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萬章下》一則不解

時間 2021-06-25 19:49:48

1樓:耿家新

清,和,任者,聖之一端也。得一端者即可以聖稱之。然而能清者未必能和,能和者未必能任。

若始條理者未必能終條理,力足者或智有不及,雖皆聖人,而其或不能始終一貫。若孔子者,聖之時者也,當清則清,當和則和,當任則任,無可無不可也,故曰集大成,曰金聲玉振,蓋聖智皆具而無所虧欠者也。故孟子舍三子而學孔子,非薄三子也,仰孔子也。

2樓:萬心一

別的回答比較好了。為了追加乙個角度,我特請北宋特授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上柱國,進封開國公,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仍賜推忠協謀佐理功臣,敕封荊國公,追贈舒王的王相公來答你的問題:

孟子曰:「可慾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之為名,道之極、德之至也。

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此大賢者之事也。賢者之事如此,則可謂備矣,而猶未足以鑽聖人之堅,仰聖人之高。以聖人觀之,猶太山之於岡陵,河海之於陂澤,然則聖人之事可知其大矣。

《易》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此蓋聖人之事也。德苟不足以合於天地,明苟不足以合於日月,吉凶苟不足以合於鬼神,則非所謂聖人矣。

孟子論伯夷、伊尹、柳下惠,皆曰「聖人也」,而又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夫動、言、視、聽,苟有不合於禮者,則不足以為大賢人。而聖人之名,非大賢人之所得擬也,豈隘與不恭者所得僭哉!

蓋聞聖人之言行不苟而已,將以為天下法也。昔者,伊尹制其行於天下,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

治亦進,亂亦進。」而後世之士多不能求伊尹之心者,由是多進而寡退,苟得而害義,此其流風末俗之弊也。聖人患其弊,於是伯夷出而矯之,製其行於天下,曰:

「治則進,亂則退。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而後世之士多不能求伯夷之心者,由是多退而寡進,過廉而復刻,此其流風末世之弊也。

聖人又患其弊,於是柳下惠出而矯之,製其行於天下,曰:「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

」而後世之士多不能求柳下惠之心者,由是多汙而寡潔,惡異而尚同,此其流風末世之弊也。此三人者,因時之偏而救之,非天下之中道也,故久必弊。

至孔子之時,三聖人之弊,各極於天下矣,故孔子集其行而製成法於天下,曰:「可以速則速,可以久則久,可以仕則仕,可以處則處。」然後聖人之道大具,而無一偏之弊矣。

其所以大具而無弊者,豈孔子一人之力哉,四人者相為終始也。故伯夷不清,不足以救伊尹之弊,柳下惠不和,不足以救伯夷之弊。聖人之所以能大過人者,蓋能以身救弊於天下耳,如皆欲為孔子之行,而忘天下之弊,則惡在其為聖人哉?

是故使三人者當孔子之時,則皆足以為孔子也,然其所以為之清、為之任、為之和者,時耳。豈滯於此一端而已乎?苟在於一端而已,則不足以為賢人也,豈孟子所謂聖人哉?

孟子之所謂「隘與不恭,君子不由」者,亦言其時爾。且夏之道,豈不美哉,而殷人以為野,殷之道,豈不美哉,而周人以為鬼。所謂隘與不恭者,何以異於是乎?

當孟子之時,有教孟子枉尺直尋者,有教孟子權以援天下者,蓋其俗有似於伊尹之弊時也。是以孟子論是三人者必先伯夷,亦所以矯天下之弊耳。故曰:聖人之言行,豈苟而已,將以為天下法也。

3樓:朝徹徹

不請自來

伊尹,聖之任者也 。任做何解?做擔負意。

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和做隨和意。

文中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天下之重也。」這是把天下放到了自己的肩頭,無論昏君昏民,他所做的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而文中柳下惠「爾為爾,我為我」「進不以賢,必以其道。」他是把個人的「和」放在第一位的。

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至於孔子已經有其他答主做解。

4樓:

這裡四個人體現的是不同特點的聖,可能這四個人本身的特點會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孟子是要體現他們不同的地方。伯夷就是清高,伊尹是入世。柳下惠可以說是淡泊,因為什麼環境都能適應。

孔子是善於順應時勢。所以伊尹和柳下惠當然不同了。

金聲玉振是乙個比喻,金聲是演奏開始的聲音,玉振是演奏結束的聲音。孔子是集大成者,所以用從開始到結束的比喻。

後來說聖的開始是智,結束是力。用射箭比喻,達到距離要靠力,射中要靠智。說明智和力,開始和結束都很重要。

後邊這兩段和前邊應該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聯絡,就是單獨闡述觀點。

5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告訴你思路,自己思考。

何謂清、任、和、時?結合他們的生平經歷,都是聖人,哪方面的聖呢?跟他們的經歷相關。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用金聲玉振比喻孔子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射箭以射中為善,不比力量。聖人不以其才力論,而以其德行稱聖。

不辭萬里怎麼接下一句

潮人說法 不辭萬里,憂嘆九霄。四載從容,五年艱辛。六期可盼,三更未醒。心懷天下,奈何負吾。一朝酒醉,黃粱夢蝶。皆附江水,一笑而過。 難得糊塗 教語文的我勉強答一波 不辭萬里,獨對千山。不辭萬里,唯恐一別。不辭萬里,只取一瓢。不辭萬里,猶憐千紅。不辭萬里,徒嘆一生。不辭萬里,更進一杯。不辭萬里,盡覽九...

孟子單指孟軻一人嗎?

見花問道 通常來說,孟子都指的是孟柯,但孟子是一種尊稱,並不是某人專屬,只是說某個人值得尊敬,所以尊稱為子。如果歷史上某個大儒也姓孟,那就可以稱為孟子。 一異 孟子 相當於 孟先生 所以並不是特指某個人。但歷史上沒有其他的 孟子 比孟軻更有名,所以絕大多數時候 孟子 就是孟軻。就像 主席 是乙個職務...

一縷青絲萬年伴,下一句怎麼接?

公尺娘公尺蟲 一顆黃牙永不朽 一粒佛心百年隨 一刻春宵千金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畫風突突突變 Richal 不按照對聯或者詩歌的韻律嚴格對待的話,我來亂說幾個 下一句 當然這基本的平仄和意義還是要講究的。一縷青絲萬年伴 青絲 就是 情思 所以這個上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