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天生並且永遠會愛自己的孩子嗎?為什麼?

時間 2021-06-03 12:26:55

1樓:

我感受不到我父母的愛!小時候沒管過,上學放假從未接過,大包小包行李從來都是自己想辦法,初中外出工作,沒人管我,我上的高中大學都沒去過!長這麼大,我爸給我買過一次衣服,但是還是感謝他們把我養大了!

現在我很愛我的小孩!我會關心他吃喝玩樂,問他在學校做了什麼,帶他買東西,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

2樓: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人之初,性本善

這是人類最初的本能,也是最初的善。可是隨著個人經歷的不同,有的可以保持住原有的那份純真,有的就迷失在了這個萬千世界之中找不到出路!也就是說人的本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周圍的環境而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這個問題得辯證來看待,不能一概而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亦有可憐之處。所以對待事情得慎重而行!

3樓:90斤的小胖子

可從兩方面說明。其一本能,這點人與動物相同。正常的沒有心理缺陷的人類對血脈有天生的善意。

其二經驗學習。長久的社會化的影響,比如我們天然地認為父母會愛自己的孩子,這是一種經驗判斷,隨著代際之間的不同認同強化了這種經驗判斷

4樓:forever

不會。有些人窮的時候一家好幾個孩子,有的不也是為了生活就給賣了?農村有的人思想固執,始終都是重男輕女,把生下的女孩該埋不也埋了?

或者該打掉就打掉了?國外有的人會因為嫌孩子哭聲太吵,給掐死的也有。。。。這些都是當父母的人,他們沒愛他們自己的孩子

5樓:優公尺媽

帶小孩這事,人人都能做,但做得好壞,就看個人的本事了。

「愛」這個主題,把天下父母大致分了3類:

1. 愛,且會愛

總有人對我說「養娃太累」,或是「生孩子總得要點回報吧」。

會愛的爸媽懂得這種回報不必求,孩子早就在回饋愛了。

「寶寶一看到我就笑,笑得特別燦爛,把我逗樂了。」

「我哭了,2歲的孩子跑過來,抱抱我、給我抹眼淚。那一刻,我覺得生孩子太值了!」

「生二胎時,大家都圍著二寶,只有大寶在產房門口等我。『媽媽,我給你吹吹,你就不疼了。』我眼淚譁的就下來了。」

有娃後,我們驚喜地收穫了太多快樂與感動,遠大於辛苦付出。

這世上,真正能傳承的東西,就是愛吧。

2. 愛,卻不懂愛

我曾看過一部大火的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第乙個故事裡:

小偉媽媽面對出軌的丈夫在離婚談判桌上開出的種種條件,她沉默半晌後,狠狠甩出一句話:「我只要我的兒子!」。

從那天起,小偉就成為母親人生中唯一的希望。

她不讓兒子參加畢業旅行,逼著上一遍又一遍補習班,禁止戀愛,就連長大後的婚戀,都得一手操辦相親……

小偉媽媽愛孩子嗎?

毫無疑問,是愛的。

可對於孩子來說,這份愛太重,重到不可承受,重到頃刻壓垮。

有些以「愛」之名的「好心」,反倒讓愛變了味。

3. 不會愛

前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陷入了婚姻危機,原因是老公不愛孩子。

她先生每天回家不是忙工作,就是打遊戲,偶爾幫忙做點家務,從來也不陪娃,順帶擺出一臉「我賺錢養家那麼累,難道還要我帶娃?」的模樣。

後來,她算是弄明白了,先生真的以為努力賺錢就是愛。

他小時候,爸媽整天忙生意,根本沒時間陪他,他跟著奶奶過。

高中時,爸媽要移民美國,他死活不肯去。

列出成長史後,朋友感嘆道:乙個從小沒好好感受過愛的孩子,長大後對「為人父」這個角色是迷茫的,或者說在不知不覺地沿襲著原生家庭的親子相處模式。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論孩子》

想來挺感謝孩子的,如鏡子般讓我看清了自己,並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愛,與爸媽們共勉。

6樓:Tunesa

橘生淮南裡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的人成為親人,純屬是巧合。

父愛母愛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所以讓人覺得這麼濃厚,是因為從你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他們就陪伴在你身邊,長久的陪伴才帶來濃厚的親情。現實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父(母)親因沉迷賭博等等問題,從小對孩子疏於陪伴,在長大後也不會對孩子有太多的感情。

世界上本就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父愛母愛也是一樣,只是在長久的陪伴中許多人習慣了而已。

(呀,感覺像在寫作文)

