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乙個人回到了過去,不產生任何連鎖反應的情況下,所有曾經的隨機概率結果會和之前保持一致嗎?

時間 2021-05-29 23:02:59

1樓:Stumble

以下是民科發言:

就現實世界而言,一切隨機事件的結果都是後驗的,也就是說,你得先觀測,才能知道結果。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得親身經歷了才能知道。

2樓:皓墨

我將你的意思理解為:這個人不會做任何事,也不會做任何嘗試來試圖改變任何他能夠改變的。即這個人存在的意義僅僅在於引入乙個「客觀觀察者」,而不起到任何實際影響。

否則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或者,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這麼說:這人雖然穿越了,但在身體恢復到過去狀態(這人原本就必須存在,否則不可能不造成連鎖效應——除非你將這人變成乙個虛幻的觀察者,但這時假定他或者它真實存在也不造成任何問題)的同時,記憶、或者說腦子也完全恢復原樣。

所以我們的問題實際上更像是下面這樣的:

在不改變任何初始值的情況下,「重啟」我們的時空,事情還會和原來一樣發展嗎?

在上世紀差不多這個時候,我們的科學家對這句話持的還是肯定態度——當然了,物理法則決定了未來,還能有什麼更完美的解釋呢?將這個思路走到極致,得到的就是(雖然在百餘年前,這已經不再是重要思想了)所謂決定論,或者說機械決定論,也有稱為形上學決定論的。

【我對機械決定論的主題思想持肯定態度,與馬克思辯證唯物論不同,我不承認主觀能動性。但這是因為我對意識的定義與馬克思主義稍有不同,我承認宿命,但這不意味著未來完全與我的思維無關。說到底,我認為思維有改變未來的能力,但對這種能力的詮釋最高不超過與物質等層次的程度

在今天——乙個生物學繁盛的時代——理解這句話並不困難。馬克思主義自然也並不缺少關於這部分的描述,大體來看除了語言不同外並無本質矛盾;然而普通百姓、包括大多在高中學習政治的學生在內對「能動」的理解或多或少都有過度詮釋思維能力的嫌疑,這點是遺憾的。】

所以,如果你去問兩三百年前的一位教授,無論他是乙個隨隨便便的小角色,還是牛頓這樣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得到的答案可能都會是:「當然了!為什麼不呢?」

【牛頓擁護決定論,晚年投身神學或與之哲學思想發展有關(未做任何考證,僅供理解)】

但是作為乙個生活在2023年的人類,我們對於到處都是的「疊加態」、「量子糾纏」、「不確定性原理」、「波函式」等詞早已耳熟能詳。這似乎告訴我們:決定論大錯特錯!

未來不可確定!世界「重啟」後,一切都是未知!如果果然如此,那麼自然,這一切仍是不確定的。

目前的學術界確實有這樣的觀點,而且還很主流。然而與大多數「哦哦嗯嗯這樣啊我曉得了」的老百姓不同,稍微了解一點情況的人們都知道這會帶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舉些顯明的來說,有「事實與觀察是否有關」或者衍生問題「客觀觀察能否進行」,「巨集觀規律與微觀規律是否能實現統一」或者衍生問題「巨集觀與微觀的界限應該在哪」等等。

乙個問題完了是下乙個問題,將我們現有的「基本事實」乙個個捅過去,不捅完捅穿不罷休!

【對我來說,這值得高興,因為那幫學術專家終於意識到問題的根本不在於任何一條物理規律,而在於我們能不能規定一些專門為服務人類而生的物理規律,以及怎樣合適的去規定這些規律來避免(或者說減少)新的矛盾(其實也就是追求更大的普適性)。】

儘管已經說了許許多多的廢話,但結論竟不是我們能夠直接得到的,我不指望讀者能藉此了解到什麼真相——人類或者是其他奇怪東西很可能永遠也做不到這件事,但我希望這篇回答能讓讀者獲得思考的能力,並明白自己活在乙個怎樣的世界上。

最後附上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這僅代表此時此刻我個人觀點,並沒有什麼所謂「專家」站台,也不能保證未來觀點不會做微調或較大改動:

我對量子力學的態度是:並沒有什麼不確定的東西。

所謂概率並非是粒子的問題,而是人類,也就是我們這些「觀察者」的鍋。我們無法觀察疊加態事物,或者說無法理解疊加態事物,但這並不說明疊加態的粒子必得要「隨機的」從|X>和|Y>中選乙個投影才行。

