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看到玩具會想買,不買就一直哭鬧,怎麼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又不會傷害到他?

時間 2021-05-06 18:09:42

1樓:山水sunshine

如果不想買,直接告訴孩子不買,說原因,比如太貴,太便宜,和家裡的重複了等等,一定要說真實的想法。

如果想過一段時間買,也告訴孩子具體的時間和理由。比如考完試買,要考試了,現在買你可能想不停地玩耽誤學習。

孩子都可能會大哭大鬧,甚至躺在地上打滾。

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家長怎麼辦?

施琪嘉教授在《療癒你的內在小孩》裡給了乙個辦法:

「在小孩失控的時候,還有一招,就是抱住他。乙個小孩處在失控的狀態,就說明他的內在處於一種特別無助、特別弱小的狀態;當他被緊緊擁抱時,他就覺得自己被母親看見、接納和保護了。」

抱住孩子,包容孩子的憤怒和他的表達方式,替他說出他心理的感受,讓他的情緒得到釋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愛,感覺到安全,慢慢平復心情。

孩子認為你愛他,才會願意聽從你的建議,比如不買,比如過一段時間買。

如果家長能夠說到做到,到了約定的時間真的買了,並且每次都堅持這麼做,你會發現,孩子因為不給買玩具情緒失控的現象會越來越少。他信任你,有安全感,他不會覺得你不給他買玩具就是你傷害了他,你們的親密關係不會因為不買玩具變差。

記住,如果你不想給他買,千萬不要騙孩子說過兩天買,讓誰誰誰給你買這種話。你騙一次可能成功,下一次呢?等孩子明白過了以後會更憤怒,才會感覺受到了深深的傷害,不再相信你說的話,進而否定你的愛,到那時候,只怕即使給孩子買玩具,你們的親密關係也不會見得會變好。

2樓:王啊卿

在這裡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規則意識:三歲之後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一定要建立規則,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因為只有這樣,在你帶著孩子出去玩之前就要約定好今天不買玩具,在家孩子很愉快的答應了,出門之後克制不住了怎麼辦,家長一定要堅持,往往很多時候都不是孩子不堅持是家長先妥協了,所以可見平時一定要言出必行,答應了的事一定要做到,答應不買也是一樣的,堅決不買,不用告訴孩子買了不就是不對的,不買你才是對的,你這樣做只是為了讓孩子遵守你們之間的約定而已,所以又何談傷害孩子呢?或者你覺得傷害孩子了,其實往往是你覺得孩子哭鬧的太厲害了,你於心不忍

3樓:辣椒醬媽媽

小孩看到玩具就想買,不買就哭?

4樓:鹽選推薦

滿足孩子的技巧

孩子為什麼會對爸爸媽媽提無理要求?

為什麼要求不被滿足時,有的孩子會大哭大鬧,有的孩子會平和地接受?

為什麼有的孩子見到好吃的特別貪吃,有的孩子卻非常節制?

為什麼有的孩子滿意度特別高,有的孩子常常不滿?

這些問題,都和爸爸媽媽能有技巧地滿足孩子密切相關。在滿足孩子上,爸爸媽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解決孩子滿意度問題,培養出高滿意度的孩子。

媽媽,我能吃個冰激凌嗎?

爸爸,買漢堡時能加個薯餅嗎?

爸爸,去超市時我能自己挑個零食嗎?

孩子提這些小要求時,我們都會滿足他。一些爸爸媽媽會擔心,對孩子有求必應,不是慣著孩子、溺愛孩子嗎?我們不這麼看。

慣孩子、溺愛孩子,是大人無原則地滿足孩子所有要求,而不是滿足孩子這些日常的、小小的合理要求。

孩子:媽媽,這一整盒冰激凌都是我的,你和爸爸都不能動。

爸媽:好的好的,我們不動。

孩子:爸爸,我要三個薯餅。

爸爸:好的好的,三個薯餅。

孩子:爸爸,給我買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爸爸:好的好的,都買都買。

這才是溺愛。我們的兩個孩子,從小就不會提這樣的要求。提出買吃的時,他們會要求剛好足夠的量,而不是達到暴飲暴食程度的量;無論要買什麼,他們都會很理性地徵得爸爸媽媽的同意;無論買的東西多少,他們都會留出一口給爸爸媽媽。

這個辦法我們堅持了十幾年,體會是,孩子日常的小要求被滿足得越多,他就會越快樂,提出無理要求、額外要求的時候也會越少。

把小半盤菜夾進自己碗裡,全然不顧自己是否吃得完;見到愛吃的小點心,兩隻手一齊開動,不停往嘴裡塞;明明已經吃飽了,在主人客氣地表示可以再要個冰激凌時,毫不客氣地點乙份最大的。

那些孩子的表現,很讓我們吃驚:都是家庭條件很不錯的孩子,按理說不缺吃的,為什麼會表現得那麼貪多呢?

