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杖爾看南雪 我與梅花兩白頭這句古詩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31 06:18:57

1樓:Beyo

道光時,海寧查辛香茂才冬榮以家貧親老,橐筆遠遊,嘗至廣東,得羅浮籐杖,因詠以詩,詩云:

博羅城外四百三十二峰插空碧,老人星精墮地化為石。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龍夭矯乃作籐百尺。

石樓鐵橋高嵯峨,老人騰空去無跡。

卻遺此杖落空山,瑤童僚婦採藥丹。

梯還拾來市上百錢買,道逢黃髮開心顏。

吾聞蠻籐百種番禺產,鉤帶寒崖與石棧。

一枝挑得羅浮雲,落地鏗然誰所鏟。

當時見爾酥醪觀外飫霜露,惟有鮑姑帬邊蝴蝶眼。

即看此杖掛壁蟠蛟虯,楖慄太輭桄榔柔。

朝鬥壇前山月幽,師雄有夢生清愁。

何時杖爾看南雪,我與梅花兩白頭。

原詩是詠的羅浮藤杖,看得出來作者很喜歡這支藤杖。如果放在原詩的意境裡去理解的話,它大概是這樣:「什麼時候能拄著你看一場南方的雪呢?

(那時候)大抵我的頭髮也要同梅花一齊被雪染白吧。」

這裡梅花同雪都擬了清幽高潔,算是作者借物言志吧。但一支藤杖而已,用了「何時」卻又有些悲涼有些企盼。

但是這句詩被單獨摘出來很久了,在它流通許久之後,大抵也該有了更多的衍生意義。現時不同古,這個年頭南雪大概很稀薄了。而「杖」又可以遷移出乙個新含義,即「以……為杖」,再引申的話可以說倚靠,那麼大約可以這樣理解了——「什麼時候能夠倚靠著你看一場南雪呢?

(那時候)我的頭髮應該會同梅花一樣被雪染白。」這是乙個很浪漫的意境,牽扯到愛情上也是毫無問題的——這句詩廣為傳頌的原因應該是詩意被牽扯到愛情上了。而且這句詩普適性很高,因為白頭可以是真白頭,也可以是被雪染白,所以老少皆宜。

當然也可以理解成「我要和你一同老去。」考慮到南雪的稀缺,又可以引出愛而不得。當然,單看「何時」一詞,也有對愛情的企盼。

這句詩用到情愛當中也算是萬金油了。

在原詩當中的解讀範圍很有限,但若是牽扯出來引用的話,又有許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了。

2樓:格格

什麼時候我能拄著羅浮藤杖去看南國之雪,在蒼茫的大雪裡,與那凌霜的紅梅一起白頭。

3樓:一江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詩人此詩句雖表現了自己孤傲的品性,而且極富美感,但言語中不免露出乙份淒涼。也可能是各人心境不同,感悟不同吧。

「遙想我垂暮之年,獨自一人扶著拐杖,賞閱飛雪寒梅,雪花片片吹落,寂寥無人,悄無聲息。

「無人與我有白頭之約,無人與我奏高山流水,膝下無兒無女,無親無伴。

「我知我本性如此,不外求于他人。

「但我也並非一無所有。

「我與梅花兩白頭。」

4樓:慄衣

爾是指羅浮藤杖,因為作者查辛香在詠羅浮藤杖時寫的。也就是什麼時候倚仗著羅浮藤杖,在蒼茫的大雪裡,與那凌霜的紅梅一起白頭。

5樓:蹦躂的小湯圓

不記得在哪看到的 : 「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依偎共看南國的雪,我和梅花都因為思念你而白了頭髮」。 雖然意思可能不對 ,但是意境很美呀

6樓:蠶可入百藥

個人認為有兩種不同的意境。

如果把爾理解成拐杖,那麼主人公是孤傲的,執杖踏雪,天地茫茫,唯一人一梅相依相顧,無言白頭。

如果把爾理解成你,那麼主人公便多了幾分鮮活,與知己或心上人踏雪尋梅,見詩人髮間落雪,梅上亦白,嬉笑一番,也別有趣味。

見仁見智,心境不同,讀來感覺大抵也不同。