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8德國電影《沉默革命 沉默的教室》?

時間 2021-05-12 04:47:48

1樓:了了

非常動人的真實事件改編,角度尤其刁鑽。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反叛和鬥爭,他們堅信信仰,但仍會質疑對信仰的執行。因為自由雖然重要,但它必須有意義。

時隔三十年,《死亡詩社》的精神回來了。

2樓:止岐

這部電影本身在敘述乙個故事的時候,借助人物的表達與事件進展更多地表達一種思想的茫然與轉變。

如果觀影者只是把自身套進人物,是不能更多的認識到電影的意義。

這群孩子是迷茫且充滿激情的,同時也缺乏釋放的渠道。他們在有激情的同時,缺乏責任心,也有懦弱。他們正如大多數年輕人一般,不能做自己的選擇,也沒勇氣承擔選擇帶了的結果。

所以多數服從少數裹挾著無法選擇的人,一同奔向可能地正確與錯誤。想的也只是作為乙個群體共同承擔。這是青年時代的必然,知道最後理解到一切需要自己做選擇,需要自己面對,而不是對他人造成電影裡因自己而產生的代價,不必影響父母,不必影響朋友。

關於電影中的制度這一條件,我想說,最開始的時候,那群年輕人究竟看到了西德的哪種好?究竟看見了東德的哪種壞?他們有的只是迷茫與叛逆,他們看見的聽見的沒有別人做太多解釋,他們的年輕氣盛也聽不進太多。

他們考慮的不是制度的弊病與改善,只是一味地追逐迷幻的「自由」,勾起他們激情的「自由」。那種情況的他們,同我們年輕時一樣不了解不理解生活。

適合的制度自然而然就會被感受到,而不是因為所謂希望而盲目地憧憬另一種制度。

所以我不贊同某一篇影評(忘記是在豆瓣還是在哪兒看見的)裡說的「他們有西德,而我們有什麼呢?」這句話。用乙個電影的國家符號制度符號去表達這樣一句話,是不合適的,只會把一部分人變成電影開頭的學生們。

給人以無處尋求無加闡述的希望是可鄙的,是讓人痛苦的。

只是因為這部電影是標有政治標籤的,人們就想將這一標籤不斷完善,空論與爭執政治體系。觀影者也只看見所謂的恐怖,且不知想沒有想到牆的另一邊是否有同樣的恐怖。觀影的人有時候也只想看見自己願意看見的,以溫潤一下內心從未滿足的叛逆與瘋狂。

年輕時無處安放的激情與迷茫,讓一些東西有機可乘,就像這部電影的影評一樣,讓有些東西有機可乘,偷走你的激情,留下你的迷茫。

3樓:薄荷味高數

剛發的回答被秒刪了,只好正經地回答一遍。

鐮刀錘子,言論審查,政治正確,逃向西德。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與《浪潮》有異曲同工之妙,希望將來能看到《沉默的教室2》之《吶喊的柏林圍牆》。

4樓:在德國的山西妹子

剛到德國的時候,我曾經對他們對政治人物的尖刻批評和無下限調侃感到詫異和不解,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言論自由?尤其是某些搞笑節目,在當時的我看來缺乏對被調侃者起碼的尊重。時間久了我才逐漸明白,言論自由被允許的程度和當權者的底氣和坦蕩程度呈完全正相關。

依靠無所不在的審查監控和觸碰人性底線的告密制度而達到對意識形態的極端控制,只能顯示出當權者對自身執政能力的不自信和對民眾自由意志的恐懼。因為民眾,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民眾在聽到顛覆其現有認知的不同聲音的時候,會尋求更多的資訊,會思考判斷,會用行動去尋找答案。

影片中的東德學生在對後果預估不足的情況下用集體沉默的形式支援匈牙利的革命者,事發後他們也曾想找藉口混過詢問。然而,在當權者無所不用其極的高壓審問下,學生們經歷了困惑和信仰的坍塌,經受住了以親情要挾和友情的考驗,最終選擇了勇敢地共同承擔。幸運的是當時柏林圍牆未建,東西德封鎖並不完全,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到了西德,完成了被迫中斷的學業,在更民主的地方實現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如何評價電影2018《壞種》?

風後面是風 看這個電影是因為聽乙個節目時有人介紹了這部電影,可能是比較老的一版,結尾是女孩死了,所以我在看到這部電影的後期時就一直等著女孩狗帶,但結尾竟然爸爸死了,wtf,結尾女孩那個笑看的我好難受,以後又會有多少人因她而死呢,唉 不過不得不說小女孩顏值好高 二分裂的玫瑰 1.不足夠稱作恐怖懸疑電影...

如何評價 2018 電影《英雄本色2018》

哈林天使 觀影歸來,無劇透。正好前幾天剛去看了老版重映,今天有空又看了新版,首先說 作為一部中國產片,2018是可以的,在一眾爛片裡質量精良。都是同行襯托的好.作為經典翻拍,和老版還是差點意思,主要是基本能猜到故事走向,沒辦法,老版太經典,看的人也多,就算新版結局有改動,還是缺了點劇情新鮮感。不得不...

如何評價德國電影《契克》?

阿瑞斯 我看了所有回答,發現沒有乙個看懂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其實是德意日曾經對舊世界秩序的反抗,男主是德國,亞裔小哥是日本,流浪妹子是義大利 這部電影宣揚的其實是為了美化屬於那個時代的特殊世界觀。德國小哥看似主流,其實班裡同學也不帶他玩,視他為異類,恰似二戰前的德國。亞裔小哥就更不用說了,但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