗,如穿旗袍、養豬、「睡扁頭」等,很快被漢族所吸收。尤其是在光緒二十七年(公元2023年)准許漢滿通婚後,小兒「睡扁頭」的習俗,很快在漢族地區流行起來。據說,「睡扁頭」可使幼兒鬢角突起,避免形成凹鬢角,使得頭部外型美觀、大方;小兒仰臥,也有利於背部扁平寬板和軀體的健美。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家長睡過扁頭的習慣,但是經科學家研究發現,「扁頭症候群」會影響嬰幼兒的外觀形象;導致嬰幼兒視神經發育不平衡;導致嬰幼兒頭部兩側肌肉組織發育不均衡;導致嬰幼兒精神發育相對遲緩;另外裹小腳雖然不是我大清的發明,但確實是我大清發揚光大的。

宋明時代的女鞋

清代的女鞋

9樓:費小五

很多我們認為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其實不過是現代社會的產物。

比如貔貅招財的「傳統文化」。

很多金融機構的門口,或者土豪們的案頭,都會放幾尊面目猙獰的神獸雕像,這就是傳說中可以招財進寶的貔貅。

其實,貔貅在古代只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獸,《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黃帝「教熊羆貔貅驅虎」,因此一般用來比喻強大的軍隊或者勇猛之人,所謂「貔貅之士」也。

按照古人的說法,貔貅是一種「形似虎,或曰似熊」的動物,這個形象倒有幾分像是國寶熊貓。

可見貔貅和什麼聚財旺財八竿子打不著,那為何會成為財運的象徵呢?其實這都是香港命理師的得意之作。

上世紀90年代,大陸經濟飛速發展,先富起來的暴發戶們有著「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比較迷信財運之類,於是精明的香港大師們看到了商機,一位叫何昭勳的命理師首先在雜誌上發文,聲稱貔貅「由於受了幾千年的民眾念力加持,成為擁有不可思議神奇力量的靈動瑞獸」。

按照命理師的說法,貔貅是龍生九子之一(胡說八道),有口無肛,且酷愛食用金銀財寶,只吃不拉,所謂吞財而不漏——這所有內容在古書上都是查無實據的。

而當代貔貅的形象也借用傳統鎮墓獸,生生安上了一對翅膀。由於有發財致富這麼永恆而強大的主題,貔貅招財的說法在中國大地自然是大行其道,並逐漸使人們認為這是一種傳統。

再說乙個,七夕「情人節」。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並且因牛郎織女的動人傳說而蒙上了一層浪漫色彩,但他並非什麼古代情人節,而且基本和男人沒有關係,說是古代的婦女節倒更為恰當一些。

《西京雜記》上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穿針引線可是以前女子的必備生存技能,所以在七月七日這一天,少女們舉行針織大賽,也是希望自己心靈手巧的美好寓意。

七夕又名乞巧節,乞巧者,乞求有一雙妙手也,少女們在庭院裡擺上瓜果,「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也就是蜘蛛,《東京夢華錄》裡說:「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蜘蛛是織網的,和婦女算是同行,所以也是七夕節的乙個重要角色。

那麼這麼乙個寓意深刻、活動多元的傳統節日,怎麼就變成乙個以購物送禮為主要內容的情人節了呢?那自然是商家炒作宣傳的結果了。

10樓:

四大家魚的人工養殖是上個世紀才解決的,古代養魚都是野外捕捉魚苗飼養。

海帶,紫菜過去是非常珍貴的食物。人工養殖也是上個世紀才解決的。

市面上絕大部分商業水果基本都是近代培育後的優秀品種。大部分的商業花卉也是近代人工培育的。糧食也是近代育種過的。

翡翠進入中國是清朝的事。川菜也是近代才建立的。

鐵絲是一戰前才發明的,鐵絲網,鐵絲柵欄古代都沒有。

玻璃創造了2023年,但平板玻璃的出現也還不到70年。

11樓:林語冰

武術。或者說「傳武」

實際上大部分現在流行的「傳武」,起源於清末。

兩個年輕人不講武德,來,騙!來,偷吸!69歲的老同志,這好嗎?

馬保國老師勸我們耗子尾汁的時候經常會說,傳統功夫是「國粹」,「老祖宗留下來的」,實際上它真的沒有那麼長的歷史。

12樓:李夢陽

相當一部分的我們以為很傳統的日本料理裡的菜式,其實都是近現代才有而不是自古以來。

日式鐵板燒、烏龍面、拉麵、燒肉等,是二十世紀初從中國傳到日本的飲食,二戰後才開始流行。日式豬排飯、日式咖哩飯、蛋包飯、可樂餅都是西方傳到日本的菜式。

明治維新後日本才開始吃牛和豬肉。所以涉及這兩類肉的日料歷史很短,如壽喜燒就是明治維新後才出現。

天婦羅倒是早一點,大約17世紀,可算近代之前?但是它有另乙個名字「葡萄牙炸魚」,是從葡萄牙傳來的。

古代日本人的飲食其實很單調,多數只是公尺飯和少量醃菜。因為每天只吃公尺,所以日本有個著名的「國民病」,困擾了日本上千年,這就因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病,俗稱「腳氣病」。直到19世紀末,日本海軍飲食增加了肉魚蔬菜後,發現腳氣病得病率降低才明白過來是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引起的「國民病」。

哪些你以為合法的事其實是違法的?

武漢桐人人 兩個人沒有婚姻關係,發生了性行為,女生意外懷孕,而男生不想要這個孩子。這個時候,可不要以為只有女生吃不了兜著走,不要以為男生不管也不會有任何後果,不要以為就算生下來,只要臉夠黑 心夠狠就能和這個孩子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女生出於各種考慮生下孩子,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準沒準備好,那麼,你都是孩...

文學作品中,有哪些你以為只是閒筆,其實是精心設計的細節?

陳素封 知道 閒筆 的使用。何謂閒筆?就是看似廢話,實有所指,或製造悠遠意境的描寫。歸有光 項脊軒志 結尾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我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即是。龍冬 天雨流芳 莎士比亞絕對是這個方面的大師。仔細解讀,也會有一種和曹雪芹一樣 草蛇灰線,伏沿千里 的感受。拿四大悲劇之一 奧賽羅 來舉...

有哪些東西我們以為源於蘇聯,其實是源於(除俄羅斯以外)的歐陸國家?

趙後生 套娃一般去俄羅斯和俄羅斯邊境旅遊,除了俄羅斯傳統的巧克力,伏特加,軍帽以外,最有地域特色的就是俄羅斯套娃了吧 等等,俄羅斯傳統禮物套娃?其實俄羅斯套娃在俄羅斯出現才不過一百多年 最早日本將福祿壽做成娃娃並可以開啟 而套娃最早出現在俄羅斯已經是距今130年前的1890年了等等,福祿壽?其實福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