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命運無法自己控制,能否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時間 2021-06-04 01:46:59

1樓:溫遇甲

每天潮起潮落,後浪推前浪,你以為湧向沙灘的浪花就是被命運裹挾而沒有自由,那些提前返回而沒有湧向沙灘的浪花就是自由的,掌握命運的?

2樓:

自我主觀意識講,即使人的意識或許是變數,可從成為胚胎伊始,外在因素帶來的一切都是無法控制的。略微了解心理學後發現,甚至連僅剩的變數大都可能都是靠環境以及外在因素影響的,如何感覺的到命運在手中?

客觀的講,不存在命運這種東西,這種找自己無力驅動變數的藉口的行為著實弱雞。

3樓:Ladta

可能是有小概率事發生的那麼巧

讓人覺得怎麼可能這麼巧

關鍵是這種事不好統計

比如發生了一件特別巧的事

主觀上認為哇這都是命運

但客觀上應該統計一下這個事件事實上發生的概率人往往傾向於認為自己很重要

4樓:南傳術數

命運命運,老生常談,見識不一,各執其詞。命與運,在大局上的運用應該如何理解呢?命運是車,大運是路嗎?

把命作車,把運比喻作路,是最習慣的邏輯,意思是,命局如果是單車,那你的命就差了,人家命是跑車,所以跑得老快了,看起來,灰常有邏輯,但是,親愛的,你們中招了,這個簡單的邏輯,就是一種思辨,把命當車,把運當路,命有好車劣車,我相信在座同學,覺得這是很邏輯的,不然,我們舉下手,覺得這是對的,舉手。這是乙個陷阱命題,命和運,比喻作車和路,是過於強調大運的重要性了,實際剛才後學想到了,如果路不通,什麼車都走不過去,對不對?換言之,大運不好,什麼命局都走不過去的,這種說法,明顯是錯誤的。

這種比喻,是本末導致,高調了大運的重要性了,把命的優劣比喻作自行車和寶馬,看起來有道理,但其實暗示了,如果路不通,你寶馬還是走不過去啊。側面表達了,大運重要過命局的資訊,這是明顯錯誤的。意思是大運很好,即使你自行車,也是能跑過去的,所以,世俗有這個邏輯,算命,一下子就算歲運,也就因為這個價值觀導致的。

所以,他們從來不算「命」,全是算「運」去了,聖師,有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呢?有!在《五行精紀》,命運,有命才有運,聖師是怎麼說的?

聖師雲:「凡推命之禍福,須先度量基地厚薄,然後定災福。運氣譬之船也,命譬之水,隨其水之廣狹深淺,發得船之力也。

凡命有八分福神,行三四分惡運,都不覺其兇,福力厚故也。若五六分惡運,只浮災細累而已。至七分惡運,方有重災。

凡五分福命,行三四分惡運,為兇甚切。若四五分惡運,則須死,蓋基地不牢固也。凡命中五行衰者,運宜盛。

」顯然這才是最正確的認識命局與歲運之間的關係比喻。聖師和世俗的比喻,恰好相反,聖賢認為「大運為車,命局為路」,這裡用了水和船,實際一樣,咦,是不是和同學們想的,剛好相反啊。聖師意思是,命就是水,命好,就是水深,才能發船之力,命不好,船是開不動的。

命就是路,路好,車(大運)才能「好走」,命格高,即使大運有三四分劣,都不會影響太大,命格差,乙個比肩,都能死了。這也是為何,在戰爭年代,群死群傷的原因。命格差,乙個比肩,足死矣。

這就是邏輯思辨的較量。各位同學,需要好好體會,否則,你的命學觀,就成了算大運為主了。

為什麼常常覺得說過的話不像自己說的?

或人不夠自信,或完美主義一點點,或心裡想法太多,或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不行,所以總覺得還可以有更好的答案 QUOTE 如果讓我重新回答知乎上回答過的問題,我敢說每個回答都會和以前不一樣。這會是哪方面的問題呢? 人的記憶並不是乙個機械的資料庫,需要輸出的時候就直接提取相應的資訊出來。事實上對於大多人...

為什麼常常覺得不合群?

原來是鹹魚 這個問題就挺容易讓我抑鬱。我現在在培訓機構學習,我的同桌是個超級快能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常常顯得我這個人格外的孤僻不合群,每次她越過我和我右手邊的男生講話時,或者我右手邊那個男生越過我給她解答問題時,我就很尷尬,真想選擇乙個角落坐。以前我覺得如果我想去參與他們的話題肯定能參與進去,只...

常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情緒很容易崩潰 在學習方面 總是想的很多 卻什麼也做不到 該怎樣去調整心態?

清Cool 你想成為乙個優秀的人。不是靠你想。這事要靠你做。至於人會不會有情緒,過程會不會很難受。這些都是一時的。優秀的人,同樣也會有很多情緒問題。重點是找到自己,提出乙個好的問題。就是你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輾轉 我也是情緒特別容易崩潰的,有時候晚上超級能吃零食其實過後想想真的沒什麼,船到橋頭自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