仔細想想,可能是平時被爸爸媽媽限制太多所致。一些爸爸媽媽,或為了飲食健康,或為了控制孩子的體重,經常告訴孩子,這個不可以吃,那個不可以吃,這個少吃點,那個少吃點,孩子被限制、拒絕得多了,就會積聚很多未滿足的慾望,一旦有機會脫離爸爸媽媽的控制,這些潛藏內心的慾望就會爆發出來。

經常被限制和拒絕的孩子,還會積聚很多不滿和憤怒,當某個特別想達成的要求再次被拒絕時,就很可能以極端的形式——哭鬧、撒潑來發洩。

而平時被滿足得比較多的孩子,則既不會積蓄未滿足的慾望,也不會積蓄被拒絕的不滿,偶爾某一次要求不能滿足,也更容易平和地接受。

一些爸爸媽媽可能不是經常拒絕和限制孩子,但是比較喜歡越俎代庖,不太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的滿意度同樣也不會太高。

比如答應孩子吃冰激凌,但是不問孩子要什麼口味,結果買回來很可能讓孩子不滿:我要巧克力的,你怎麼給我買了士多啤梨的?本來挺好的事情,乙個小細節的疏忽,孩子大人又都不滿起來。

5樓:孫大廚

誒。我娃一歲多。從來沒有非要什麼玩具從小就對玩具興趣不大但是十分沉迷於漂亮的服飾鞋帽,對墨鏡圍巾裙子鞋有深深執念。

我一般把她帶到可以隨便試試的地方隨便試。但是貴的易碎的就堅決帶走。然後就經常看見乙個一歲多的嬰兒穿著恨天高噠噠噠的跑比我還利索。

6樓:

現在小孩子雞賊的很。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他明白乙個理

你的哭鬧換不來任何東西

哭幾次他自己就明白了

61,聖誕節,生日這3個節日我會主動問他想買什麼玩具作為禮物其他平時看到的我都不買

他們現在也明白這個道理

看到商場商鋪裡的玩具就只會看一看

不會找我要求買

偶爾心情好了可能會買個玩具給他們

讓他們明白

我是你老子,我想給你買就給你買,不想給你買就不會買

7樓:yang

我媽是個奇怪的人。長大後反而對我有所溺愛,而小時候對我管教很嚴。

關於玩具的印象,深刻的是《玩具總動員》上映,她帶我去看後,在影院附近乙個小店有賣巴斯光年的模型,堅持不給我買,不給任何理由。看完電影後的興奮心情從小店到家一路漸漸消失殆盡。

那時和大伯一家住一起,大伯看我憋著嘴,問清原由後拉我到小店去買。後來如果我有什麼想要的東西就會有策略的當著大伯的面向我媽提要求。菜場賣的那種寵物性質的小娃娃魚、帶燈的鞋子,印象裡都是大伯買給我的。

轉變是一次我媽帶我去遊樂場,一元錢一塊代幣,玩各種遊樂設施,那時我剛剛有錢的概念,我媽想給我兌100元的代幣,我內心很想要玩可覺得100元玩遊戲太奢侈就說「不要了,我們回家吧。」我媽問是不是覺得太貴,我憋著淚不說原由,我媽看我哭她也哭了。去一次遊樂場搞到後來很悲傷。

我覺得我算能體諒父母的人,也相信世界上有不知父母辛苦的孩子,強行灌輸家裡條件不好不一定會起到你想要的結果,要麼努力賺錢,給你的孩子買更多的玩具,更大的能放好多好多玩具的房子,要麼擺出充分的理由說服孩子,但是在我看來因為「錢」而不買玩具實在不算乙個充分的理由。

乙個已經長大的人的一點小感受。

8樓:萬能膠

先買一堆樂高。

然後相信他們的想象力,你看不出來是什麼的,他們都能玩的很嗨。

我家老大七歲半,不讓玩遊戲機的時候就自己用樂高拼。最近拼馬里奧ODYSSEY上癮,連遊戲機都顧不上玩了。

9樓:Fiona

1、首先,對於孩子來說,孩子的心智發育還不是很成熟,她會為了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不擇手段」,所以我們不以道德層面上的東西去評判孩子。從心理學上來說,乙個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高峰期在7歲之前,到了學齡期會慢慢去自我中心,所以對於這個孩子,要慢慢學會去和她多表達別人的想法和觀點,讓她有更多的思考。

