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山水 文人山水和水墨山水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6-09 12:01:05

1樓:

青綠山水與水墨山水作為山水畫的不同技法,代表著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兩大流派。

二者之中,青綠山水因其設色之做法更接近自然山水的風貌,且偏於寫實,而先於水墨山水成型。中國最早的山水畫可追溯至東晉時期,直至六朝,畫作仍未處理好山、水、人等構圖要素的比例關係與空間關係,即「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隋代展子虔作《遊春圖》,被視為青綠山水畫成型的標誌,後經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發揚光大(代表作《明皇幸蜀圖》)。

青綠山水畫中,山水,樓亭,人船等要素的大小及空間位置關係嚴謹且精緻;其畫風以礦物顏料的青綠色為主,先勾線而後填色,重輪廓而輕筆墨;在藝術效果上追求山水金碧燦爛,色澤繁複而艷麗,其審美趨向多為宮廷或官方畫院所推尚。至宋代,其雖受「院體畫」所影響,但不拘於此而演變出不同流派,並有諸多佳作流傳於世,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南宋趙伯駒《江山秋色圖》等。

水墨山水誕生之初即蘊含著豐富的文人審美,並與書法、文學息息相關。唐代王維以水墨來表現「畫中有詩」的輞川山水。五代之際的荊浩可謂山水畫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大家,後以關仝繼之。

荊浩出生於北方,多繪全景式的北方大山大水,他提出「水暈墨章」的藝術理論,主張通過筆、墨的濃淡變化與結合來展現山、水、雲、村的雄偉變換與典雅情趣,並細分對待山巒、水流的不同形態部位,系統地總結針對它們的繪畫技法。關仝善作秋山野渡,其所作北方山水格局較荊浩更大。「荊關」並稱,開創北派水墨山水;

2樓:薛浩

這幾個概念的分界比較模糊,青綠山水通常設色用三青和三綠,設色主用赭石花青的是淺絳山水,青綠山水加上金色(通常是線)是金碧山水,不設色為水墨,這是以技法區分的。

文人山水,或者說是文人畫,是與當時的宮廷畫體系所區分。所以文人畫可以使水墨也可以是青綠。不同時期劃分也不同,到近現代因為封建制的滅亡宮廷畫已經沒有了,但被現代院體畫(高校)部分繼承。

近現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又出現現代派中國畫。當代文人畫應為教育制度的改變,也人丁凋零,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四絕,近代最知名的有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陸儼少也被稱為文人畫最後一位大師。

為什麼文人山水畫喜歡畫冬山?要表達什麼特殊情感嗎?

行深 春天,可以聽到流水帶著融冰叮咚作響,聽到嫩芽翻出土地,鳥兒樹上鳴啼。夏天聽到的則是白天蟬鳴,夜晚蛙聲,日夜不絕。秋天鶴唳雁鳴,北風呼嘯,落葉繽紛。那麼,冬天的聲音呢?萬籟俱寂,天地無聲。古人沒有今人那樣便捷的交通工具,他們眷戀廬山衡山,契闊荊山巫山,可惜老之將至,身不能遠遊,於是只好 畫像布色...

經典山水畫家更多參考具體的山,還是想象的山?

易閣字畫網 這個要先講一下學畫的過程,先學芥子園,再臨摹名家,再自己創作,再走到自然中,所謂師古人,師造化。所以說,經典山水畫家先參考具體 師古人,紙上 的山,再畫想象的山 自己創作 再到自然中去 具體的自然山水,師造化 再融匯貫通,創作出經典山水 結合自然山水之後的想象的山 易從網 張璪的 外師造...

宮廷畫 工筆畫 文人畫 寫意畫 山水畫 有啥區別?

乙個樂天派 簡單地說一說。宮廷畫大概指皇家宮廷裡畫師作的畫,這類畫通常很工整,多工筆畫。清朝時有個重要的宮廷畫師叫郎世寧,義大利人,把西方的透視引入國畫,更加寫實了。以上是他的兩幅作品 工筆畫,是區別於寫意畫的一種,就是比較寫實啦,過程是先勾線再慢慢染色 平塗 比較細緻。文人畫差不多就是指文人作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