7樓:一碗海鮮粥

「愛」這個字本身就是一種人類獨有的一種認知說法,而人類一切的行為都是編寫在DNA裡的,為你的目的就是為了延續。

但對於人而言,因為有了區別於動物的"認知"能力,我們對這種本能有了更多的美好的描述,也因為這個區別,我們也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簡單的說,任何一種情感中都充滿了你的人性、你的慾望、你的良心、你的缺陷。你愛誰只是想法,並不會影響誰,但你怎麼愛才是會周圍人和自己的行為。

8樓:

我認為,不一定吧。首先父母的結合不一定是因為愛,那麼孩子降生下來究竟會不會被親生父母喜歡這個本來就是未知數,而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可能會在後天的相處中才產生,那麼後天產生的愛我不認為能稱作「永遠」,《霸王別姬》不是說差一分都不叫永遠嘛。即使父母是因為愛結合,但並不代表父母一定肯定必定永遠愛著身上有著自己血脈的骨肉。

人是自私的,利益當前時,夫妻這同林鳥都各自飛,更何況後天出生的孩子。當然,生活所迫也並非沒有可能。

當然,父母的愛這個東西很玄乎,他們的叮嚀,撫育,教導等一切對你的付出你覺得是愛,那麼它就是。

當然,我覺得我的父母愛我,同時我也愛他們。

9樓:2019-HBHHSYG

父母沒有絕對的義務去養並愛孩子,把孩子帶到人世,已是大恩,他們之所以愛,就是因為那血緣之間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那抹感覺

但是父母也會失望啊,失望積累的多了,是人都會離開的,珍惜

10樓:良民乙個

我覺得不盡然是這樣,有些孩子是伴隨著所有人的期待與祝福出生的,所以他們能夠得到很多很多的愛與關心;而有的孩子出生了,說實話在我看來還不如不出生,爹媽生了不管,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本身是沒錯的,但在這些父母眼裡他們就是累贅,是錯誤的存在,這種孩子真的很可憐,很讓人心疼。

11樓:允我心安

不要說我心理陰暗,我覺得不是,否則孤兒院為什麼有那麼多孤兒,新聞上會爆出各種親生父母虐待孩子的。

我見識過父母的愛帶了很多功利性,目的性。我也見識過很多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比如我的父母,我是計畫生育最緊的時代出生的,因為是女孩,所以被親生父母兩千塊賣掉,遇見了現在的父母。不可否認,我是幸運的,那個時代能活下來的女孩少之又少。

我家是村里沒有多少錢,但父母供我上了大學(我是我們村第乙個女大學生),讀了研究生,有了個不錯的工作。最近準備結婚了,父母說要彩禮,但是明確的跟我說了,他們不收一分錢,到時候給我再添點,讓我拿在自己手裡自由支配。給我說的理由是以下兩點:

第一,不讓別人覺得我好欺負(很多不要彩禮的會被婆家人說倒貼);第二,讓我手裡有錢不慌張。

12樓:紫雨幽藍

要看原生態家庭的,我的父母非常愛我們,所以我也非常愛我的孩子。而我前夫父母經常家暴,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就不會有愛,所以也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愛。

13樓:處惹

會啊爸爸離開我幾年了。原諒我不記得具體時間,我有些下意識抗拒這個日期。

從小跟老爸不對付,剛剛走出叛逆期。老爸就走了。人生裡沒跟我說過什麼大道理。只是在彌留之際也會認真的和媽媽說:「這房子是留給兒子的」

可能我在我爸心裡重過生死吧。

14樓:野崎梔子

我一直都不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究竟有多強大,每次看到災難中捨棄自己的生命換孩子活下去,還有那種孩子丟了可以鍥而不捨的找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可能以後為人母了就會理解這種愛了吧。

15樓:Mico

如果以自己來舉例的話是最好說明的吧!

我自己的父母,也許以他們的能力所及,

他們用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很特別,

就是把自己的觀念不管是好的或是有偏差的,

都交給自己的孩子,但在愛來說,

我長大後的現在,我覺得他們比較愛自己。

但這一切在現在長大的我來說,無非也是一種愛。

現在我自己是孩子的媽媽,

你說我天生愛他嗎?

我天生愛他,但我也對他很嚴格,

我對他的愛建立在社會大眾身上,

我會用一切努力讓我的孩子獨立不造成社會負擔為基礎,高階幫助需要的人,再進一步把愛分享給身邊的人。

我會永遠愛他,是因為他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我會用不同的方式教育他,讓他知道是非對錯,我會讓他知道這個世界的人,每分每秒都在努力的人很多,每個人的個性、優缺點、長相、膚色都不同,讓他可以更有自信的認識自己、認同自己、學習其他人的優點,在錯誤中成長,並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這是我對自己孩子的愛,我想我天生愛他,