2、其次,以前心理學上有個測試,說是把5歲左右的孩子放到乙個房間,在桌子上放了顆糖果,測試者告訴孩子,如果在他回來之前,孩子沒有把糖果吃掉,那麼等他回來,孩子能額外多得一顆糖果。這是乙個有關延遲滿足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那些沒有把糖果吃掉,一直等著測試者回來的孩子,在她們成年後,有著更好的品質與發展。所以孩子想要乙個東西,他必須馬就要滿足的話,那麼對於這個孩子,他的延遲滿足能力是不強的,而且得到的東西她也不容易珍惜。

未來在受到挫折時,很容易就會放棄,且情緒易激惹。

建議:1、孩子開口說要東西,如果家長覺得目前不是合適的時機,或不方便,比如:都快晚上11點了,要出去買冰淇淋吃,不要馬上就答應,如果孩子軟磨硬泡說一定要,家長最後服軟了,那麼孩子就會知道,哭鬧是對我父母管用的,這種獲益行為就會得到強化,所以越早干預越好,最好都在第一次父母就能管好自己的情緒,說了時機不合適就是不合適,堅持到最後,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哭鬧是無效的。

2、有時候媽媽會比較容易心軟,這時候就需要爸爸發揮作用了,因為爸爸通常是家裡的規矩執行者,如果孩子在哭鬧,有過激行為,爸爸可以嚴格守住底線,同時去理解孩子目前想要某樣東西的著急心情,這兩者不衝突,而且會讓孩子知道,父母都理解我,但是我們都要守規矩。

10樓:SK英國皇家成長中心

首先講講孩子為什麼不買玩具就會哭鬧?

一般情況家裡面父母或者奶奶爺爺沒有原則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孩子一旦不被滿足就會覺得非常沮喪,憤怒憂慮的情緒一股腦來了,所以就哭鬧起來。

看護孩子的人不一致,奶奶爺爺乙個做法,爸爸媽媽乙個做法,或者媽媽對於孩子亂要玩具的做法不一致,有時買,有時不給買,這樣孩子很迷惑,不知底線的孩子會為了自己的權益鬧一把!

父母有原則,但是堅持不住,有時孩子鬧得不行了就扛不住了,孩子知道自己哭鬧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父母具體應對方法:

父母要建立規則,就奧利和查理的例子來說,他們只有在生日,聖誕節會得到禮物,平時如果有願望都要媽媽記錄下來,而且數目有限要優先選擇。如果孩子知道這個規則,即便是看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叫上兩句,但是媽媽按照規則應對他們還是能夠接受的。

全家人要一致,媽媽乙個人的做法前後也要一致,如果規則執行不一致,就等於沒有規則,根本沒有辦法說服孩子。

堅持原則對於兩三歲的熊孩子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但是父母一定要強硬,原則是不能夠打破的,但是做法卻可以是多樣而靈活的。例如為了幫助奧利和查理養成好習慣,我們建立了獎懲制度,他們要經過很多努力才會得到乙份獎品。所以如果孩子真的想要什麼玩具,而且我也覺得值得買,就會買給他們作為獎品。

孩子由於知道家庭制度,而且也知道獎品來之不易,所以和媽媽爸爸出門不會見什麼要買什麼,即便有時忘了,媽媽一提醒,事情也就過去了。

公公帶孩子的時候,一直玩手機,小孩子現在動的比較多,我怕出事,又不好直接說,怎麼辦啊?

燃燒的小火柴 可以考慮給孩子買個下邊的產品,有了它,孩子就會逐漸丟掉手機了 刺兒 找個機會。在公公哄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把孩子抱過來。念陰經。就是指桑罵槐。叨叨著玩。也不嚷也不罵。就說你孩子。什麼為什麼不長大,不懂事,為什麼不知道什麼危險。哭哭鬧鬧的幹嘛呀!給老人添亂。有個三回兩回的他就知道了。不過這樣...

小孩子被批評的時候一直笑是什麼原因?

嘉洋 我女兒現在四歲半,二寶才十幾天,因為搜尋新生兒笑看到這個問題!說說我家女兒在二歲半到三歲左右在被批評時的狀況吧!我發現在人多時因為犯錯批評她時,她要麼一直笑,要麼一直做同乙個動作!例如反覆搓揉手指,或者一直抖腳!通常這個時候只要有人去安慰她,她就大聲哭!所以我感覺寶寶在這個年齡段應該是有強烈的...

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小孩子玩的東西做成恐怖片能引起大人強烈的恐懼感

不鳴 反差。在現實生活中,小孩子都是很可愛的,也許有的人並不認為小孩子可愛,但在人們的普遍觀念裡小孩子至少不會犯什麼大事。在利用這個觀點下,恐怖片中乙個可愛的小孩突然做了猙獰的表情或者殺人的事情,都能帶來較為直觀的感受,有一說一,我感覺唐人街探案一最後的那個笑容也有點恐怖,恐怖片中如果只是乙個成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