引用一段我過去的文字以說明這:

【我們之前提過,所謂生物,不過是複雜到一定程度的傢伙。而意識,則是複雜化後的整體表現。於是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這麼說:

「所謂的意識,或者更一般地,所謂的整體認知,不過是認識方法及不上需要認識的物件之後,產生的模糊化的處理手法。」】

這篇文章本來講的是將「狹義的生命定義」延擴成「更廣義的生命概念」的一些方法,但是最後一句話(這話本來是用來說明微觀粒子的量變和巨集觀意識的發生——或許可看為質變——之間關係的)可以拿來用。

我們可以認為我們觀察到的不確定性,並非是粒子不確定,而是我們的觀察手法使得我們每次只能觀察到多種狀態之一而其具體細節則被忽略了。舉個可能不十分恰當的例子,就好比擲骰子時我們只在意哪面朝上,但其實骰子並非規則六面體,也不只六面,連續丟擲兩次三點,其底面與桌的接觸形式也不同,總是處於一二三四五六都有一定「上量」的狀態,而我們只觀察到「上量」大而突出的三,忽視了其一二三四五六共存的疊加狀態。

所以,單叫我來說,我給的答案是:會的,「重啟」後的世界會一樣的走一遍,所有「隨機概率」結果也會完全與先前一致。

只不過有趣的是,由於我們提到的種種問題,哪怕這兩者確實一致,你所觀察到的也未必(實際上我更傾向於使用「必然不」這個詞來代替「未必」)會一致。

到了這時,在糾結到底是否一致的問題,就像糾結主觀能動性是否存在一樣。哪怕它不存在,得到的結論也正如我們認為它存在一樣——我們仍然得努力幹我們該幹的事,以免這些物質級的未來改變能力不「受我們控制」的亂竄,最終導致了我們「不希望的」現實。

3樓:一級反串運動員

這是決定論的思想。有人認為既然所有事物都遵循特定的物理規律,結果就應該是確定的。

有兩件事影響決定論:自由意識和量子效應。

目前人們並不能清楚地了解意識的原理,所以不知道自由意識是否存在。你的意識究竟是可以由你自由控制的,還是由物質決定的?如果認為是物質決定的,也就是說意識是大腦中的神經元活動,而神經元由各種分子組成,他們要遵循物理規律和化學規律,那意識就是不自由的,也就是不管怎麼穿越結果都不會變。

另一方面,量子效應會帶來隨機性,這個隨機是真實的完全的隨機,因此如果時間倒流重來,可能微觀層面上一些結果會發生變化,由於蝴蝶效應,可能世界會大便。

開腦洞 如果你能夠穿越回到過去,乾掉乙個人,最大程度改變歷史。你會選擇乾掉誰?

花耶伲 我希望我可以回到1851年,進宮。是的沒錯,比慈禧先入宮一年,勾引咸豐帝,在1852年慈禧進宮時候就把她給搞死。順便腦補一部淒美的深宮愛情故事 眸中星穹 常規腦洞1 殺趙構,畢竟換條狗也比九妹蹲在皇位上強。腦洞2 殺曹操,袁術死的時候殺他,那樣門閥統一中國可能更快,缺點是門閥的統治可能更難以...

對乙個人太好,怎麼回到正軌?

讀書人 這樣的情況倒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了,但是想要改變你們的相處模式是非常困難的。人的習慣一旦養成,改變起來的成本和難度都比較大。想要改變相處模式,這需要改變雙方的行為習慣以及心理預期。心理預期和行為習慣都不太好改變,這都是為什麼情感教育機構告訴廣大男生不要對女生太好的原因。對女生太好,時間一久女生...

如何不去愛任何乙個人?

如果沒有你那才叫可悲 咋的?出家唄?誰的青春不是兵荒馬亂的過,邊走邊給自己扎針,不愛就不愛唄,如何不去愛任何乙個人?這是成立的問題嗎?不想愛就別愛唄,做個一心向錢的俗人,這世上太多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現代主義詩人,無病呻吟覺得自己是最受傷的人,你自己這樣覺得沒問題,但是你也得有相對的思想覺悟吧,學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