因為他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

16樓:碩格格

不一定。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父母都是有責任感的,愛孩子大於自己的生命。但也有一小部分沒有任何擔當的人,可能連自己都不會愛,更別說愛自己的孩子了。這樣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17樓:艾歌

按照達爾文的演化論來說。

那些不愛自己後代,不關心自己後代的原始人,早就已經絕種了,其「不愛自己孩子」的DNA自然就沒有留下來。所以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

之所以說大部分,是因為基因除了遺傳,還有變異。總會有那麼一小撮「不愛自己孩子」的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而且現在是和平社會了,就算孩子不被父母所愛,也不會有路過的野獸把他吃掉,會有其他好心人收養、保護、教育——因此,「不愛自己孩子」的基因也有了生存環境。

18樓:仨核桃倆棗

我今天看到一段這樣的文字:把這些跟生物學聯絡起來,馬上就很好理解:為什麼乙個人體內有分子時鐘、表觀時鐘?

為什麼到了一定年紀就愛小孩?就想尋找伴侶,就重離別?注意:

不是先做父母才要孩子,而是先有了孩子才知道做父母的感覺。這從生理上是成立的,雄性的犁鼻器要接收雌性荷爾蒙資訊,才能抑制大腦對孩子哭鬧的厭惡;雌性的胎盤受到父系基因的表達產物誘導,才進而調控雌性荷爾蒙以及女性母性的萌動。我們互相定義的意思是,我們互相影響,從生理上、從心理上。

所有的心理學改變往往有生理學基礎。得不到母愛的孩子,性格容易抑鬱或暴戾,多個腦功能區域發育不良,就是這個意思。。。

19樓:文雪姣

看什麼人吧,大部分會的,如果孩子長大後做了對不起爸爸媽媽的事,或者變壞了,也可能失望透的,還有,如果這孩子是意外,並且父母都不喜歡她這個時候的到來,有點媽媽也會不喜歡的,!

20樓:科特·李

作為群體而言,母親天生愛自己的孩子,父親受後天社會影響愛自己的孩子。

如同哲學上的「名」「實」之辨,愛不過是乙個「名」,底層無非一系列生化反應,這些生化反應又受到後天經歷影響。

生化反應能被保留下來,都是利於基因傳遞,孩子作為擁有50%母親基因的生命體,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生化反應表達為「不愛」的母親,其孩子生存機率顯然會小於,生化反應表達為「愛」的母親的孩子,從而自然選擇便淘汰了「不愛」的母親,故作為群體而言,母親先天的生化反應便是愛孩子。

作為女性可以100%確認,孩子擁有自己50%的基因,可以傾盡全力去愛孩子,而男性則不然,如果男性也和女性一樣愛孩子,那麼男性個體的基因可能無法傳遞,孩子是否擁有父親50%的基因,取決這個孩子是不是他的,但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父親都很難100%確認這點,廣播種的策略,才會被男性保留下來,畢竟有利於基因傳遞。

並且基因要更好地傳遞,父親分辨孩子的能力也會強化,父親需要根據孩子長相、性格等因素判斷是否親生,否則便是幫助別人基因繁衍,這種判斷往往是潛意識層面的,當判斷為親生概率越高,父親越會為孩子投入精力,反之自然會不愛孩子。美加兩國上世紀90年代有項統計資料,就顯示虐待孩子的父親,90%都是認為孩子不是自己的。

作為個體而言,社會因素會影響人的自然屬性,當社會影響足以撼動自然屬性,愛孩子的自然屬性便會被瓦解。

為很麼有些父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永遠不會抑鬱?

腦子又不轉了 首先你提出這個問題帶有情緒,不明確,不夠理智的問題是沒有乙個明確的答案的。沒抑鬱過的人永遠不會理解抑鬱症是啥情況,心裡特別難受?每天都不說話?父母也許會關心你,但如果他們沒有抑鬱過,不知道跟你說什麼很正常,因為無法感同身受 歪歪 還會一直說一定要自己走出來,想明白就行 我想離開這個世界...

父母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

馬總 這麼跟你講吧父母賦予的生命只不過是慾望的結果,後天的贍養才是恩情所在,而這所謂的恩情並不是愛,而是為了將來利益的索取所必須的經歷。 站在另乙個角度答一下 我現在要當媽媽而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愛我的孩子我曾經和我的爸媽說過誰讓你們當初生下我 而現在,我在沒有準備好要孩子的情況下 因為他已經是乙個小小...

為什麼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永遠不放心?

悅納小園Little Park 我們要回憶一下,在你小的時候,你的父母是否對你很放心?是否你做什麼事情都放手來讓你做。長大後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總覺得當了媽媽之後,才理解媽媽的辛苦,才知道媽媽有時候說的話很有道理,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以後經歷同樣的事情。正是因為這種後悔和恐懼的心理產生了對自己孩子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