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巴利三藏中的入出息念是不是一切禪定的基礎?

時間 2021-06-03 03:34:04

1樓:

出入息念, 是休息禪定的一種方法, 或者說一種途徑.

南傳上部座 , 有40種方法修禪定.

其中有部分方法, 是只能入到近行定.

部分方法, 只能最高證入 3禪 : 比如慈隨念, 悲隨念, 喜隨念.

舍隨念, 可以證入四禪.

出入息念, 是可以證入 1-4禪.

當然還有 10 遍. 等等.

南傳是通過觀證悟解脫.

要達到證悟高等級的智慧型, 必須有禪定基礎. 只觀沒有止不行.

2樓:地水火風

不是。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有40中方法可以修禪定,入出息念只是其中的一種。只不過它比較常見,比較方便。

根據我對上座部佛教的研究,不修止觀確實不能有真正的解脫。止,至少達到近行定,最好當然是安止定。 觀,主要是觀究竟名色法。

3樓:寂靜

禪定的方法很多,在佛教有四十種禪定方法,外道的方法可能雜七雜八的會更多,但究其本質,為的是鍛鍊專注力,控制心的工作方向,並不能導向解脫。解脫就是去除繫縛,繫縛就是一切的有為法,對有為法的貪與嗔,要想解脫,就要否定一切有為法,放棄對有為法的貪執,就需要修觀禪,所謂觀禪,就是觀有為法的過患,生起對有為法的厭離,才能導向解脫。

比如我今天大掃除,我在除塵的時候,生起如下的念頭,這灰塵就是人的煩惱,一次次的清除,又一次次的產生,就如同輪迴,煩惱在輪迴不斷的生起,灰塵落在房屋上面,我們要去清除,這房屋就是我們的身心,我們清掃房屋,就是我們在維護自己的身心,我們一次次的被迫清除煩惱和灰塵,這是大苦惱,那麼怎麼才能完全的解決這個苦惱,那麼只有放棄這個房屋,放棄我們的身心,這樣灰塵沒有了,煩惱沒有了,建立在身心上面的貪與嗔也如無根之木,再也無法生起枝芽,不受後有。

4樓:劉曉xi

入出息念是保持專注的一種手段,方法;專注是通向觀的道路。如果像平常人一樣每天處於混亂中隨時被境帶走,觀是無法出現的。還有其他方法也可以達到能觀的狀態,比如有乙個四威儀篇,教導心與行動和諧如一,也可以由專注到達能觀。

並且也許還有我沒有接觸過的另外一些方法都可以達到能觀,也都可以達到禪定。但禪定和觀還是有區別的。頓悟是直接越過這些,直接達至心靈的解放。

5樓:楊昉

我認為喜覺支的重要性在阿含的修行體系中,往往被忽視。所謂「喜」,按阿含的劃分,身樂稱為樂,心樂就稱為喜。

我是這樣理解的:修行的目的,其實是追求「樂」,樂可以分為五欲之樂以及禪修(乃至涅槃)之樂,阿含經中有的地方概括為「食樂」「無食樂」(無食樂是禪定之樂),或者「欲樂」與「離欲樂」。

修行人日常中,不可避免的游離於「欲樂」和「禪樂」的中間狀態,人是不能離開樂的,離開了樂就會生起各種憂惱煩悶,在離開了欲樂,而又沒有安住於禪樂之時,就需要通過生起喜覺支,讓自己的心達到安樂。

心安樂了,才能次第的生起身安樂,然後產生禪定以及智慧型。阿含經中很多地方都提及過這個次第生起的關係,例如:

《長阿含經·眾集經》中,「聽聞說法」「受持諷誦」「為他人說」「思惟分別」「於法得定」這五種情況稱為「五喜解脫處」,因為這些事情都可以令人心生歡喜,然後次第產生:

心得歡喜。得歡喜已。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隱。身心安隱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實知見

再如:持戒能令人不悔,不悔令歡悅,歡悅令喜,喜令止身,止令覺樂,樂便得定心,定則見如實、知如真,見如實、知如真則生厭,生厭便得無欲,無慾便得解脫。

由於「欣」和「喜「的生起,次第的生起「止」->「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這一套身心變化發展關係,在《長阿含經·十上經》中,給了乙個專門的名字,稱為「九喜本」,對「九喜本」描述是這樣的:

正思維者欣生,有欣者喜生,有喜者身寂靜,身寂靜者樂生,有樂者心定,心定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而厭,厭已而離欲,由離欲而解脫。(此處依南傳長部的描述,北傳阿含與此相似,但沒有南傳詳細)

「九喜本」在又在《長阿含經·十上經》被概況為「五喜本」:

一悅.二念.三猗.四樂.五定

值得一提的是,「九喜本」和「五喜本」被劃分為「修法」一類,被劃分為修法的都有哪些呢?有:身念處、止與觀、四念處、六唸法(念佛.唸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七覺支、八正道。

由此可見,「九喜本」與三十七道品等內容一樣,屬於修行人日常修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阿含的描述看,七覺支之間有著次第生起的關係,《雜阿含經·二八一》中,七覺支的次第關係是這樣的:

修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這個次第關係中,喜、猗、定、舍四支的次第,與阿含中的」九喜本「,是完全一致的:「欣」「喜」屬於喜覺支;身寂靜,樂屬於猗覺支;心定、如實知見屬於定覺支;厭、離欲、解脫屬於捨覺支。

七覺支的次第生起關係,我是這樣理解的:

修念覺支的目的是覺察,覺察身心中有哪些善法需要生起和加強,哪些不善法需要滅除和防範。

清楚之後,就要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加強善法,滅除不善法,這就是擇法覺支。

方法選好之後,就勤於修習這種方法來加強善法,或滅除不善法,這就是精進覺支。

善法生起,不善法滅除後,內心就生起歡悅,這就是喜覺支。

生起喜覺支之後,就按照九喜本的次第生起猗、定、舍三支。

那麼如何生起喜覺支呢?

概括起來,阿含經中提及了這樣幾種生起喜覺支的方法:

持戒,正思維,聽聞說法,受持諷誦,為他人說,思惟分別,於法得定,依次修習念、擇法、精進三覺支,思維「喜」及「喜處」(但是沒有提及什麼是「喜」及「喜處」)

在《清淨道論》中提及了十一種生起喜覺支的方法:

(一)佛隨念,(二)法隨念,(三)僧隨念,(四)戒隨念,(五)舍隨念,(六)天隨念,(七)止息隨念,(八)遠離粗惡的人,(九)親近慈愛的人,(十)觀察於信樂的經典,(十一)專注於喜覺支。

學佛先從巴利三藏還是從大正藏開始看起?

漫漫前行 問你的老師。如果你沒有老師而想通過自己閱藏來學佛,就好像不去上學而打算到圖書館把自己培養成為乙個學者,不是不可能,但確實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萬功一也說不定。 梵夫 巴利三藏 目前只有莊春江先生的現代語漢譯版本,而這個版本好像依照的是日語版,不是原典,所以被詬病不少。當然不是不可以看,對於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